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_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http://www.newdu.com 2019-03-2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2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肤浅的说,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要大于以往见到的、读过的所有的书,这也正是读此书的目的所在吧。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是除书内容以外最大的收获了,正如老师所言,如果这本书都可以读的下去,其他书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且不说书中内容的精彩,仅读书方法的练习与毅力的磨练已是受益匪浅。刚开始读,觉得很有新鲜感,虽然读不懂,但也津津乐道,但是慢慢的对于书失去了新鲜感,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看不懂的反感,读书开始由享受变成了磨练。在前两年,也就是大二左右的一段时间里,十分想看哲学类的东西,但当时忙于其他事,也不知道该看什么,后来也就这么过去了。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自己也喜欢思考,包括人生、科学、自然规律等等。所以我把这本书比喻成了一包难吃的化肥,晦涩难懂但值得让人深思,并最终有所收获。虽然看的不够透彻,但有些地方确实引发了我的思考与感触,就一些精彩之处,谈一下我的拙劣见解。
    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哲学是什么?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说它和神学很像,是由于人类对于某些确切的知识,但又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而与科学的关系,它与科学一样诉之与理性,而不是像神学一样诉之与权威,这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领域就是哲学。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史的修订并不是把外在的材料罗列的“哲学史”,而是要是哲学史成为哲学本身,把哲学糅合进哲学史当中,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史。
    从宏观角度而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参考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定哲学思潮、哲学流派和哲学运动,探索哲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发展原因。同时也用微观分析法,描述当时的哲学家实际生活过程,从个人的出生地、出生环境、家庭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生活方式和个人心理特点做出详细的说明,探究个人体的原因对哲学发展史的作用。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他的《西方哲学史》主要分三卷,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在纵向的时间轴上,分别在每卷中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特殊介绍了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对于重要的人进行大量文字描述,不吝笔墨。同时对于他认为不重要的人物只字不提。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历史环境,这是人类发展的思想结晶,这些思想既包含了历史继承的思想,也包括同时代其他文化背景的社会的影响,思想文化系统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从微观角度而言,相同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相同的生产力会产生相同的社会体制、思想、经济、政治。但会形成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同一派别的哲学家也会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并且同一个哲学家不同时期也会产生与自己相矛盾的哲学观点,这就需要微观分析了。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对哲学家个人及其思想研究,重视对哲学家的个人生活方式,个人的生活环境背景纳入到哲学史研究中,在叙述康德那一章中,叙述康德的个人趣事,康德有一个十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他的邻居习惯了根据他出来散步的时间来对表,但是有一天他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而打乱了他的时间表。对康德的出生地、受教育程度以及谁对他影响最大来确立他的哲学思想。这其中也夹杂着罗素的个人见解,比如:《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从来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习气保持到了老年。”罗素说:“我倒真想知道这个条目的笔者是单身呢,还是已婚的人。”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哲学史其实就是哲学家的历史,是从古到今各个时代的哲学大家的思想结晶的历史,有的哲学家在时间上是重叠的,所以他们相互会相互影响、相互攻击、相互抵制、最后独立出自己派别。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同样以学派或是人物为主要章节,中间穿插着时代背景,如《西方哲学史》(下卷)一书中在第四章叙述完埃拉斯摩和莫尔之后,他插入了第五章关于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以及第六章科学的兴盛,科学的兴盛带来的新概念对近代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读后感.第七章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迷。
    要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必须要了解它的哲学,个体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的哲学,反过来他的哲学又决定着个体的生活环境。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入门级哲学教科书,书中介绍各个时期的哲学大家,不仅对这些大家的主要思想做了介绍,还引申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介绍历史上不同时期哲学家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程度等做了细致叙述,同时针对各个哲学家的思想加入了自己的评判。他的这部哲学史有助于初学者的学习,更好的理解哲学家的观点和当时时代的精华。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通过学习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西方的哲学家的思想体系,对于构建哲学整体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收益颇丰。哲学应当用哲学思维去学习,试着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去学习,用辩证法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分析世界。正如罗素所说:“哲学探索的意义不在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给出最终确定的答案,而且在于使我们生活在不确定中确定生活。
    哲学问题永远不会解决,也永远不会消失。作者:小时光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二):读书时想到的,关于希腊哲学和中古哲学两部分
    
    希腊哲学部分
    冷眼看去,古希腊人的想法真的很糙。
    巴门尼德的思辨里是不是充满了词语的歧义和概念偷换?
    一上来就是一段似乎很有名的巴门尼德的思辨,王小波在《三十而立》里也用到了。读王小波的时候我对此一头雾水,现在感觉好多了。这段话里是不是充满了诡辩?在我看来诡辩无外乎两种:偷换概念和偷换概念。其实我是想说,要么词汇在第一次出现时是这个意思,而第二次出现时又成了另一个意思,很隐蔽的诡辩;要么几个着眼于不同层次的、无可比性的词汇被比较着。我不信。
    智者学派:先长草,再生树
    总要有人做零散的工作,将工作面铺开,制造零碎的信息。就像一片无植被的土地,要先长草,才会逐渐演化到有树(植被群落的演化规律)。
    苏格拉底的态度,假如到了如今?
    “当探索上天运转的人发现是什么力量使各种现象出现时,能够希望随心所欲地呼风唤雨和创造丰收的季节吗?他们能够操纵这些和诸如此类的东西以适应他们的需要吗?”苏格拉底如是表达对自然科学的知识的不看重。假如他到了如今会怎么想呢?也许他只是看不起当时那完全算不上科学的自然知识而已,或者“技术”。
    柏拉图:从“知识是思想同实在或存在的一致性”到“理念”
    前一句我觉得靠谱,完全没有超出可接受范围;但这个想法飞跃到理念我就不舒服了。我一直都不喜欢理念这个想法,就好像罗素指出的从“相互作用”到“力”的飞跃。
    伊壁鸠鲁,为什么原子论会引向对快乐的追求?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这是有意思的事情。为什么引向快乐的伦理学唯独建立在原子论的基础之上?也许是因为原子论是机械论的,是宿命论的,是要宣布虚无主义的,大多数西方人是不能承受的;但伊壁鸠鲁消化的了,也找到了解药:快乐。鲁迅体验过“绝望中之希望”,孔子与老子的配对,伊壁鸠鲁用快乐应对虚无,这些是一样的。
    斯多葛学派:处女座的气味
    细碎、复杂的说辞,没有透明度,没有大局观,好话不好说,沉重的认真,狭隘,这难道不是处女座发明的哲学吗?
    怀疑主义的绝对正确之处和绝对消极倾向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再也没有比怀疑主义者提出的某些批判更能展现科学的态度了:“聪明人根据或然性的程度接受一种观念,但是他永远铭记,最大程度的或然性并不保证是真理。”我们不能总是强调怀疑主义的负面,谈其色变。它宣布什么都不可相信当然是绝对的,但我怀疑如此总结它也是偏颇的。怀疑主义就像一次大规模的审查活动,一次强力的集体反思。再者说,那时候的哲学有哪个能令一个现代人真的赞同呢?“我们崇敬古人有时只是喜欢小孩子”,难道驳斥他们的说法就不对吗?不能以如今的眼光看待两千年前的留下的句子,这些说法的含义对于我们和他们极不一样。
    罗马人的奇葩之处
    为什么我看过的书都说罗马人没有创造?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奇葩的人吗?
    为什么宗教与古希腊哲学成果似乎很契合?
    也许是因为人的心理都有此基本现象,只是有的人无需他的追求目标特化为宗教,比如我。
    普罗提诺:又一个诠释上帝的版本
    我几乎烦闷于已经看了一千个人对上帝的诠释,每一个都没什么不同,可又读起来那么不同。上帝是一个你可以随意划定的范畴,简直毫无技术含量,这就是不科学!我也要给出一个自己的定义:表象与上帝对立;进而排除上帝。
    从普罗提诺的比喻,试想物理学事实对神学想象的影响。他描绘的景象可以简单的抽象为“光沿直线传播+光路可逆”。但如果他学习了现代物理的成果“场”,得知太阳的辐射并不是不受被辐射物体的作用,会怎么想?
    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历程:为什么最后注意力转向了伦理学和神学?
    放弃了本体论的重要地位,逐渐转移到伦理学和神学部分,这个现象可以作何解释?
    假设一:那个年代的哲学本体论和自然科学不可区分,而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导致其无法进一步发展,所以人们很快就穷尽了能力所及的知识,失去了价值。
    假设二:假如他们能坚持对本体论的更大的兴趣,会不会立即促使自然科学早起步一两千年呢?
    中世纪哲学
    几乎可以简而言之地一概而论。他们都被一件事情套住了,从一开始就套住了,那就是宗教第一。但他们也会提出问题,可问题不能指向宗教,而要反弹会哲思本身,即哲思要么对宗教有益要么无益。这就有意思了,他们对整个宗教与哲学的组织编排有各种各样的样式,甚至有人表现出脑残粉或高级黑的气味。而最后,他们还是走到了一个相对的尽头:宗教和哲学分开了。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唯实论与唯名论
    头一次搞明白这些专业词汇。竟然有人会认为自己脑子里想到的一个词汇就一定在某个地方存在着它的实体,这简直太无法想象了,也无怪乎我一直没明白。难道柏拉图的理念果真是这样表达的吗?理念的世界、上帝的理念的世界,柏拉图果真就说它们是与你我的肉体和衣服无异的实体吗?只读柏拉图我可真不会这么去理解,到底是我不够聪明还是他们太较真了……原来,总听人说的“证明上帝存在”是这么令人发指的推理:第一条:你想到的那个就存在,无论什么。于是各种各样的混淆发生了,每一颗橘子作为实体存在,而“橘子”这个概念同样作为实体存在,有人说它存在于别处,有人说存在于每一颗橘子里……这种想法难道不是白日梦吗?既然你说“理念”不是物质的,那我也没必要认为它们是实体;现在才搞清楚,他们说精神同样是实体;合着我一直以为的实体在他们看来只是“物体”罢了;这个误会太大了。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信息论”那种伪科学了,什么“蕴含于宇宙中无处不在的信息子”,这还是在继续着“精神实体”的思路罢了。“上帝存在”,随便你怎么说,关键是“在哪里存在”我不能听你糊掰。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简直就是一场地震。这一点很值得思考,破旧立新,首先出现的新往往是更旧的。为什么?因为有能力这样倡导的人士都是最认真的。你们都说A是A,只有认真的人才去求证A到底是不是A,于是找来找去就回到了源头,发现千百年的时间产生了太多谎言,山一样高。荣格说真正的当代人实际上活在过去,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艰苦的旅程总有可贵的收获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虽然只有一百页,但这一段中世纪的哲学也是读起来很费劲的。百分之七十的,我坚持了下来,读到收尾的部分方觉茅塞顿开。我不是在理解着高深,而是在理解着幼稚。
    萧杭的顺口一说
    萧杭三十岁时(大概我这个年纪儿)在书里写到整个中世纪的文件就是一堆没用的废话。还有一句是中世纪才是深沉的。我们该怎么理解这两句?
    你把人关起来,他会因为被囚禁而思考;你把人放出来,他会因为无依靠而思考。区别在于被囚禁的思考渗着血,自由的思考像清风一样。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