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观后感 >

电影血战钢锯岭观后感800字

http://www.newdu.com 2019-11-2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本文《电影血战钢锯岭观后感800字》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当你将要举起枪,准备去杀敌人时,你会做吗?在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似乎每个男人的义务就是去前线,去保卫家园、妇女和孩子。德斯蒙德当然也不例外,他告别女友和家人,面对他们的百般不舍,依然义无反顾的参了军。
    但是,作为军人,他又是一个例外:他拒绝拿起枪去杀敌。
    他想当军医,去救人而非杀人。为什么?因为他有信仰,他信仰的主不允许他杀人。在他七岁时,和弟弟打架,他举起板砖砸向弟弟的头,差点杀死自己的弟弟。德斯蒙德的父亲,经常打骂他们。某次,老德斯蒙德喝醉了酒,举起枪想要杀死自己的妻子。就在这时,德斯蒙德抢过枪,对准了父亲,而母亲惊恐地苦苦哀求……这就是为何他不拿枪的原因。
    在部队,所有人都不能理解他。他们觉得德斯蒙德懦弱,对他嗤之以鼻,甚至打他骂他。当上校命令他拿起枪时,他不服从,最后导致他上了军事法庭。后来,他的女友多萝茜和他的父亲帮助他,取得了上级的同意。上级批准德斯蒙德不带任何武器上战场。
    他经历了那么多坎坷才达到目的,不为别的,只是为了信仰。只是因为德斯蒙德的信仰不同,才引发了一系列的不理解与不支持。
    当德斯蒙德的队伍与日军激烈战斗时,手无寸铁的他不停歇地在帮助受伤的战友。后来,他们攻下了一部分山脊。晚上,德斯蒙德与另一个战友史密提交谈。史密提劝说他拿起武器自卫。他又一次拒绝了,并向史密提道出原因。幸运的是,他的信仰终于有人能够理解。
    第二天一早,日军像蚂蚁般密密麻麻、铺天盖地而来,打的德斯蒙德一队人马措手不及,无奈只能撤退。令他犹豫的是,有一群战友被击伤没有能够全身而退。是进是退?他看着正在撤退的战友,再次义无反顾地冲进硝烟中。
    促使他冲进危险之中去营救战友的是什么?我认为不只是勇气,还有同情与怜悯。当然,与他的信仰有关。“上帝,让我再救一个”“让我再救一个”是他的信仰。促使他只身一天一夜不间断地躲避日军,拯救战友。
    他为了躲避日军钻入地下室,迎面碰上了一个受了伤的日军。他并无杀意,即使对方满脸惊惧。是的,德斯蒙德救了一位敌人,他不忍心看到任何一个人死。
    他最后救出的是他的中校。天不遂人愿,日军包抄了过来。他俩配合默契,最终把中校救下山。他因为全心救人而筋疲力尽、步伐踉跄,被送进了医院。
    其实这一幕引人深思,没上战场前士兵们因为他的信仰,嘲笑他、鄙视他,甚至打骂他。而他们没想的是,正是这个他们不屑的信仰救了他们的命。而德斯蒙德,即使被打击,在战场上他仍大公无私:一天一夜救了七十五人。“我要救人而并非杀人”。这是他参军时最坚定的话。
    所以,不论什么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这是在耶稣教里的话。“永恒之神赐予弱者力量。”这正体现了世间实质是公平的。而为何有人抱怨不公,是他自己没有坚定立场,没有把握机会,与德斯蒙德相反。他忠于上帝,甚至在下山时都要寻找遗失的《圣经》。他是忠诚的,也是固执的。所以他因为了这份信仰,而不停止的救人。他没有考虑自己,因为上帝是仁慈的,所以他的信徒也是仁慈的。别忘记,这种信仰甚至促使德斯蒙德救了一个日本敌人。
    他的眼睛里透露着永远不变的信念:我将救人而并非杀人。(略有删改)
    文|  JY00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