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再现江苏灿若星辰的历史书写江庆柏谈《江苏文库·史料编》的特点与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8-08-31 新华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编纂出版的《江苏文库》,将从书目、文献、精华、方志、史料、研究六大脉络全面呈现江苏悠远文脉,梳理江苏宏阔历史文化。
    记者日前采访《史料编》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庆柏,听他讲述对江苏地方历史文献的独到见解。
    人文周刊:江教授,请您介绍一下《江苏文库》中《史料编》的总体情况。
    江庆柏(以下简称江):江苏地方文献浩如烟海,灿若星辰,显示了江苏文化的丰厚底蕴和独特禀赋。《史料编》全面调查、系统整理江苏曾经的历史书写,对了解江苏、研究江苏,对宣传江苏、建设江苏都有积极意义。
    《史料编》著录的是反映江苏历史文化的文献。地方文献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的地方文献是指内容涉及本地区的文献、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等,狭义的地方文献仅指内容涉及本地区的文献。《史料编》收录的地方文献主要是指狭义的地方文献,具体说,就是专门记述江苏的著作。
    《史料编》和《文献编》的区别在于:《文献编》是江苏人写的书;《史料编》是写江苏的书,与作者是不是江苏人无关。《史料编》和《方志编》在内容上也有区分。地方志的主体一般包括通志、府志、州志、县志、厅志等,基本属于官修。还有一种志书叫做小志,也有人称其为杂志,如《平山堂志》。再小一点的乡镇志,大部分是私修的。官修的志书、县级和县级以上的志书(如江宁府志、铜山县志)都归入《方志编》;县级行政单位以下的,如一些私修的乡镇志、专志、小志就收录于《史料编》。
    人文周刊:通过主编《史料编》,你觉得江苏地方文献呈现哪些特点?
    江:江苏地方文献具有分布广泛、数量巨大、品种丰富等特点,体现了江苏人文资源繁盛的局面。
    从数量上看,江苏地方文献数量极多,在国内堪称第一。江苏经济发达、风景优美,古代文人墨客流连江苏,留下大量和江苏有关的文献。历代江苏文人注重收集、整理、保存、出版地方文献。比如柳亚子,他是政治家、诗人、文学家,同时也注意收集故乡吴江的地方文献,曾发起成立吴江文献保存同志会,保存、整理了大批吴江地方文献。
    江苏的历史文化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文人以文会友,诗酒唱和,创作大量作品。例如金陵名园愚园(胡家花园)有“南京狮子林”的美誉,清末李鸿章、张之洞、沈葆桢、刘铭传、俞樾、薛时雨等人都曾在这里聚会,或留下大量对联、诗文,形成南京愚园雅集文献。江苏也是地域政治中心,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很多朝代和政权在这里建都,所属政治机构也遗留下不少和江苏有关系的文献,可以说,江苏地方文献的丰富多彩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形成的。
    人文周刊:江苏地方文献具体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江:江苏文献的种类特别丰富。根据文献类型和内容,《史料编》分为十五个大类,包括历史、地理、社会、家族等类。这些类别的文献各省都有,区别是在文献的具体内容方面。江苏地方文献中地理类的乡镇坊巷、园林楼阁、游览指南,社会类的会馆、同学会、社会救济与慈善事业,经济类中的实业、商贸、交通运输,教育类的学校教育、科举文献,文学类的地方艺文、雅集唱酬,藏书与图书出版类中的藏书目录、乡人著述及地方文献目录、图书出版等,在全国具有鲜明特色,数量最为丰富,这是没有疑问的。
    再如,江苏出现过一些专收女子作品的地方总集,如《国朝女史诗合钞四种》《松陵女子诗选》《玉峰闺秀诗》等。江苏女性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密观察力和心灵感悟性,写下了一首首描写细腻、语言清丽的诗篇,充分显示了地域特色条件下江苏女性的过人才华。
    晚清民国时期江苏的乡土教材、民国时期江苏的垦牧公司文献、两淮盐法文献、南洋劝业会文献、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文献、民国时期江苏的图书馆文献、江苏的家族文献等等,《史料编》都收集得比较完备,从中可挖掘不少值得研究的选题。
    总之,江苏地方文献的内容涉及江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了解、研究江苏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等状况的可靠资料。江苏地方文献充分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江苏地情。
    人文周刊:《史料编》最终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
    江:《史料编》最终会选择2500种江苏地方文献影印出版,前面附上600-800字的精炼提要,由对此书有研究的学者或者对地方文献比较熟悉的研究者来撰写。其中,年代最早的文献是成书于东汉、赵晔撰的《吴越春秋》,是记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史学著作。此次影印《吴越春秋》所依据的版本,是“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收录的元大德十年(1306)绍兴路儒学刻明修本,这是本书存世最早的本子。
    今年11月,包括《吴越春秋》在内的《史料编》首批35种书目将出版。我们推出了微信公众号“江苏记忆”,经常更新推送,并召开多次学术会议,宣传研究江苏文脉工程和江苏文库,介绍《史料编》编纂情况。我们还与淮阴师范学院的国华抄书社合作,通过抄书这种方式,让公众熟悉江苏历史文献。
    人文周刊:在当下,对于普通人来说,《史料编》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江:江苏文脉工程对江苏地方文献进行系统化的收集和整理出版,提供原始的、相对完整的文献资料,有助于当代学者研究江苏的历史文脉,也让普通人直接接触江苏璀璨的历史。
    《史料编》对于普通读者也有着多方面的现实意义。比如,江苏地方文献收录大量乡贤的传记,蕴含在其中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至今还值得现代人学习。各地文献记录了大量民俗、生活习惯,保留了珍贵的城市和乡村记忆。
    民国时期江苏很多城市出现导游手册,如《南京游览手册》《镇江指南》《无锡指南》《阳羡奇观》《苏州快览》《扬州游览指南》等,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区域、户口、名胜、古迹、教育、游程等内容,展示了整个城市的概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一种无锡导游手册上,封面画面非常时尚。这说明,近代轻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无锡的观念也显得更为超前,为我们认识当时的江苏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江苏本地丰富的地方文献已越来越引起关注。许多市县把挖掘和利用好本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文献资源,看作是繁荣和发展地方文化、塑造地域形象提升地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很多地区已经或正在着手编纂本地的文献合集,将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视为造福当代、恩泽后世的工作。
    本报记者 于 锋 实习生 熊 越
    摄影 余 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