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一部宏篇巨著。这本书再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国人沉痛的生活。看完我在想,这部电影到底在向人们诠释什么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葛利高里执着的爱着,已为人夫的婀克西妮亚。为此他们两次私奔。第二次时,他们乘着满天云霞上路了,还没走几步,婀克西妮亚就被子的弹击中了。血从她的嘴里无情的流出来,葛利高利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枕在心爱的人头底下,赶忙查看她的伤口,然后把自己的内衣撕下一块,塞进还在沽沽流血的胸口,抱起她的头悲痛欲绝的喊:“你倒是说句话啊!”曾不顾一切和他私奔,虽不是妻子却爱他胜过妻子的心爱的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就此撇下一生的挚爱撒手人寰。葛利高利悲哀到了几点,他用双手沉痛的掩埋了自己的爱人。虽是畸恋却如此感人至深,我想只有那种不顾一切的爱,才会如此的打动我们的心。 二、战争。战争也好像是人类不变的主题。只要有人存在,就不免要强取豪夺。有些人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让许多无辜的人们卷入这场死亡游戏。爱好和平的人们,是不需要战争的,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死亡、恐惧、饥饿、穷困,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而是颠沛流离;夫妻不能长相厮守,而是聚少离多,或是从此阴阳两隔。每次政权的更跌,都是血泪交流,横尸遍野。人民只想过个安生日子,却是如此的难。想想家人的团聚,温馨的饭桌,自由的来去,安逸的睡眠,该是多么的舒服满足。珍惜和平和安宁,才不会轻易陷入战争的漩涡。 三、亲情。丈夫去打仗,妻子的不舍;儿子战死沙场,母亲肝肠寸断;新婚妻子瞬间变成寡妇,不忍抛弃的公婆…… 静静的顿河,却是如此的不平静。这里曾演绎了爱的欢歌,这里曾经历了弥漫的硝烟,这里曾撒下了数不清的血泪,这里曾有一批人日落而息日出而做,这里曾有铁骑踏过的一条静静流淌的顿河。 (二) 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是一部世界文学名著。肖洛霍夫因为《静静的顿河》所取得的文学成就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笔者拜读了这部世界文学名著,记下了几点读后感。 一 格里高力在《静静的顿河》第二部里参加了红军,负伤回到家里。红军不经审判就乱杀俘虏的事件在他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使他已经觉醒的灵魂又迷失了方向。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对红军不理解。路过顿河地区的一队红军又强奸妇女,抢劫财物,结果,这一队红军被哥萨克全部消灭。格里高力尽管不愿意,还是在顿河地区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参加了白军。可是,格里高力对枪杀红军是反感的。 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争取顿河地区的哥萨克,比武装更重要。严肃军纪,是红军的生命。 格里高力的反复,与红军的失误有密切的关系。 二 极左路线将大部分哥萨克推到了红军的反面。哥萨克在苏维埃政府和白军之间徘徊,既对红军的某些过火行动感到反感,又不信任白军。哥萨克想与红军讲和,停止战争,回到田园生活中。然而,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苏维埃政府把哥萨克往白军方面推。历史的悲剧定格在顿河的血岸。 三 列宁接受了斯大林的建议,在顿河地区以外击溃了暴动军和白军。格里高力又一次参加红军,并被任命为骑兵连长,最后在副团长的任上复员回家。格里高力想从此做一个农民,但是,极左路线又一次迫使他离开家园,在外逃难。在被佛明静静的顿河读后感匪帮捉住后,格里高力尽管不情愿,还是与土匪走到一起了。他是消极的。对土地的依恋,使他脱离匪帮,回到顿河,将枪支弹药全部扔到顿河的流水里。 格里高力与爱子米沙特加团聚了。他做一个农民的愿望能不能实现呢?这只能从前苏联的史实中寻找答案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