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生动载体,是民族的“根”文化,也是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含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属性的多种文艺品类和样态,与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生活方式、思维、情感、道德准则及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建议,加强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填补相关学科空白,努力实现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围绕推进民间文艺学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潘鲁生。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看待民间文艺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您认为应如何加强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 潘鲁生:我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地域、众多的民族,孕育生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学。民间文艺具有鲜明的审美性和深刻的意识形态性,在中国现代化百年进程中,更成为激发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进取的学术资源,形成了中国特色学术传统。民间文艺保留了民族的文化基因,是积淀延续的民族血脉。民间文艺来自人民、来自生活,它维系文化认同,承载国民乡愁,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坚实基础。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成为国策。推进民间文艺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急需契合民间文艺构成与内涵的人才支撑和学术支持。重视民间文艺的审美和意识形态属性,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直接关系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学科教育体系,关系中国民间文艺的知识传授、学术研究和相关管理评价,具有现实且长远的意义。 我建议,在“艺术学”门类下,设立“民间文艺学”一级学科,下设“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学”“民间文艺学理论”3个二级学科,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力度。由此,进一步明确我国民间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健全和深化中国化、本土化的民间文艺理论和方法体系;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后备军;就我国民间文艺发展的历史规律和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形成民间文艺的理论阵地。 单一的概论式教学难以满足相关的人才需求。面向高校人才培养,需要突破概论体系,结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出版工程等,加强全面性、代表性、经典性民间文艺作品的传授传播,深化对于民间文艺“活态性、生活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内涵的阐释。要进一步引导高校学生从历史传承上认识民间文艺的生活意义和价值,认识人民的文艺感召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生活观,学习和拓展田野调查、社会调研的理论和方法,参与民间文艺的保护与发展实践。 同时,面向中小学少年儿童教育,从“中国民间文艺乡土教材”编纂计划做起,成立教材编纂团队,发掘地方民间文艺特色,充分梳理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民间文艺样式;编纂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儿歌、童谣、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学读本;编制地方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乡土教材;探索推进民间文艺进教材、进课堂,加强民间文艺知识普及、民间文艺情感培养。整体上,通过教材出版与传播,推动建立涵盖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及社会传习的民间文艺国民教育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