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_亚当斯密伦理学著作读后感

http://www.newdu.com 2019-04-0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一):道德行为准则中的 “看不见的手”
    我们对亚当斯密了解的更多的应该是他的《国富论》,每个学习经济学的学生都会受到他的经济思想的洗礼。但是很少有人会去注意《道德情操论》,后者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丝毫不低于《国富论》。读完《道德情操论》,让我对人生、正义、社会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分享如下:
    一、《道德情操论》的结构
    在道德的是非上,作者认为一个行为,要么是好的,要么就是不好的;要么是值得称赞的,要么是值得谴责的;要么是令人舒适的,要么是令人反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解释了什么事好的道德,自然不好的道德也就一目了然了。作者提到:在论述道德原理时,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第一,美德或美好的品行究竟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格调的性情和什么取向的行为,构成**和值得称赞的品行,构成那种自然受到尊敬、推崇与赞许的品行?第二,这种品行,不管他是什么,究竟是怎么被我们心里面的什么能力或机能推荐给我们的,令我们觉得他是值得称赞的?或者说,究竟透过什么机制,以及怎么运作,以至于我们的心灵会喜欢某一行为取向,而不喜欢另一行为取向;会把前者称为是对的,而把后者称为是错的;会认为前者是该受到赞许、推崇与奖赏的对象,而后者则是该受责备、非难与惩罚的对象?我认为这就是作者要阐述的道德观,这就是《道德情操论》的主题内容。
    而在整篇书中的编排来看,作者又围绕主题内容进行了一个设问句的编排。当我们赞许任何品行时,我们自己所感觉到的那些情感,…….来自于四个在某些方面彼此不同的源头。第一,我们对行为人的动机感到同情;第二,我们对因他的行为而受惠的哪些人心中的感激感到同情;第三,我们观察到他的品行符合前述那两种同情通常遵守的概括性规则;最后,当我们把他的那些行为视为某一有助于增进个人或社会幸福的行为体系的一部分时,他们好像被这种效用染上了一种美丽的性质,好比任何设计妥善的机器在我们看起来也颇为美丽那样。在任何一个道德褒贬的实例中,扣除了所有必须被承认来自这四个原理的那些道德情感后,应该不会有什么剩下来。第一篇到第四篇,就是上面的四个步骤;第五篇就是讲述影响因素,第六篇提出了什么是好品格,最后一篇借助好品格的论述,阐述了什么事美德、什么感情和行为值得称赞。
    二、读后感
    
    1.我们的道德观应该是从心而发,顺心而为,其中的心当然“善心”为宜。我们还有一个脱离于我们自身的“本我”来审视我们自己的一切行为,我们的行为还必须接受外界环境和原则的约束。美好的道德就是那个得到赞许的感情和行为(如果可以称为“品行”的话)。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2. 我们内心的平静时多么的重要啊,他让我们听到清晨小鸟的叫声和夜晚小虫的撕咬声,闻到空气的清新和鲜花的芬芳,感受到我们脉搏的跳动和生活的节奏。然而,我们脆弱的感情时常被外界环境干扰,我们疲惫的身躯受欲望驱使东奔西跑。一次又一次,我们让干涩的眼睛休息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才得到暂时的喘息。
    3.敏感的感觉对于人来说,就像蜗牛的触须对蜗牛的重要作用一样。我们根据感觉,凭借我们的敏感调整我们的感情,纠正我们的行为,使得我们的感情和行为举止得到周围大家的认可。
    4.对于美德,我们都希望自己拥有,并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学习得到巩固。但是,美德需要更多的逆境来修炼,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置身于不利的环境。于是,真正拥有美德的人,总是那么的少;而拥有美德的人,似乎是那么的不同寻常。
    5.通常情况下,处于逆境的人总是会遭受到一些非人的礼遇,也会获得大众的同情。他的表现也成为了大家重新衡量他人格高度的依据,如果他默默地接受折磨,自信地笑面世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表示自己的抗争,他将得到同情之外的鼓励和掌声。
    6.同情感,除了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我们还要了解的是对象的心智水平,对他的感情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然后再将自己和他联系起来。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二):《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一直以来都知道亚当斯密的两本巨著,一本是《国富论》奠定了他在经济学的地位,一本是《道德情操论》奠定了他在伦理学的地位,知道亚当斯密对于经济学的重要作用的人很多,但是知道《道德情操论》对于亚当斯密的独特意义的人还是蛮少的。
    《道德情操论》是一本在亚当斯密晚年还在进行修改的创作的书,体现出他对于这本书的重视,《国富论》说明人是一个自私的经济人,《道德情操论》要让人做一个伟大的有道德人,一个经济学家对于社会道德伦理的深刻分析和认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因为上周刚好读过《国富论》所以,很容易将两本书放在一起,我想同样的是作者缜密的逻辑分析,或许是因为专业的问题,我对于《道德情操论》的理解要远远好于对《国富论》的理解,以后有时间再多读写经济学方面的书,可能才会有更深的理解,不过对于我以前有些错误认知对于经济学的观念有了一些更新。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读过《道德情操论》后,我非常佩服作者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情感合宜性的解释,让我对现实生活中自己的很多情感行为的理解有了清晰明了的解释,明白了为什么很多情况下我会受不了周围人无关痛痒的抱怨,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明明自己很痛苦,却硬要强装坚强,其实并不是我们要伪装,而是我们的内心很清楚, 即使我们表现的真的很痛苦也未必会得到想要的支持和理解,反而会增加一种对于不能忍受痛苦的鄙夷,与其这样,我们当然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无视痛苦。就连对于痛苦对象的表达,我们会在对一般人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减少了痛苦,平息了愤恨,而很容易在我们熟悉亲密的人面前,肆意发泄我们的不满,其实,如果遇到了不好的事情,那么如果不是需要实质帮助的话,不妨和关系一般的人倾诉,这样,自己的痛苦反而会在平淡的叙述中得到缓解。
    生活中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圈子的话,就要表现出道德行为的合宜性,合宜——其实就是要符合周围人对于你情感表达的期待。这种期待简单可以说遇到非常大的惊喜时,要低调谦虚,因为过大过于速度的成就会让周围原本熟悉的人感到一种无所适从的压力,遇到痛苦和挫折时,尽量忍受,偶尔发泄,不要一直沉浸在抱怨和愤怒中,不过多的抱怨痛苦,只是忍受,反而更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你的痛苦,从而理解你,佩服你,最轻的也是可以赞同你的发泄。
    通读《道德情操论》,个人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多次阅读的书籍,简洁明了的叙述,清晰透彻的分析,真实的例子,都让我对于道德情操的理解加深一步,我认为更加难得的一点是,作者讲述的道德通则,并不会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为他讲述的是道德变化的规律和实质,所以,读懂了这些,也就读懂了人性。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