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侯磊:创造逝去的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8-08-20 文艺报 侯磊 参加讨论

    我是北京人,“80后”,一直住胡同里。但我在写80年代、50年代、民国时代、甚至古代——总之是我没经过、没见过的北京。总有读者朋友们问我,你怎么写你没见过的北京?我的回答是,老北京是活的,它从未离我们远去。
    胡同里的人见识不一定多,十分封闭,他就熟悉身边这几条胡同、几条街道的地方。您去胡同里问路,除非问附近几条胡同的,太远了还真不行。过去很多东城区、西城区的人,一辈子也没怎么去过南城,很多人并没有去过天桥看打把势卖艺,对那种底层生活是不熟悉的。又比如东城区分北片和南片,以东四为界,北片是雍和宫到东四,南片是东四到东单。很多人住北片,过了东四,灯市口一带的地方就不认识了。
    但是,胡同里的人的经验很深,因为相对封闭,几乎街坊邻居都认识,走过一个人,看背影就知道是谁,他们的故事能往深了挖,往古代挖,往心里挖,往祖坟上挖,几乎能挖出每一家的故事。
    说个事儿,有家街坊,是蒙古阿鲁特氏,即同治的皇后他们家族——野史说慈禧怎样虐待她,她说我怎么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就是那户人家后裔的故事。他们家有亲戚,是庚子国难年间的状元,叫崇绮。八国联军进北京,他跟着西太后跑了,当时有70多岁了。他家在丰盛胡同,家里有两个儿子,都认为国破家亡了,要自杀殉国,一门忠烈。于是,他们把家里的花窖改成了两个坑,里面垫上被子,一个归男人,一个归女人,叫全家人分男女都躺进去,还垫上被子,下令叫仆人填土,把全家都活埋了。这种事我们可能无法理解,只觉得它惨烈。
    而每当我再走到丰盛胡同,看现在的遗址已变成了高楼,就又想起他的旁系子孙后代告诉我这类的事,还是想把它写下来。但我如何去创造它、还原它?
    或者,是丰富、想象我“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而来的一点故事。这个采风的时间地点,是我童年时的北京。再举个我身边的例子,小时候,胡同里斜对门一家有个哥哥叫小三子,脑子好像有点毛病,没上成学,成天家里待着看电视。他爸爸是地道的“骆驼祥子”,解放前拉洋车,解放后蹬三轮儿,姓平,当时就80多岁了。平老头太穷了,娶不起媳妇,由街道介绍分配了一个,那老太太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双手跟鸡爪子似的。乍着手、眯缝着眼睛、奢咧着嘴唇、拄着根棍儿,一步一蹭地去胡同里上茅房——这就是小三子的父母,他还有俩姐姐,好容易嫁出去,都管不了娘家。九几年,他在饭馆里给人家洗猪肠子,每月100块钱。后来父母去世,胡同拆迁,小三子就一人儿,给他找了个小破楼房的一居室,吃低保凑合活着,想来现在也有50多岁了。我会尝试着写解放前的平老头,也会写未来的小三子。因为我想他们,惦记着他们。
    在小说集《冰下的人》中,我收入了一个短篇叫《积极分子》,写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人,为了做街道居委会积极分子把房子捐了的事。当时有很多这样的真事,北京的故事足够写成宅门戏或年代戏,或是多卷本的大河小说、史诗小说。北京城墙的每一块城砖中都包含着一个故事,城墙早已拆成了遗址公园,但就仅仅是那点遗址,也是我讲故事的根基。作家要有讲城砖中的故事的能力,哪怕是在文明的废墟上讲故事。因为哪怕文明成为了废墟,它巨大的精神永远盘旋于这片废墟之上。
    最近我四处跑来跑去,做一些北京文化的讲座,也为北京写了不少五千字到一万字的稿子,我不想叫散文随笔,也不想叫非虚构,就叫社科类的书稿吧。它们太杂七杂八了,实难归类。我想也许写小说并不是我惟一的目的,我想在精神上仍然保持着旧京这座城,研读它的历史、传播它的文化、升格它的精神,这是我能为故乡所做的一点事。我知道,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胡同里的街坊邻居、大爷大妈们。
    是他们告诉我这个世界最初的样子,我想念他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