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比较文学 >

清末民初儿童文学翻译探究

http://www.newdu.com 2020-07-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王琳 参加讨论

    清末民初,文学翻译十分盛行。阿英曾在《晚清小说史》中提到,“翻译书的数量,总有全数量的三分之二”。而这些“翻译书”中包含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译作。但在当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影响下,文学翻译多以“开启民智”“救亡图存”为主要目的,儿童文学翻译大多也不是单纯“为儿童”的,不是以儿童阅读趣味或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清末民初是我国儿童文学由“不自觉”向“自觉”状态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虽为“成人本位”,且被当作社会改良的有力工具,但其仍为五四时期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随着晚清时期“成人本位”儿童观的松动,人们“发现”了儿童的重要性,认为他们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其“未来国民”身份得到充分肯定。与此同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先进人士在目睹国家危难后,开始积极寻求救国方法,提出“小说乃国民之灵魂”的观点,文学被当作社会改良的有效工具。由于儿童观的转变,儿童从“缩小的成人”成为“未来国民”,人们在关注成人文学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未来国民”,开始有目的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因此,清末民初的儿童文学翻译极具现实性。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从民族文化心理视角出发进行探究,既能厘清当时儿童文学翻译存在的问题,还原历史文化语境,又能对早期文学翻译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民族文化心理包括民族感情、意识、习惯等,是特定民族较为稳固之心理定式。清末民初时期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不可避免地会对当时的儿童文学翻译产生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翻译选材方面,多倾向于爱国、科学、教育等题材类作品。随着西方思想观念的输入,清末民初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虽逐渐改变,但该时期儿童还未被彻底“发现”。因此,当时的儿童文学翻译在主观上并不是为满足儿童阅读需求,而是为了实现向其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启发童智”等目的。这一时期,荡漾着爱国热情和崇尚民族气节的儿童文学译作非常盛行,如《十五小豪杰》《小子志之》(今译《最后一课》)、《爱国二童子传》等。这些作品多鼓励儿童树立远大志向,极力鞭策其爱国之心,企图把救国重任寄托于朝气蓬勃的儿童身上。此外,当时的先进人士还鼓励儿童学习科学知识,1900—1907年掀起了一股科学小说译介热潮,迎合了当时“启发童智”之民族文化心理,《海底旅行》《月界旅行》《空中飞艇》等作品均被译介到我国,深受儿童喜爱。另外,教育小说也十分盛行,《馨儿就学记》(今译《爱的教育》)在当时销量竟达数十万册,可见人们对儿童教育之重视。
    在翻译方法方面,“豪杰译”盛行,增删、改写等情况十分普遍。清末民初,国人大多认为外国“文章礼乐不逮中华远甚”。因此,该时期译者在翻译时并不强调忠实性,儿童文学翻译更是按照成人意志与审美心理对原作进行任意增删或改写。例如,包天笑说自己在翻译《馨儿就学记》时,就曾将该书的很多内容“中国化”,甚至“有数节”全为创作,写到了自己的“家事”,而“类此者尚有好多节”。刘半农在《洋迷小影》(今译《皇帝的新装》)的译序中说,他在翻译时“兼取安氏原文及日人剧本之义,复参以我国习俗,为洋迷痛下针砭”。可见,译者看重的是作品针砭时弊的功能,甚至将我国习俗“掺杂”进去,以便于推行道德教化。简言之,清末民初的儿童文学翻译并不重视译作的忠实性,而是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大刀阔斧地对原作进行增删与改写。
    在语言方面,清末民初的儿童文学翻译仍以文言文为主。在清末白话文运动及“开启民智”需求推动下,出现了数目可观的白话报刊,白话小说、教科书等也大量印行。而该时期的儿童文学译者却放弃通俗浅显、易为儿童所接受的白话文,选用文言文进行翻译,则与当时“开启民智”“推行教化”等民族文化心理关系密切。如朱自强在《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中所说,“语言作为民族意识的载体,本来就与文学的内在思想不可分离”,而文言文正是我国“文以载道”传统思想的最佳“载体”。
    清末民初的儿童文学翻译大多使用文言文且沿袭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结构,如梁启超在翻译《十五小豪杰》时申明“纯以中国说部体段代之”,全书18回均缀以回目,结尾处还附上“且听下回分解”“且等下回再表”等套语。这些译作大多以成人口吻叙述,并以成人视角对译作进行处理,以强调和突出译作的教育功能,而“最合儿童心理”的元素也“‘不幸’因此完全抹杀”。
    清末民初的儿童文学翻译极大丰富了当时少年儿童的精神生活,其翻译目的、选材、语言等方面是与当时的民族文化心理密切相关——这一时期的先进人士希望通过翻译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来“启发童智”,最终实现救亡图存、复兴中华之目标。从民族文化心理角度出发对清末民初的儿童文学翻译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客观审视我国儿童文学由“不自觉”向“自觉”状态过渡这一重要阶段,还能有效促进对该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理解。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五四时期儿童文学译作研究(1917—1927)”(18FWW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