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自媒体人咪蒙旗下的一个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文章,围绕该文产生的争论,成为昨天朋友圈最热闹的话题。 严格说来,《状元之死》并没有达到刷屏效果,许多人只是看到数篇对该文以及咪蒙的批评,对原文并无太大兴趣。既然如此,《状元之死》为何依然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恐怕与它点燃了读者的愤怒有关。罗列“寒门”、“状元”、“死亡”等容易激发情绪的关键词,以“非虚构写作”的名义贩卖焦虑,这样的套路操作,早已人人喊打,再加上文章被快速揪出各种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之处,使得读者的情绪寻找到了宣泄的理由。微信管理方显然也意识到了这样的影响,昨天下午,该文的微信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因接到相关投诉,被禁言60天。 读完后顺手转发了朋友圈,结果遭到了其他批评文章的“羞辱”,转发者恐怕也会很生气,会产生被利用的感觉。所以,《状元之死》也带来了一次不错的阅读教育,会进一步提升更多人对刷屏文章的警惕性,让以后由情绪主导的自媒体文章的市场逐渐萎缩。 单一的一篇《状元之死》,所谓的“危害性”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只是整个充满了计算、数据崇拜、消费引导的糟糕的阅读环境,才让人觉得不对劲。在网络时代,按道理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获取渠道的多样与便利,让人们拥有了非常宽裕的自主选择空间。但恰恰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公号文章与朋友圈,起到了制造热文、爆款、话题的中心作用。对于这个庞大而又单一渠道的过度关注,所带来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情绪泛滥、观点对立、关系撕裂,多向交流往往变成单向表达,人们习惯性地想要寻找共同声音,排斥不同意见,产生冲突后屏蔽、拉黑、删除…… 比起《状元之死》更值得反思的,是我们为什么总是能够轻易陷入类似文章的套路并被激怒?有人觉得《状元之死》是当年的“知音体”,但像“知音体”这样带有编造痕迹、夸张元素的文章,在传播上是有局限的,不会像现在的刷屏文那样,可以穿透群体,成为全民关注焦点。对比来看这样的变化起码可以表明:在“知音体”制造发行量最大的印刷品的时代,还有不同的读者群体,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有选择的阅读,“知音体”极少能够成为话题中心。而“知音体”的现代版屡屡成功点燃舆论之火,是我们当下忽视了那些有价值的议题还是人们被传播技术无形地影响了? 这两个原因或许都有。这些年来明显能感觉到,有关社会、人生、文学与思想等有价值的议题在减少,人们貌似更关心鸡毛蒜皮的事情。以往有声音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归为时代选择与生活潮流,这样的说法从某个角度看是成立的,但有一点没被重视的原因,是传播渠道与技术的发达,人为地制造了一种“选择”与“潮流”。因为,此前从未有哪个时代,会有人如此用心地对人们读什么进行“精耕细作”式的研究———哪个时间段发布内容阅读量高,读者分布地区、性别比例,哪些标题与关键词容易提升打开率……类似的数据结果多达几十项。以前的作家,是不懂这些的。 《状元之死》不会是最后一篇爆款文章,已经养成的自媒体阅读习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会延续下去,但这篇文章的最大价值在于,以它为一个标记点,在内容创作这个领域,已经有更激烈更深刻的反思,这是对自媒体写作与阅读畸形的一次纠正,哪怕不会改变“潮流”的滔滔之势,但会有更多人开始排斥被操控、被绑架式的阅读,重新找寻能让自己平静并且有收获的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