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文人独创与章回小说的新变(3)

http://www.newdu.com 2018-09-30 《江海学刊》 傅承洲 参加讨论

    二是炫耀学问。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这与乾嘉学派的影响有直接关系。这一时期,有些小说家又是学者,他们借小说创作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吴敬梓是一位经学家,以治《诗经》著称,著有《诗说》。在小说《儒林外史》中,明显有借人物之口宣传自己的经学观点的意图,小说第三十四回写杜少卿给友人解说《诗经》:“杜少卿道:‘朱文公解经,自立一说,也是要后人与诸儒参看。而今丢了诸儒,只依朱注,这是后人固陋,与朱子不相干。小弟遍览诸儒之说,也有一二私见请教。即如《凯风》一篇,说七子之母想再嫁,我心里不安。古人二十而嫁,养到第七个儿子,又长大了,那母亲也该有五十多岁,那有想嫁之礼!所谓“不安其室”者,不过因衣服饮食不称心,在家吵闹,七子所以自认不是。这话前人不曾说过。’迟衡山点头道:‘有理。’杜少卿道:‘《女曰鸡鸣》一篇,先生们说他怎么样好?’马二先生道:‘这是《郑风》,只是说他不淫,还有甚么别的说?’迟衡山道:‘便是,也还不能得其深味。’杜少卿道:‘非也。但凡士君子横了一个做官的念头在心里,便先要骄傲妻子,妻子想做夫人,想不到手,便事事不遂心,吵闹起来。你看这夫妇两个,绝无一点心想到功名富贵上去,弹琴饮酒,知命乐天。这便是三代以上修身齐家之君子。这个前人也不曾说过。’蘧駪夫道:‘这一说果然妙了!’”(34)杜少卿为作者自寓,杜少卿解诗的观点与吴敬梓《诗说》观点完全一致,而杜氏的看法得到了一群人的肯定和赞赏,说吴敬梓炫学毫不为过。吴敬梓炫学还属于偶尔为之,其后的文人作家则变本加厉,在小说中连篇累牍卖弄学问。《野叟曝言》的作者“夏敬渠字懋修,诸生,英敏绩学,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礼乐兵刑天文算数之学,靡不淹贯。”(35)著有《纲目举正》《经史余论》《唐诗臆解》《医学发蒙》等著作。在章回小说《野叟曝言》中,大量抄录其学术著述,第七十八回文素臣讲陈寿的《三国志》,几乎完全抄自《读史余论》。第八十七回文素臣给东宫太子讲《中庸》,则抄自《经学余论》。小说开篇解读崔颢的《黄鹤楼》诗,极有可能抄自《唐诗臆解》,只是该书失传,无法对照。其他解经论史、说诗谈医,俯拾即是,不一而足。一部章回小说,几乎成了作者宣讲其学术观点的通俗讲义。《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既是小说家,又是学者,尤擅音韵学,著有《李氏音鉴》。余集《李氏音鉴序》云:“大兴李子松石少而颖异,读书不屑章句帖括之学,以其暇旁及杂流,如壬遁、星卜、象纬、篆隶之类,靡不日涉以博其趣。而于音韵之学,尤能穷源索隐,心领神悟。”(36)在《镜花缘》十六回、十七回,多九公与黑齿国两位才女畅谈音韵学,紫衣女子提出:“读书莫难于识字,识字莫难于辨音。若音不辨,则义不明。”(37)“要知音,必先明反切;要明反切,必先辨字母。”(38)第三十一回,竟然密密麻麻抄录了一份字母表。这些均为李汝珍的音韵学理论与知识,说李汝珍借小说来传播其学术观点,一点也不为过。正如王韬所说:“《镜花缘》一书,虽为小说家流,而兼才人、学人之能事者也。人或有诋其食古不化者,要不足病。观其学问之渊博,考据之精详,搜罗之富有,于声韵、训诂、历算、舆图诸书,无不涉历一周,时流露于笔墨间。阅者勿以说部观,作异书观亦无不可。故宜于雅人者,未必宜于俗人。”(39)这段文字如果是用于评价李氏的学术,可谓推崇备至,这样评价小说《镜花缘》,无异于批评作者忘了文体与读者。
    中国早期章回小说并无炫学的传统,世代累积型小说主要笔墨还是集中在人物和情节上,对于炫才并无兴趣。虽说章回小说中都有诗词韵文,用于题咏人物,描写环境,但世代累积型小说或借用前代文人的诗歌,如嘉靖以降的各种《三国志演义》版本中均掺入了数量不等的周静轩的咏史诗;或照搬说话艺人演唱的诗词,如《水浒传》和《平妖传》、《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均有大量相同的诗作,这些相同的诗作都是从说话艺人因袭而来;也有章回小说写定者根据情节需要写作通俗易懂的诗词。无论哪种情形,均不存在炫才的主观意图。在章回小说中炫才是文人独创产生的特有现象。
    如果小说写文人生活,书中涉及诗词歌赋、经史子集无可厚非,毕竟吟诗作赋、读书治学也是文人生活的一部分,若将诗词、学问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有机地结合,未尝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艺术手段,但是如果脱离人物性格与情节建构的需要,一味地炫耀诗才、卖弄学问,那就偏离了小说创作的正轨,走上了歧路。
    从借鉴前人的作品到文人作家独立创作,是中国章回小说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外小说发展的共同规律。文人独创方式一旦成熟,其创造力被彻底地激发出来,作家的触角伸向各个领域,章回小说题材覆盖面前所未有。作家对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颇具人文色彩与时代精神,其深刻性与丰富性可与同时代的思想家比肩。作家在小说艺术上的探索为近代乃至现代小说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