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科幻 > 科幻影视 >

丛林法则摄人心魄的展现——《不可思议的捕食者》评析

http://www.newdu.com 2019-08-12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微信 狄灵牛光夏 参加讨论

    四亿多年前,海洋里孕育出了第一个单细胞生物,自那时起生命有了起源,世间万物繁衍生息,进化出种类繁多的大千世界。对于物种的进化,达尔文的解释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确,生物圈里存在着激烈到近乎于残酷的竞争,而只有能够适应这种丛林法则并且在竞争中胜出的生物才能赢得生存的机会,延续后代。
    《不可思议的捕食者》是一部对丛林法则进行了充分形象化图解的自然纪录片。本片由一贯以制作精良、选材广泛而著称的BBC团队出品,用4K超高清技术结合3D立体电影技术分别对生活在草原、丛林、河边、冰川以及大海中的大、小型肉食动物们的捕食过程进行记录。作为一部科普类的自然纪录片,影片中应有大量对动物的观察性记录,同时也要避免内容枯燥、形式教条等不利于观赏的问题。本片在真实性与和观赏性两方面都完成得很好,是一部寓教于乐的自然纪录片。
    
    本文将从主题、呈现风格、叙事策略及视听语言等方面对其进行评述,分析影片在增强自然纪录片可看性方面所做的尝试以及给同类型纪录片带来的启发。
    主题:对生命和大自然的敬畏
    影片分别在草原、丛林、河边、冰川、大海这五处自然环境中各选择了一个代表性动物作为主角来呈现它们所处的生存环境与捕食过程,有猎豹与鹿群的惊险追逐,有螳螂捕虫、变色龙在后的趣致较量,有蜘蛛稳坐盘丝阵优雅捕虫,有自带萌点的北极熊智斗海豹,还有军舰鸟与蓝鲸对飞鱼的激烈夹击。在这五组关乎于生存的角逐中,成功与失败的情节轮番上演:需要喂养幼崽的猎豹几次痛失猎物,饥瘦的北极熊与海豹游击暴露多次,终于将其成功捕捉……失有时,得有时,所有生命都在拼尽全力地争取生存的机会。这正是本片的主题之一:展示捕食者的巧妙技能。正如本片片名《不可思议的捕食者(Incredible Predators)》所概括的那样,镜头带领观众近距离观察这些捕食者的神奇之处,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赋予了它们智慧与谋略、责任与坚持。
    主题之二:表达对生命的礼赞。囊括海、陆、空三地,从昆虫到巨兽兼具的五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们都在为着生存奋力一搏,不论输赢,勇敢战斗着的它们都是值得尊敬的生命。
    主题之三:表现对大自然的敬畏。影片借五组典型对象的选取,以小见大地呈现出整个生物圈在大自然中的存在方式,丛林法则中弱肉强食的规律说来残酷,但对大自然来说,一切本就没得商量。不同于大多数的自然纪录片,本片并没有对食肉动物们捕食时候的血腥画面进行展示,亦无意渲染丛林法则中的残酷杀戮,而是以幽默诗意的方式呈现猎豹、蜘蛛等肉食者的生存环境与捕食过程,旨在引导观众更客观地看待“适者生存”这一自然界中的铁律。
    呈现风格:“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的类型糅合
    就呈现风格来说,本纪录片是一部纪实性与故事性兼具的自然纪录片,既采用了“直接电影”类型中旁观拍摄的方式对野外的食肉动物们进行客观记录,也运用了“真实电影”类型中颇具主观意识的表现手法对被摄物进行拟人化塑造。
    “直接电影”是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产生的,主张旁观式、不介入也不干涉被摄物的观察式记录,要求镜头像“墙壁上的苍蝇一样”隐蔽起来,并在影片中消除摄制者的存在感。“真实电影”则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允许导演介入拍摄过程,通过参与表现出表象下的真实。两者都受到前苏联导演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的影响,溯本同源,二者皆具有“追求真实”这一永恒宗旨,只是它们各自对表现真实的方式理解不同。
    本片结合了两种流派的长处,将客观记录与主观表现结合起来,在保证纪录片真实性的同时增强了影片的表现力与代入感。例如片中展现螳螂捕虫时,镜头全程隐蔽在树叶之后耐心观察,为避免“打草惊虫”需毫不干预地捕捉完整的捕虫过程,具备“直接电影”的真实与客观性。而导演为了观赏性和趣味性的考虑,又在镜头语言上增加了对一动不动的螳螂和昆虫的面部特写,配以诙谐的解说词、音乐和表现性音效,在二者间制造出一种拟人化的、面面相觑的尴尬气氛,使整个片段富有幽默感。这一效果的实现依附于导演在声画上的主观表现,即“真实电影”的功能所在。
    叙事策略:转换叙述视角制造悬念与反转
    影片对叙事策略的巧妙运用也是为影片增加可看性的保证,导演利用对叙述视角的多次转换实现情节反转,制造悬念与惊喜。例如北极熊智斗海豹的段落,画面内容先是全知视角的全景镜头:北极熊在与海豹相距不远的冰洞下埋伏,接着是以北极熊主观视角为内容的叙述:北极熊在冰下游泳。因为从镜头未告知观众北极熊在冰下具体的位置,此时观众会与这头北极熊共情,像是在同它一样紧张地埋伏。而下一个镜头,是一个北极熊探出头的中景画面,这个画面并未增加更多信息,只是做了时间延长的作用,使悬念推到最高峰。接下来的镜头是一个包含北极熊和海豹的全景,北极熊和海豹的位置居然隔得更远了,之前的紧张气氛瞬间被反转,这种转换叙述视角带来的情节反转使气氛变得诙谐有趣。
    视听语言:具有电影感的电影语言
    自然纪录片中的环境和野生动物有先天的观赏优势,在以往的同类型影片中,视听语言大多被用以对他们行为的单纯记录或者样貌的美化性展示。而本片在完成此功能之余用配乐与镜头语言给观众以近乎于好莱坞大片的电影感,声音与画面的配合相得益彰,对节奏感与表现力等方面的加强使影片更有可看性。
    本片的配乐多是与影片当下情节相符合的交响乐,起到了制造气氛、控制节奏、调节情绪的作用。例如在蜘蛛吐丝的片段中运用管乐和排铃表现蜘蛛吐丝的优雅从容,细细的蜘蛛丝在阳光下飘动,就像铃声一样灵动又神秘。配乐在画面节奏缓慢之时消除了纪录片的枯燥感,在画面内容惊险的时候又锦上添花地使气氛更加紧张。仍是在此段落,一只飞虫撞到蜘蛛网上挣脱不开,并被蜘蛛前来包裹住。音乐中加入快节奏的弦乐并且力度持续加重,观众的情绪随之越来越紧张,突然飞虫撞到网上,音乐随之戛然而止,观众的情绪在最高处时被突然解放,观影体验随之增强。
    影片在镜头语言上充满电影感,极具表现力与观赏性。例如在花豹偷袭鹿的片段中,对花豹的脚部特写镜头、和从它背后拍摄的镜头都表现出它的小心翼翼,下一个画面接小鹿转动的头部近景展现小鹿的机警,使气氛更加紧张,这样的蒙太奇镜头组接重复两次,配合悠长轻飘的管乐,在观众屏住呼吸之时,突然全景显示小鹿四散逃走,花豹功亏一篑。如果不加修饰地用全景展现全程,这组镜头便会失去它应有的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此时镜头面语言便做到了这一点。另外,空镜的使用提升了影片的意境。每讲完一组动物的捕食过程之后,影片的大全景空镜是诗意的叹息,表达着作者借个别动物讲述整个自然环境的意图,也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让观众感叹自然界的壮美奇观。
    大自然有着残忍的弱肉强食的规则,正如片中所说,“这样的挑战,只有适应能力最强的捕食者才能克服”,《不可思议的捕食者》一片让观众对生命、对大自然更加敬畏。影片把科普性质的内容用丰富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对呈现风格、叙事策略及视听语言的灵活运用,使其从结构到内容再到表现方式上增强了这部片子的可看性与艺术性,更利于观众接受和大众传播,是值得自然纪录片乃至所有科普作品学习和借鉴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