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元代维吾尔儒学的光大(2)

http://www.newdu.com 2018-11-07 中国社会科学网 热依汗·卡德尔 参加讨论

    合剌普华是岳璘帖木尔之子,其父岳璘帖木尔曾被成吉思汗聘请为教授诸王王子的国师。因岳璘帖木尔通晓儒家经史,而且品性正直公正,后被任命为主管中原诉讼的大断事官。合剌普华不仅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正直不阿的品性,而且接受了父亲很好的维吾尔文化和儒家经史的教育。他很年轻的时候便成为商山铁冶都提举,后忽必烈攻南宋,又被选为行都漕运使。江南平定后,他上疏给忽必烈:“亲肺腑,礼大臣,以存国家之体。兴学校,奖名节,以励天下之士。正名分,严考课,以定百官之法。通泉币,却贡献,以厚生民之本。”[8] 希望用儒学治国。
    合剌普华的后代更是熟读经史,以儒业兴家。
    合剌普华长子偰文质以不忘祖出漠北偰辇河而取偰为姓,幼年时随父母居住粤南,10岁时母亲重疾,遵医嘱而割股救母,时人赞其“忠、贞、孝三节备一身”。成年后在江南从政,始终反对苛政和贪腐,即便遭遇广西暴乱,也坚持攻心为上。他坚持以民心向背为谋政考量的儒家思想,并身体力行实行养护民生的政策,为他赢得了很好的政绩口碑。偰文质育有五子,在他的培养下皆中进士,以“一门五进士”称颂江南。
    偰文质长子偰玉立,延佑五年(公元1318年)进士,至正年间任泉州路达鲁花赤。元代泉州为世界第一大港,贸易发达,市井繁荣,偰玉立任泉州最高长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教育。偰玉立在泉州期间“筑城浚河,为捍卫记。而复兴学校,修桥梁,赈贫乏,举废坠,政绩甚多,郡人立祠祀之。”[9]
    三子偰哲笃,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曾参与《辽史》的编撰,担任《辽史》编写提调官。鉴于当时贪腐成风的官场恶习和钞币混乱的货币政策,偰哲笃曾提出“变钞法”,希望不要与民争利。这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他本希望通过革除旧钞之弊恢复元朝经济,稳定社会不安,但由于国库空虚而使“变钞”归于失败,并受到政治迫害。
    偰哲笃长子偰逊受父亲牵连而远避高丽,因与高丽恭愍王曾在元廷侍太子于端本堂,故受到优待,被封高昌伯,改富原侯。后李成桂灭高丽建立朝鲜王朝,推行崇儒抑佛政策,偰逊长子偰长寿因精通儒学而受到重视。偰长寿帮助李成桂在朝鲜推行儒家教育,编纂儒学启蒙《直解小学》。《李朝实录·太祖康宪大王实录》称:“……判三司事偰长寿乃以华语解释《小学》,名曰《直解》,以传诸后。今学者无他师范,唯以《直解》一部为习。”[10] 而偰长寿儿子偰循则奉旨组织编纂了《三纲行实图》,从朝鲜和中国的忠臣、孝子、烈女中甄选110人事迹,图文并茂,以弘扬儒家倡导的忠孝节义。
    鲁明善,维吾尔人,以父字鲁为姓。其父迦鲁纳答思学识渊博,很受器重,曾任皇太子的辅导教师,是通习多种语言的著名翻译家。鲁明善自幼受其熏陶,儒学素养很深。他认为,“农桑衣食之本,务农桑则衣食足,衣食足则民可教以礼义,民可教以礼义则家国天下可久安长治也。”[11] 为了指导农民生产,他编纂《农桑衣食撮要》,“凡天时地利之宜,种植敛藏之法,纤悉无遗,具在是书。”[12] 后人将此书与官颁的《农桑辑要》、王祯的《农书》并列为元代三大农书。
    在元代,被称为“廉孟子”的廉希宪影响很大。廉希宪,维吾尔人,1231年出生于燕京,他出生的时候正巧父亲布鲁海牙被任命为燕南诸路廉访使,父亲便以官职为姓,为他取名廉希宪,从此,他的子孙后代便以廉为姓。
    廉希宪是元代名臣,官至宰相,但一生刚正清廉,有人常将其与宋代的范仲淹相提并论。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正是廉希宪的一生写照。
    廉希宪好读儒家著作,手不释卷。忽必烈还没有做皇帝时,听说了廉希宪的才华和品德,在他19岁时招到身边做侍奉。廉希宪渊博的学识和优雅的举止,让忽必烈十分赏识。一天,廉希宪正在阅读《孟子》,忽必烈突然要见他,他急忙揣着书进宫应召。忽必烈见他拿着《孟子》,就问他书里讲些什么,他便将孟子的人性本善、重义轻利、仁政爱民等思想讲给忽必烈听。忽必烈听后赞不绝口,并称赞廉希宪:“好一个廉孟子啊!”从此,廉希宪便以“廉孟子”著称。
    “廉孟子”自己爱读书,也对读书人一往情深。《廉希宪事略》中讲,廉希宪任平章政事时,中书右丞刘整登门求见。廉希宪正在读书,并不理会。刘整再央求求见,廉希宪才让刘整进门,既不让座也不和刘整说话。刘整站了一会儿,觉得没趣,请求退去。廉希宪才说:“这里是我的私人宅院,有什么话,明天到我的政事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