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敬畏自然:放弃傲慢与偏见——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答“红树林网”记者问

http://www.newdu.com 2020-03-30 中国作家网 宫池李青松 参加讨论

    宫池:疫情防控期间,您的生活有了怎样的变化,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李青松:有一种突然间静下来的感觉。马上意识到,这世界有一种幽灵般的东西正在肆虐。每天看到的那些数字,令人心情沉重。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到四川卧龙进行过采访,写过一篇三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大地震:卧龙人和熊猫》,对灾难问题多少有一些研究。当灾难发生后的最初阶段,慌乱和无序是必然的,任何国家概莫能外。但是,这次的新冠疫情确实怪异,六十多天过去了,至今没有搞清病毒来自哪里,来自什么东西,那个病毒的源头就像谜一般困扰着我们。最初说可能是穿山甲,也可能是蝙蝠。于是,迅雷般封杀了野生动物养殖行业。可是,从全球的情况来看,是穿山甲吗?是蝙蝠吗?是那些无法申辩或者申辩了我们也听不懂的野生动物吗?迷局,何时才能解开呢?随着疫情在欧洲和北美洲的爆发和蔓延,更是魅影重重,令人恐怖。然而,无论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人类肆意糟蹋自然,把地球折腾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的时候,是一定有灾难发生的。
    宫池:在此期间,原来的写作计划是否被打断或者由此开始新的写作计划。
    李青松:我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写作是我的业余生活。人生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诸如理想、使命、责任、健康、家庭、爱情等等,但也不能忘了看起来似乎并不重要,而其实很重要的事——乐趣。每个人的乐趣是不同的,有的人乐趣是搓麻将,有的人乐趣是唱京戏,有的人乐趣是发号施令,有的人乐趣是给别人制造麻烦,有的人乐趣是溜须拍马,有的人乐趣是喋喋不休地抱怨,有的人乐趣是购物,有的人乐趣是晒餐桌上的美食。总之,各有各的乐趣。我的乐趣就是生态文学研究和写作。人生中有了乐趣,无论遇到了什么艰难困苦都不会觉得苦,因为乐趣冲淡了苦。
    宫池:在此期间,您读了哪些书或者作品?
    李青松:这段时间确实读了一些书。提一提书名的话,大体有霍布斯鲍姆《极端的时代》、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兰德《阿特拉斯耸耸肩》等等。重读了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海明威《老人与海》、蒲松龄《聊斋志异》、冯梦龙《醒世恒言》等等。此间,还应邀担任某杂志社和一家报纸的评委,读了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和读书随笔。
    宫池:在此期间,您的写作有怎样的进展或者调整、变化?
    李青松:居家的日子里,把写作当乐趣的人不写作是不可能的。我主要写了两篇作品,当然都是生态文学作品。这两篇作品一直构思着,但就是没有整块的时间能静下来动笔,这回把时间用起来了,写了出来。一篇是写了一条河——那条河创造了生命,创造了生物多样性。在文中,尽我所能,在更广大的视角上,表现了那条河流的伟大和神奇,那条河流的灵魂和精神。另一篇是写了人与自然的二十三个故事,有悬疑和奇异的色彩,呈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融入与回归。也许,这是我近年最倾力创作的两篇作品。涉及对文明和现代化的追问,涉及对生命的重新理解,涉及对人类命运与未来的忧思。
    宫池:通过这次事件,您觉得,一个作家应该如何面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
    李青松: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原因很复杂,我们自以为看到了真相,其实那未必就是真相。作家不要心浮气躁,不要把文学当成了表演,要冷静地观察和分析,要在更深层次和更广大意义上思考,最终作家是要用作品说话。所有的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万物相连,万事相牵。疫情警告我们,要放弃傲慢与偏见,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与征服,而是一种融入与回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