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AI与“灵导”:激发文学艺术新活力(2)

http://www.newdu.com 2019-03-0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王峰 参加讨论

    但是,这种文艺观念从20世纪中期就已经受到语言哲学的强烈质疑。如果我们只是把语言看作一种表达媒介,那么,它如何能完满地表达对象将永远是个疑问,灵性的神秘感永远不能真正为去媒介所传达。现代语言哲学认为,没有语言这一所谓中介,就不存在中介的对象。只有在某一中介平台上,我们才能谈它所表现的东西。
    在此,我们看到,曾经工具性的语言(媒介)才是表达灵性或建构灵性的基石,没有语言作为表述,就没有所谓的灵性,因为没有任何人知道那一神秘的灵性到底是什么。只有通过语言陈述出来,它才可能真正存在。
    如果将新媒介的兴起与文学艺术关联、结合起来,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语言观念同样适用于新媒介的发展。新媒介以及依存于新媒介之上的文学艺术形式,为传统的文学艺术表达方式赋予了新活力。比如说,在电脑发明之前,我们不可能想象有网络文学,同时我们也不能想象作家的“尊崇地位”会像现在这样唾手可得;同样,我们也不会想象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分形艺术,完全来自于电脑的数学运算。
    随着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出现,我们能够借助新媒介表达出以前根本不可能表达的艺术形式,比如立体影像、立体电影或者极具参与性的电脑游戏。而人工智能更是借助复杂计算和深度学习,深入到人的创造性领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创作。新媒介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艺术形式,并且这些艺术形式同时映照出以往那种文学艺术观念有一个隐而不彰的基础,即长时段上的媒介决定性。只有首先承认这种媒介的决定作用,我们才能将不同媒介技术下的文学艺术进行定位。
    这一视角当然是AI的新发展带给我们的,如果没有AI这一新技术的挑战,媒介的决定性依然是隐而不彰的。从这一方面来说,如果没有媒介对艺术的这种决定性关联,我们就不能够去真正定位文学艺术的性质,以及接纳新的艺术观念,接纳新的艺术形式;并且我们也很难把握,在新的媒介引导下文学艺术会产生何种新的整体灵性。
    “灵导”恰好指出媒介特殊的决定地位。如果说,文学艺术具有一种整体的灵性呈现,那么我们就必须寻找这一灵性到底是什么。它是否真的是一种神秘性,且不可分解,只能由人类心灵产生?技术是否是对文学艺术的伤害?我们是否必须警惕它,反抗技术对艺术的侵入?传统艺术观念对媒介技术的彻底排斥,应该予以反思。
    考察文学艺术的灵性与媒介技术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一种动态的过程,媒介不是单纯的载体,也不是对灵性的伤害,而是一种与灵性建造结合在一起的支撑者和引导者。文学艺术必须在媒介技术之上建立,充分利用这一技术,而不是单纯排斥。否则,我们就根本无法理解当代计算机技术和AI技术所产生的新的艺术可能性和重要意义:它们将传统媒介对文学艺术的基础性质从长时间段大大缩短了,变成了短时间段上的表现形式,而这也恰好显示出媒介对文学艺术的基础引领作用。
    “灵导”一词意在强调这一基础的引领作用。在这一动态思路下,我们才会寻找对于这一动态的描述。没有“灵导”概念,我们很难重建媒介与文学艺术关系史,也就难以发现媒介对文学艺术的公约力。当然,在描述“灵导”的动态过程中,我们绝不是仅仅强调媒介对文学艺术的单方基础作用,其用意更在于描述一种新的艺术综观系统。其中,“灵导”既强调媒介,尤其是新媒介对于文学艺术的基本塑造作用,同时也指出,其内里结合着各种特定元素,尤其是与文学艺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内涵。所有这些一道造就了独特的文学艺术的灵性。
    如果我们进行媒介分代就能够看出不同媒介方式对应着不同的文学艺术灵性。在我们这个时代,AI无疑就是最新的“灵导”。作为一种新媒介,它将带来整个文学艺术形式和观念的巨变。此前,媒介中所强调的人的独创性将受到强烈冲击,AI的独创性将受到承认,仅仅这一点,也将引发文学艺术的巨震,更不用说其他方面的改造。
    这是一个独特的时刻,它向我们提出的紧急艺术呼吁,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