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华是云南省获奖无数、声名远播的彝族老作家。他在80多岁的高龄,仍笔耕不辍,于去年出版了散文新作《香格里拉草原上》。这是他的第9部散文集。《香格里拉草原上》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出版扶持专项”项目扶持下的创作成果。云南省作家协会的申报意见是:“这本《香格里拉草原上》是张昆华近几年新作选编,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新的高度,特予推荐。” 这部散文集包括31篇散文,加上自序“记忆与文学”,共计32篇。绝大部分是纪实性回忆录。作者在自序中说到:“如果说青年人的文学创作是去群山之间探寻众水之源,中年人的文学创作是在大江大河中搏击风浪,那么,老年人的文学创作便是在走过的人生道路上回头再去开掘一眼眼深井,让记忆的泉水缓缓沁出……”“记忆总是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获得”,“步入老年后,我常常用记忆之水进行心灵的洗礼,迎来散文创作的旺盛时期”,“感谢记忆!因为记忆是生活,是人生,是文学”。 我之所以详细引述作者关于记忆的论述,是因为它是我们赏读这部作品的秘钥。《香格里拉草原上》里最精粹的,无疑是关于记忆的篇章。第一篇《那年泼水节》,就是让作者“久久难忘,铭刻于心”的1961年的泼水节。那一年4月中旬,是傣历1323年新年,也是传统的泼水节,作者在西双版纳州府景洪,亲历亲见了周总理陪同缅甸吴努总理,与市民一起过泼水节的盛况。“周总理穿着一身傣族服饰,头上扎着水红色绸巾,完全像一个慈祥的老波涛(波涛,大爹之意)。他笑容满面地端着银碗,用凤凰树的一枝绿叶蘸了蘸碗里的水,向周围的人群轻轻地泼洒着雨点般的水珠。”“那水花在亚热带阳光的照耀下,飞舞起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周总理就像是披挂着彩虹的菩提树!”相隔48年后,作者将周总理的亲切、慈祥与善良,以及他与民同乐、与民同庆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 《鸡鸣三省唱曙光》描写了1935年春节的第二天,中央红军在总部驻地“扎西”“花房子”举行的“中央常委解决领导权交接的会议”的考查与追忆。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命攸关的转折点。据当年周总理的警卫员范金标回忆,“奇巧而又真实的是,会议结束时,花房子的几只雄鸡纷纷跑到门前的场子上,不约而同地拍拍翅膀,引颈啼鸣。”在这“鸡鸣三省”之地,真是“一唱雄鸡天下白”,让红军指战员看到了光明的前程! 这两篇作品,第一篇是通过事(泼水节)写人,写周总理的精神风采;第二篇是通过事(会议)写史。作者对史实的考查极其细致、认真,做到了真实性、历史性与文献性的有机统一。从题材上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集子中写得最多的是人物,是对重要历史文化人物的记叙。《访问张冲将军故居》一文中,将张冲将军在台儿庄会战中的威猛、在守卫云南金库时的忠诚、在主管云南盐务时的奉公守则写得淋漓尽致。寥寥几笔,却真实感人、令人敬佩。 张昆华这部散文集中,最具阅读魅力的是《林徽因的龙泉时光》。作者经过周密的实地考查、史实资料查阅、对林徽因作品与书信的阅读,以及对与林徽因关系密切的梁思成、金岳霖和外国友人等的日记、回忆录的检阅,真实、全面、公允、客观地还原了被胡适称为“中国一代才女”的林徽因。她不仅在国徽、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等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小影响。她和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关系也被写得饶有趣味。 在写人的散文中,不能不提到《雷漫天人生如琴》这一篇。这是一篇人物纪实,写流浪提琴家雷漫天的悲剧人生。他原先是一个在茶馆卖艺的小提琴手,当云南王龙云发现他的琴艺天才后,主动出资送他到法国去学习,由于他急功近利,放弃了留学,选择了到香港去演出;当他走投无路时,滇军名将龙泽汇推荐他参加了解放军13军文工团。再后来,他染上了一些难改的恶习,只好又回到茶馆去卖艺了。由于吸毒,入不敷出、难以为生时,不得不分两次卖掉心爱的琴弓和小提琴,最后在贫困交加中去世。作者在追寻到小提琴的下落后,曾想购来葬在雷漫天身边,了却雷漫天希望守护在其小提琴身边的遗愿。但是,已无法找到他的墓穴了。整篇作品以小提琴为情节线索,谱写了一个悲剧性格的小提琴手和他那把传奇小提琴的悲情命运。从作品艺术构思的完整性、情节的丰富性、人物性格的生动性等各方面看,这篇散文完全可以称为优秀的纪实小说。 除了写史、写人的散文,张昆华写民族场景与民族风情的散文也很不错。特别是《香格里拉草原上》这篇散文,描写了香格里拉灼都草原上的歌舞酒会。从男人布置篝火、女人摆酒与食品写起,写了男女喝酒的区别、喝酒的顺序以及喝酒的内涵、歌舞场面的壮观等等,作者极其详尽地描写这些场景,将歌舞会的盛况、民族风情、社会交际等融为一炉,美妙、温馨、激扬、和谐,令人动心动容。 散文家秦牧曾说过,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生活的仓库、知识的仓库、语言的仓库。张昆华的生活、知识、语言仓库的库存都非常丰富。所以,不论他描写什么题材的作品,凡是涉及历史、文化、诗词、传说等,都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让读者在获得美的享受之时,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知识。例如他写茶花的两篇散文:《拜访楚雄茶花树》和《名人名花红山茶》,就是其典型代表。 《拜访楚雄茶花树》中,他对茶花树的栽种历史、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知识掌握得清清楚楚,而且将历朝历代帝王、官员、名士、诗人的题咏倾情道出。他在细述了楚雄紫溪山茶花的来历、发展历史后,进一步史海钩沉、引经据典,将云南省和楚雄各地著名茶花树一一详尽介绍。看了这些如数家珍的茶花知识,你会怀疑张昆华的身份:他到底是文学家还是植物学家? 他的《名人名花红山茶》通过对“昆明有关的名人名花红山茶”的寻访,揭示了昆明市辖区著名茶花树的栽种历史和诸多史实,特别是诸如杨升庵、唐泰、徐霞客、林则徐、郭沫若、杨朔等人对昆明黑龙潭、晋宁盘龙寺、西山太华寺、华亭寺等地茶花的诗词歌吟的介绍,让我们大开眼界。林则徐写昆明城东金马山万寿寺茶花的诗长达56行,很少有人得知其祥,昆华在文章中全文引出,让人饱享眼福。 可以说,这部作品的历史性、文化性、学术性特别突出。他把生活现实、历史史迹、文化内涵、人物性格、科学考察、史海钩沉等等有机地融为一炉,使作品的内容厚实、内涵丰富、线索鲜明、细节生动,价值多面。这种综合素质是散文作品中难得一见的。可以说,这是这部散文集有别于其他散文作品的特殊价值所在。 总之,张昆华这部《香格里拉草原上》,对史实的记叙、对知识的介绍、对历史的钩沉、对人物事迹的追忆,严肃认真、细心求证。读者读后一定会感到收获满满。当然,并不是说这部散文就尽善尽美了。在我读来,有的篇章其考证性、历史性、学术性甚至超过了文学性。特别是张昆华的行文语言,太过于严谨、严密、周圆,科学论文式长句较多,不熟悉张昆华文字风格的读者,阅读时,可能一时难以适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