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龙江第一湾”景区风光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今天是植树节。在中国,善待自然、善待生态,人与生态和谐共生、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下,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新时代,生态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重要性和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生态文学已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生长点。这为我们总结生态文学发展规律,探索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提供了条件。 继承古代哲学思想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生态是我们赖以生存生活的基础,是人的生活之需、生存之要、生命之本。它包括大自然——大气圈、水圈、动植物生物圈等,也就是与生命活动和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自然背景。人从属于置身其中的自然与生态,人和自然万物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文学是人学,文学距离人自身最近,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是文学表达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学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征。生态文学可以深入反映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推动社会反思,承担起文学反映现实、抚慰人心、启发思考的社会责任。 在中国,生态文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的生态文学作品主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从《诗经》《楚辞》对自然景物特别是植物细致而生动的描写,到山水田园诗,以及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都可以说是古代的生态文学。古人所写的一系列景物记、游记等,从战国时的《山海经》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从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到明代的《徐霞客游记》,这些记述山川河流、游历感悟,描写花鸟虫鱼、动物植物和大千世界的作品,构成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学的基本面貌。 从中国古代生态文学的理论背景看,其繁荣兴盛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有着密切关联。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和为贵、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等哲学思想,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也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中国生态文学的哲学和美学基础。在今天,推动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继承这些宝贵的思想和文学遗产十分必要。 反映生态发展进程 中国生态文学具有独特性,其描写的题材和内容纷繁复杂、形式多样,尤其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优化美化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涌现出环境保护文学、水文学、植物文学、动物文学等,蔚为兴盛。生态文学作品在历届鲁迅文学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都有耀眼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存在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滥采等现象,反映生态问题的报告文学也随之出现。徐刚的《伐木者,醒来!》《报告中国:我们将失去长江》、李林樱的《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啊,黄河:万里生态灾难大调查》、陈桂棣的《淮河的警告》、叶多多的《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陈启文的《命脉——中国水利调查》等,都旨在揭示生态毁坏以及水资源、大气和河流污染的危害。 此外,生态文学还包括描写树木花草的植物文学、以动物作为主角或描写对象的动物文学。在动物文学里,动物小说一枝独秀,从姜戎的《狼图腾》到杨志军的《藏獒》都曾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而在儿童文学中,沈石溪和黑鹤等人的动物小说,拥有广泛的少儿读者。 为江河湖海洋等“泛生命体”作传是生态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徐刚的《长江传》《地球传》,哲夫的“江河三部曲”以及王若冰的《渭河传》、郭保林的《大江魂》等。生态文学还包括海洋文学,如邓刚的小说《迷人的海》。 此外还有一些动植物题材的科普文学、科学文学作品,譬如胡冬林的森林动物文学系列《狐狸的微笑》等,韩开春的《虫虫》还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描写治沙治污、退耕还林、绿化祖国、建设绿色中国美丽中国主题的文学作品。包括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徐刚的《大森林》、李青松的《告别伐木时代》《一种精神》《薇甘菊》、哲夫的《水土中国》等。何建明的《那山,那水》是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生动描写,反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思想。冯小军、尧山壁的《绿色奇迹塞罕坝》,和谷、杨春风的《春归库布齐》,杨贵峰的《奔跑的绿洲》等是对闻名世界的中国治沙成就的真实记录与反映,体现了近些年中国在防治沙漠化、石漠化方面取得的成绩。 因此,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首要是中国主题、中国题材、中国成就、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表现,它可以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 丰富世界文学宝库 在中国,生态文学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而勃兴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注重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美美与共的美学思想。这一主题和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结合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立足于当下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和自然万物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新发展理念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保障。同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必然包括优美的环境、绿色的中国,因此,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这些主题的表现,自然而然地成为生态文学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由此我们看到了许多正面描写生态文明进步的文学作品。 生态属于全人类,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样本,可以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宝库。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 今后,中国生态文学应继续沿袭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创作出更多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反映绿色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成就,赞美绿水青山,讴歌美好生活的作品。同时,生态文学也应继续致力于鞭挞那些肆意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推动人们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