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舌尖风味,笔底风流——漫读高维生《南甜北咸:人间至味是清欢》

http://www.newdu.com 2020-03-30 中国作家网 葛筱强 参加讨论

    
    作家高维生的新书《南甜北咸:人间至味是清欢》即将付梓印行,而在流布于世之前,我已通览了这本书的电子文本。作为多年老友,阅读高维生的这些关涉饮食的文化散文,我是十分愉悦的,惬意的,时有“一日踏遍长安花”的“爽利之慨”,亦时有“懒取光阴且调羹”的“莼鲈之思”。这是因为,高维生的散文笔法与文字,有我看来,无论是此前写人物的《朱自清的背影》与《悲情萧红》,还是写读书与行旅的《午夜功课》与《酒神的夜宴》,都是明朗而又含蓄的,都是流畅而又有余韵的,都能够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叙述的节奏。他在行文的过程中,每一句或每一段的组织与调度,皆庶几做到了疏略恰切,不蔓不枝,真可以说是字字锤炼,句句经营。更为重要的是,他随着年龄的增递与阅历的丰瞻,写作视野与题材也越来越开阔,这本“以谈饮食风俗为基,以论人生况味为经,以言历史文化识见为纬”的小书便是明证。
    高维生在全书的自序中即开宗明义道:“这本书,是我近几年走南去北来往于各地,在品尝食物的同时,有对地域文化的思考。从食物中品出滋味,寻根究底,探出文化的重要性才是初衷。”翻读全书,当信此言并非空穴来风。他以自己不辞辛劳的身体力行和精准实录下来的观感与体验,确乎为我们“从食物中提取了历史的踪迹”,确乎用自己多年的行脚与思考,解读了食物真实承载了历史与文化讯息与密码的种种趣闻与闲境。比如,他与儿子高淳海在重庆北碚的风雨亭游走,遇见了人工栽种的枇杷树,笔锋一荡,谈到了枇杷既“独冠时新”(唐太宗语)又“止渴下气”(李时珍语)的“前世今生”;再如,他写偏岩古镇的“井水豆花”,由此生发开去,述及当年老舍、梁实秋等前辈文人亦爱食此物,不仅如此,他还忆及当年萧红每过嘉陵江便思故乡呼兰河,从而开始创作《呼兰河传》的故实;又如,他写的《好吃不如饺子》一文,更是文史掌故信手拈来,让人倍感“杂花生树”的烂漫多姿。在这篇文章里,他不仅记录了梁实秋《雅舍谈吃》中对饺子的描述,还引证了饺子来源于张仲景行医的旧事,更杂糅了自己从贫困的童年至生活无忧之中年对饺子的所有记忆。这些记录、引证与杂糅,既有严谨的原文考据与阐释,又有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生活细节与省思,读来令人在莞尔与默默之后,平添了几许对美好生活的渴念与追蹑。纵观全书,高维生无论是在“食味”一辑中谈“可忘忧的萱草”,“亦繁的马齿叶”“豌豆尖”和“马蹄叶”,还是在“闻香”一辑中谈“风味独特太安鱼”“名菜地三鲜”和“桅子花炒腊肉”,或是在“谈吃”一辑中畅叙“竹筒饭”“赏菜包”和“北京豆汁儿”,都能够以点串线,以线织面,以面鼓荡交错繁复的时空,篇篇有饮食勾连的“旁逸的文史情趣”,处处有饮食拨响的“斜出的弦外之音”,这,就是此书引我夤夜贪读而“不知东方之既白”的缘由吧。
    读毕高维生这本关于饮食文化的小书,不禁令我想起明代郎瑛在其大著《七修类稿》中“淡菜”条目中写过一段颇类考辩的话:“杭人食蚌肉,谓之食淡菜。予尝思之,命名不通,如以淡为啖固通,而菜字义亦不通。又尝见《昌黎集》载:孔戣为华州刺史,奏罢明州岁贡淡菜。亦是此淡字,竟不能通。后见广人云:南海取珠者名曰蜑户。盖以蚌肉乃取珠人所常食者耳,贱之如菜也,其义始通。后读《辍耕录》,益知久有乌蜑户,则孔奏之字亦讹书者;予若改为啖食之啖,则又为改金银车者乎。”古人此种精研细琢饮食来历的闲雅情致,在高维生这里约略得到了一脉文化的延续。此种文化的延续,既是传统文明的余音与回响,亦是当代文明薪火又播的摆宕与摇曳。也正如此,吾辈才在他的叙述中不仅读到了南北殊异的舌尖风味,亦读出了山川滋养的万物,在给人以饱腹之时亦给人以遐思的文采风流。这些让人久久回甘的人间至味,既是大自然拂照人世的恩泽之物,也是高维生用生命之体察与文字之散淡为我们送来的晚冬清欢。
    己亥冬月廿月二十四日午后写毕于塞外采蓝居,时窗外大雪厚积于黄昏之旷野,又一年的冬至即将到来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