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唐宋文学的会通研究”笔谈——用会通的眼光发现和研究新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9-11-15 《文学遗产:中文版》 卢盛江 参加讨论

    通过会通研究,我们可以把唐宋一些文学现象放在更准确的历史坐标上来观察。比如唐代近体诗律。王力《汉语诗律学》分析基本句型有四种:仄仄平平仄(a型),平平仄仄平(B型),平平平仄仄(b型),仄仄仄平平(A型)。这是对的。王力又把“平平仄平仄”作为b型句的拗救。给人的印象,似乎唐人确立了前四种基本句型,又为了b型句的拗救,提出了“平平仄平仄”这一句型。孤立地看唐人诗律,这样说似乎很有道理。如果对永明到初唐的声律发展作一整体观照,就会发现,这样理解未必正确。因为“平平仄平仄”这一句型恰恰是从永明到初唐近体诗律探讨过程中提出来的。本来就是作为律句,而不是为了拗救提出来的。比如梁代萧纲。在他的近体诗律追求中,就包含不少“平平仄平仄”这样的句型。比如他的《上之回》,五言十句中,除“后车临桂宫”一句,其余均合律,并且有几处合于律对。这当中,“轻丝驻云罕”与“春色绕川风”,“笳声骇胡骑”与“清磬詟山戎”声律相对,显然是把这两句作为律句,而“轻丝驻云罕”与“笳声骇胡骑”二句,恰恰是“平平仄平仄”句型。这样的例子萧纲诗中可以举出很多。比如《和湘东王横吹曲三首》之《洛阳道》的“金鞍照龙马”,《当置酒》的“风光水中乱”,《咏中妇织流黄》的“翻花满阶砌”,《龙丘引》的“龙丘一回首”,《赋得当垆》的“迎来挟琴易”,《升仙篇》的“丹缯碧林宇”和“云车了无辙”,《半路溪》的“翩翩识行步”,《独处怨》的“弹棋镜奁上”,《代乐府三首》之《楚妃叹》的“丝虫绕秋壁”,《雍州曲》之《大堤》的“宜城断中道”,《赋乐府得大垂手》的“罗衣恣风引”等。萧纲之外,梁陈的萧绎、庾肩吾、徐陵、江总他们也都有不少这样的例子。这一句型如此,王力提出的其他拗救句型,比如b型句拗救的平平仄平仄,a型句拗救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B型句拗救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也是如此。
    唐宋文学很多问题,有它的发展轨迹和特点,会通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比如唐宋文学批评,比如声律说。齐梁沈约等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到隋及初唐,刘善经《四声指归》、上官仪《笔札华梁》等著作,保存了齐梁声病大量遗说,并对声病说有进一步阐发,有新的材料和看法,给声病以新的名目,甚至提出新的声病之说。这些论述,已经可以构成近体诗律的雏形。可以说,声病说的提出在齐梁,而将其内容系统保存和阐发,则在隋和初唐,当然,近体诗律的完成,也在初唐。与反对齐梁浮靡文风的思想潮流相应,唐代还有四声八病的批评意见。作为对过去时代诗体的回味,唐人文论出现“齐梁调诗”,唐人集中有不少“齐梁体”诗作。但到宋代,李淑《诗苑类格》等也载录了八病,但已只是条目式、摘要式,只是零星摘要,没有再作阐发。宋人题为效齐梁体之作,只有两首,一首(晁说之诗)是标准的七言绝句。另一首(韩淲诗)多三平调、四平声、四仄声,此诗何以说是效齐梁体,令人不解。宋人仍有对永明体、齐梁体的评述,但多是客观评述,且所评多为浮艳之辞,并非声律之体。这说明,齐梁声律说在唐代特别在初唐,不论赞成还是反对,都是文学批评的主题之一。但在宋人那里却不一样,议论不激烈,不痛不痒。这已不是他们的主题。唐人和宋人的文学批评,有一些共同的主题,都讲复古,都讲诗骚传统,以汉魏古诗为师。但又各有不同的主题。比如,同是重视作诗法,唐人谈得很具体,十七势、十四例等,宋人则侧重谈活法。总结唐人创作经验,已成为宋人文学批评的一个主题。主题变化,在声律问题上也有体现。唐人所探讨的,主要是近体诗律,宋人其实也在探讨声律,不过关注点已在其他问题。将声律说演变的轨迹作一清理,贯通一体进行考察,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窥见唐宋文学批评主题的变化。
    会通,还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唐宋文学发展某些规律性的问题及其特点。比如诗学规范问题。诗学规范的概念早有学者提出。但是,将唐宋文学综合考察,可以发现其中很多问题。陆机《文赋》论四个技巧问题,五种文病,就已将诗学格式法律由内在的要求化为可具体操作的外在的规范。经齐梁声律说、《文心雕龙》,到唐代作诗格式规范更为普遍。王昌龄有“十七势”,崔融有“十体”,《文笔式》和《笔札华梁》有“六志”,规范更为具体更为细琐。从上官仪到皎然,这种规范格式由声病扩展到其他诗病,扩展到对属论、体势论各个方面。一些规范的内容形成之后,探索仍未结束。平头由双换头变成单换头。上尾,提出笔之上尾、隔句上尾、踏发声、连韵者非病。盛唐的《八种韵》探讨不同的押韵形式。一些规范的具体内容由朦胧到明晰。傍纽、正纽本有多家之说,尔后确实以隔字双声相犯为傍纽,一纽四声相犯为正纽之说。对属论的规范用字由朦胧到明晰。魏晋到宋齐,有花与鸟、条、絮、玉、草对,梁代萧纲以后,花与叶相对之句始渐多,到上官仪,同类对提出的规范用字便是“花”对“叶”。上官仪同类对提出的又一规范用字星和月,也有由朦胧到明晰的探索过程。这些问题,拘于一隅,是无法认识的。理论与创作的关系问题也是如此。不论声律还是格律,很多探求都是从创作实践开始的。自《周易》卦爻辞到《尚书》,《诗经》到楚辞,《老子》《论语》到《孟子》《荀子》,无不充满对属。但后人才加以总结。先有创作的经验,然后才有理论的规范。近体诗律的规范,主要存在于创作之中。不论基本句型,还是基本格式,很长时间内主要存在于创作实践之中。但诗学理论又不是被动地反映和适应创作实践。用字之一侧为对的侧对,两个名词实词和两个动词虚词相对的双虚实对,前代都很难找到例子。同声别字为对的声对,借字面之义相对的字对,还有字义本身不对,仅以双声或叠韵相对的双声侧对和叠韵侧对,前代虽偶尔可以找到一二例子,但并不普遍。把并不普遍的现象提升为普遍的规则规范,把写作中有意无意包含着的对属因素发掘出来,明确界定其对属形式,提升为普遍规则,也应该是一种有意的探求。宋代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问题,不是综合会通地考察,是难以看清的。
    唐宋宏观的研究需要会通,个案,甚至具体史料解读,也需要综合研究。史料,是研究的第一要义。唐宋研究,每每苦于史料的有限。出土文献等新史料的发现特别引人注目,其实同时也应注意从传统史籍、史料中发掘新史料、新问题。不论对传统史料还是新史料,史料细读都很重要,而细读也需要会通功夫。我们读《管锥编》,惊叹于钱锺书先生的精深博通,其实里面大量是史料细读,不过是融古今中外于一炉。我个人也有体会。比如,《文镜秘府论》西卷“第三蜂腰”:“凡一句五言之中,而论蜂腰,则初腰事须急避之。”又引元兢《诗髓脑》说:“平声非病也。”这几句向被人忽略,何为“初腰”,何以初腰事须急避之,何以平声非病,向来未见其解。但是,如果细读西卷《文笔十病得失》:“蜂腰。第一句中第二字、第五字不得同声。”日本《省试诗论》引《文笔式》云,蜂腰者,“上句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为病”,佚名《诗格》“初句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以为“初腰”,即初句(上句、第一句)之蜂腰。再注意到,近体诗律几种基本句型中,平平仄仄平(B型)第二字和第五字必须是平声,必然犯蜂腰,可知前条材料提出“平声非病”。仄仄平平仄(a型),第二字和第五字虽同为仄声,但可不同上去入,可以回避蜂腰,在五言律诗中,这一句型多在首句即初句,提出“初腰事须急避之”,良有以也。
    会通是融汇,也是贯通。首先是唐宋会通。一些文学问题,应该把唐宋作为一个统一进程作整体观照。中唐到北宋的散文的发展,杜甫、韩愈、白居易等的文学思想发展实际延续到宋。不仅唐和宋,唐代本身也是这样。即使研究某一具体的小问题,也要通观唐代整体。不仅唐宋会通,唐代和六朝,唐代和明清,宋代和六朝,宋代和明清,也要会通。蒋寅教授研究唐代之后,转做清代,从清代回头再审视唐代,不是有很多新创见?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顶峰,宋代文学也自有其成就,但对唐宋文学成就的认识,却历宋元明清而不断。唐人宋人文学诗歌艺术,有些唐人宋人自己未必意识到了,经后来历代发掘而更为光大。既然如此,研究唐宋,就不能不会通宋元明清。想到的另一点,是现在学术成果那么多,那么多具体的问题有了新进展。比如,利用出土文献,考证作家生平,解决了很多具体的实际的问题。比如,某一部文集的整理,佚文佚诗的发现,某一具体史实的发现,某一具体作家的研究等等。如果有哪位利用这些成果,着眼会通,是不是可以做更进一步的东西?还有理论的研究,从纷繁的史料和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和把握其内在的联系,把握事物更为本质更为深层的东西,提出和总结历史发展的理论问题,对唐宋文学的发展,作高屋建瓴的理论把握,需要深刻的理论洞察力和深厚的理论素养,也需要会通的功夫。跨学科的交流,古今中外的会通,尤为重要。最值得关注的,是人类科学、理论思维发展的当代最新水平,是现代科学发展培养起来的理论思维的严密性,是现代理论表现出来的科学分析的方法。做文献的,其实也需要会通。近年一些学者的文献研究不逊前人,这是有目共睹的。这些学者的成就,除了传统的文献功底,当得益于他们博通的功夫。
    会通的目的还在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非“通古今之变”,或许就没有垂范千古的《史记》。非弥纶群言,刘勰亦不可能于马郑诸儒之外,另立一家,不可能有《文心雕龙》。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注重新材料,开一代学术风气,而他贯通群籍,以新材料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又何尝不是开拓史学方法新境?钱锺书先生贯通古今中外,而成就其《管锥编》。新时期以来,研究领域的新拓展,都与会通的视野分不开。罗宗强先生将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融通一体,结合政局变化与士人心态,开创文学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地。程千帆、傅璇琮先生研究科举与文学以来,将文学与文化统贯一体的研究,何等蔚为壮观!类似的例子还有佛教与文学、道教与文学的研究。唐宋会通,与唐宋转型分不开。其实,内藤湖南之所以能提出唐宋转型论,何尝不是因为有会通的眼光?一个唐宋转型论,开拓了怎样的研究境界!有会通的视野,能提出唐宋转型论,应该也能发现和提出其他新的研究领地和学术理论。
    作者简介:卢盛江,南开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