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张奇虹:希望正直真诚的人在现实中多一些

http://www.newdu.com 2018-10-24 北京青年报 木子吉 参加讨论

    
    1953年在莫斯科国立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导演系学习,与导师阿·波波夫合影(左为张奇虹,右为陈颙)
    
    1982年6月1日,邓颖超同志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观看《风雪夜归人》。左:路曦;右:张奇虹
    
    1984年,在青艺排《原野》
    答题者:张奇虹 提问者:木子吉 时间:2018年10月
    简历
    张奇虹,国家一级导演。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导演系,回国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二十年,参与培养了王铁成、林兆华、梁伯龙等优异人オ。1979年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任导演。四十年来先后执导过《威尼斯商人》《风雪夜归人》《原野》等近80部戏剧。其执导的《灵魂出窍》赴德国演出。1987年赴苏联执导音乐话剧《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在苏联引起热烈反响,为中国导演贏得了声誉。她还四次获得文华导演奖。执导的《威尼斯商人》获文化部评比导演一等奖,并获得第一届中国话剧导演金狮奖。曾在台北文化大学艺术学院讲学,并执导现代歌剧《鹊桥》,受该院赠送纯金金匾一帧,金匾刻字为“两岸交流,贡献卓著”。2007年4月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手记
    对于现代人的年轻态我是有一定免疫力的,可是当跨越半个北京城见到张奇虹老师的时候,不禁揉了揉眼睛:88岁?行走自如,思路清晰,语速不急不缓,说到兴致勃勃时,有节奏地敲敲桌子、甩长手臂,配的“肢体语言”像在讲戏。书房一角的书柜里满满当当排列着当年在苏联读书时的俄文教材,“这都是背回来的,还有一些实在是背不动了。”奇虹老师不无遗憾地说。环顾四周,第一次舞台演出的剧照:16岁在《白毛女》中演的60多岁老奶奶、与导师波波夫的合影、莫斯科国立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1954届导演系毕业班的合影,并列而立的四块“文华奖”奖牌……无不彰显着主人在各个高光时刻的飒爽英姿。
    1.最初您是怎么接触到戏剧的?
    我很小是个电影迷,家住在六部口,出了胡同口就是中央电影院,上小学八九岁开始就看了不少三四十年代的中外影片。在家里过家家穿上小裙子演戏,围上毛巾当长头发……我把崇拜的明星周璇、赵丹等人的照片贴在床头,歌片放在铅笔盒里。同时我也是个话剧迷,北平长安戏院演的《雷雨》《日出》,石挥演的《秋海棠》等等我都买票去看。从小追星族,上海的明星顾兰君到北平来了,我跟着高班同学去追星,从旅馆到影院,最后终于找到了,他们正在西单的一家大饭庄里吃饭呢!我个子最矮,可是一门心思跟在高个的同学后边,挤进去拿着小本让演员们签名……
    1945年我15岁,大哥把我带到解放区张家口参加了革命,进入联合大学政治班学习半年,那个班年纪大的四十多岁,我是最小的。我喜欢演戏呀扭秧歌呀,毕业之后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吸收我进团,就是王昆的那个团,团长是周巍峙,从那开始跟着行军、演出,参加《白毛女》的演出,16岁演一个老太太,《兄妹开荒》《小姑贤》我都是排头,解放战争四年就在文工团,后来跟着部队参加土改,做农民的工作,跟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行思想改造,原来是个人喜欢戏剧喜欢文艺,后来树立了人活着要为老百姓服务的人生观。
    2.五十年代中期,您是第一批选派到苏联的留学生,当时是怎样的机缘?
    1950年我在中央戏剧学院教研室工作,我是想进入本院话剧系学表演的,没想到舒强老师找我谈话、派我到苏联去学习表演,在当时我是没做过这样的梦的。“派我?”我没转过弯,愣住了,“我的文化水平初中二年级、语言也不会,为什么派我?”他说,“这些我们都知道,你在解放战争四年中的锻炼,评比都是优,表现得刻苦,是个苗子。”那时国家派学生留苏学习,由本单位选拔。到了莫斯科戏剧学院还要考试,考场的前方坐了一排苏联考官,表演系主课老师手持放大镜,上下地看我……真够紧张的。
    考试结束了,不知能不能录取,在走廊等了有半小时。手持放大镜的主课考官走向我说,祝贺你被录取了,但是有位教授不同意,她有话和你说。我立刻紧张起来,心想:完了,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吧……一位个头不高,年过花甲的老太太向我走来,我心想,表演系主课老师都通过了,你为什么不同意?她怕我听不懂,慢慢地说:“这是我个人的考虑,也是为你考虑,我建议你学导演……”我惊讶得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学导演?我?”当时我的脑袋都大了。几乎大声地喊:“不行,不行,我什么都不懂,我没导过戏,我只有22岁,从来都没想过我能做导演,绝对不行,不行……”我口语不行,但我的意思她明白了。老太太笑了,等我冷静下来,她说:“你可以!根据我的经验,做一个导演,要学两门功课——表演和导演,你学完导演,可以演戏,当演员;你也可以导戏,做导演。你要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导演的艺术生命是长久的。”最后她说,“只要你肯努力,就能学好。”就这样,这位老太太把我稀里糊涂地推进学习导演的专业了。
    3.她就是您曾多次提到的“俄罗斯母亲”?请谈谈具体是怎么回事。
    能在导演专业耕耘,我不能不感谢恩师玛·奥·克涅别尔当年对我的教导。使我从表演专业改学了导演专业,改变了我的命运。为什么称她是我的俄罗斯母亲呢?1957年秋天的一个上午,我到学校领了每个月500卢布的助学金兴致勃勃地去书店买书。选好了要买的书和唱片后,才发现口袋里空空的,急得我在书包和口袋里反复地找,还是没有,钱丢了。我只好放下选好的唱片和书回学校去上课。回到学校,同班同学瓦罗佳问我:“你怎么心情不好?”我生气地说:“小偷把我这个月的钱全偷走了!”那堂课我的情绪不好,注意力也不集中,可能被老师发现了。下课后,她把我一个人留下。我等着挨批,可是她打开钱包拿出300卢布对说:“我这里有300卢布,你先拿去用,明天我再给你带200卢布。”我坚决不收她的钱,她生气地说:“拿着,吃饱肚子,你在这里要生活,要学习,不要因为这件事影响你的学习。”说完她把300卢布塞进我的口袋,拿着包走了。每年暑假,我们都到老师的别墅去玩儿,在莫斯科郊区一望无际的白桦林,清澈透明的湖水边,克涅别尔让我在这真情实景中体会《海鸥》女主人公尼娜的心境,在此景中给她朗读尼娜的独白。我们一起吃着奶油蘑汤、鱼子酱……1959年我们分手时,她和我说,她没有孩子,把我就当她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女儿,希望我回国后好好工作,一定要写信给她。
    1959年回国后,我们一直通信。1962年我结婚时,她还托人给我带来了礼物……以后就很长时间断了通信。
    直到1985年,我写了贺卡和信给她一直没有回音。忽然有一天,上海戏剧学院沙金转给我一盒录音带,我很奇怪,放到录音机里播放,我听到她亲切的声音:“前些时候,我怀着莫大的喜悦,收到了奇虹和周来寄来的问候信……能活到得知你们消息的这一天,对我是莫大的快慰。我一直记着跟你们的那些美好的时光。回忆起你们——我的中国学生们到苏联儿童剧院帮助我排练《马兰花》时的种种场景,你们向我示范了中国传统表演方法假定性表演——虚拟的划船动作,还有中国的民间舞蹈和身段……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忆起你们,在这拥抱你们,吻你们……”她的声音熟悉又微弱,这是在她病危弥留之际给我讲的一段话:原来沙金曾去莫斯科拜望卧病在床的克涅别尔,她不能写信、只好通过录音跟我说几句话。听着录音,我顿时泣不成声……就这样告别了深深热爱我的俄罗斯母亲——克涅别尔。我永远记得她仁慈善良、博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她的学生遍天下,很多国家都有她的学生,她将一生献给了戏剧教育事业。
    4.您六十年代排《罗密欧与朱丽叶》开始,八十年代排《威尼斯商人》,九十年代排《火神与秋女》,对此您有哪些体会?
    在苏联学习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讲,回去的时候不要搬教条。因为1957年梅兰芳到莫斯科演出,我的老师们都去看了,大为赞赏,她说:“你们回去后要向自己的民族戏曲学习,要跟中国的现实结合。”所以我回国之后没有照搬,都有一些创新。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朱丽叶在楼台上,两个人的爱情如何交流,我让她拿着一个很长很长的绸子甩下来,罗密欧跪在那亲吻绸子……借鉴戏曲的东西融化在戏的情节、人物中。我去北欧的瑞典、芬兰,苏联看了一些戏,八十年代他们小剧场的戏都很活跃。后来是从青艺第一个开始的小剧场演出,最早我排的《火神与秋女》,那个剧本是很写实的,我把它改编了,四面墙、屋子都取消了,就是坐一把轮椅整个调度,很活的空间。这样创新的戏都得奖了,像《灵魂出窍》、两台歌剧、儿艺的、粤剧……我们民族的戏曲很注重表现的形式,像《威尼斯商人》的“选盒子”:三位金银铅侍女顶着盒子出来,一个金光闪闪的妖媚的女人舞蹈起来,在舞的当中选盒子,这个画面就活了。
    我对于排外国戏的体会是,不要僵硬化,不要保守,不要照搬到中国,要吸取我们民族戏曲的表现形式。
    5.对于排戏您最看重的是什么?
    戏剧整体来说是要给老百姓服务,戏是给谁看呢?不是我做导演我喜欢,不行。观众喜欢不喜欢?我喜欢独白那不行,观众未必接受。要明白观众的审美是什么,把整个戏都化在其中。我不是拘泥于少数的知识分子,我排的戏(演)一个月都是爆满的。我就是凭着观众的口碑,《威尼斯人商人》演了500场,口碑出去了用不着宣传,我的戏都是演了上百场。我不要专家捧,我是为观众审美服务。
    6.您认为导演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有哪些?对于女导演来说,工作中最艰辛的是?
    做一个导演确实不是很简单的,首先修养要全一些、多面一些,不能忽略思想性、艺术性。我的古今中外的每一台戏都要挖掘它的思想性,把它的真善美挖掘出来,把它的真善美呈现在舞台上。要有一种创造的能力、把它适合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
    我没有觉得作为女导演困难,无论到哪个单位排戏演员都很听我的。导演不能以权势压人,一动就拍桌子一动就骂人一动就呼号喊叫,我不是这样的作风,我的性格也不是这样,我是挖掘出真善美来以理服人。我用教学的方法引导演员,青艺的演员还没演过主角,还在跑群众,可是我看上了,我一点一滴用教学的方法启发他来进入这角色。
    我到哪里排戏都能镇住,你以理服人就能镇住,你呼号喊叫人家就离开你。
    7.您与很多著名剧作家都有过合作,您最难忘的是?
    我首先是看剧本,我不是看剧作家。比如《风雪夜归人》当时是剧院给的任务,我推辞过:我跟作者很陌生。艺委会决定让我接这个戏之后,我就做大量资料研究,后来多次到吴祖光家拜访。剧院联排初排的时候我请他来看,听他的意见;我加工后又请他来看,彩排还请他来看,到他家听他意见……我都是看剧本不看人,人再好剧本不喜欢我也不会排。曹禺先生是中戏院长我还算是知道,《威尼斯商人》我请他来当顾问,因为他对莎士比亚有研究。另外当时我也有点害怕专家学者来挑剔,我排戏是很“不老实”的,不会一个字一个符号地遵守,我把剧本拆了颠倒了弄一个我的演出本、这样要受到指责、批评,搞专家评论的他怎么批评怎么有理,你不能动他一个字。但是我是一个创造者、舞台实践者,跟他的观念就不同,反而如曹禺先生、吴祖光先生这些剧作名家对当初我的改编工作表示赞同,体现了这些剧作大师们对年轻导演的支持与厚爱。
    8、您执导的近80部戏剧中,您比较满意的剧作是?
    我都非常喜欢,其中给观众和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八十年代在青艺导演的话剧《威尼斯商人》《原野》《风雪夜归人》,九十年代小剧场话剧《火神与秋女》《灵魂出窍》,近些年为中国儿艺导演的话剧《西游记》一二三共三部。
    9.您喜欢哪些风格的戏,对于年轻的导演您有哪些忠告?
    我一直喜欢曹禺的《日出》,我认为做一个导演不能只玩花招,耍花架子,这些没有意思,要多从刻画人物入手,走进观众内心。
    10.您在中央戏剧学院表导演系执教20年,培养出王铁成、林兆华等等学生,您当老师最大的收获是?
    王铁成、林兆华是我教的第一批学生,他们也都七十多了,我的学生和我至今还有联系,他们都很有才华。重庆的、广东的、杭州的……从美国回来的,最近要来看我、都要聚一下,微信上重阳节、教师节呀……都发来祝贺。林兆华说过他在中戏学习期间跟奇虹老师学到了东西,这些自然流露的我很欣慰。他们自己都很努力,都已经是国家的栋梁,我跟他们也都是朋友关系。
    11.排戏之外您有哪些兴趣爱好?
    平时我就看看pad,上上网杂七杂八的。电视剧我都不看的,看一眼漏洞百出,而且费眼睛、浪费精力。就《甄嬛传》我看完了,觉得剧情、演技还是不错的。
    12.回望过去,您觉得人生有什么遗憾吗?
    我喜欢排戏,我喜欢创作。不用年轻十岁,即便是现在,你给我一个剧本,我如果喜欢的话,我还会排戏。
    13.您退休后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如何?
    我有时候练练字,写写书法,因为在俄罗斯学了五年,没有汉字功底,我的毛笔字很不好。另外儿子很孝顺,所有的新的电影都带我看。一有空就开车带我出去逛街,今年还带我去了三亚。
    电影我不喜欢打的,我喜欢表现人物的。最近看印度的《嗝嗝老师》讲一个女教师、有人物有故事情节,我喜欢看这个。张艺谋的也看了,没让我震撼。
    14.对于儿子的教育您参与的多吗?
    不多呀,我年轻排戏,忙得要死,顾不上管他们。我跟他们既是母子关系,又是朋友关系。他们生活中对人和事的看法及喜怒哀乐都会跟我说,我并不干涉,听完了顶多给他们一些指点。我看起来还年轻,也就是我跟孩子一直一块儿打打闹闹、一块儿成长。(笑)我的朋友的年龄段很长,七十多的四五十的二十多的,一些很年轻的演员都一直跟我来信,愿意跟我交往。
    15.日常您有自己的养生之道吗?
    有。90年代在儿艺排戏,报名学了“虚灵功”,它的思想哲理是道家的老子。我每天早晨起来吃完早点练一个小时,晚年就是修身养性了。练完感觉头脑清醒,对我的关节炎也好,现在上天桥爬楼梯都没事。
    16.您去了这么多国家,最喜欢的城市是哪里?
    我喜欢圣彼得堡,几次去给我感受都很深,那是一个艺术的城市。相比来说,我们整个“文革”十年文化的断层很可怕,这个还要教育来提高吧。一个国家没有文化没有科学就谈不上什么繁荣、谈不上什么发达。
    17.您认为幸福是什么?
    从现实来讲我现在很幸福,儿子很孝顺,孙子也很好,都围着我。从一生来讲,回忆起来我没有虚度年华,每一阶段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的贵人,像吴祖光、曹禺、我的老师我时常想念他们,感激他们,怀念他们,我希望这样正直、真诚的人在现实中多一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