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朱自清与陶渊明

http://www.newdu.com 2018-08-13 光明日报 顾农 参加讨论

    朱自清先生(1898—1948)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开设的课程有十余种,以古代文学为主,包括历代诗选、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等等,专题课则开过陶渊明诗、李贺诗、宋诗、歌谣等几种。其中“陶渊明诗”开过两次,一在1933年第一学期(秋季开始),一在1935年第一学期;而1934年第一学期开设的“历代诗选”一课,也多及陶渊明的作品,他在当年的讲义《十四家诗钞》中录选了陶渊明十五首诗:《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选八首、《拟古九首》选一首、《读山海经十三首》选一首——这些都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各首之下附有简明的注释,便于学生参考。
    关于陶渊明和他的作品,后来朱先生曾作如下概述:
    陶渊明,浔阳柴桑人,作了几回小官,觉得作官不自由,终于回到田园,躬耕自活。他也是老、庄的信徒,从躬耕里领略到自然的恬美和人生的道理。他是第一个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的人。他躬耕免祸的哲学也许不是新的,可都是他从生活里体验得来的,与口头的玄理不同,所以亲切有味。诗也不妨说理,但须有理趣,他的诗能够作到这一步。他作诗也只求明白诚恳,不排不典;他的诗是散文化的。这违反了当时的趋势,所以《诗品》只将他放在中品里。但他后来确成了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经典常谈·诗第十二》)
    这一席话非常简明而得要领。中古诗歌多涉玄理,绝大部分玄言诗里的玄理都是从书本里“转贩”而来的,其作者的玄学水平并不甚高,只不过在玩弄玄学的流行观念和关键词语;陶渊明诗也涉及玄理,却大抵是从生活中感悟而得,所以深刻而亲切有味。例如他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又说“心远地自偏”,何等实在而玄远!他当然也读过许多书,尤熟于《庄子》,但他同那些玄学粉丝完全两路,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朱先生一向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进行,互相促进,两手皆硬。他在开陶诗课的时候,撰有两篇名文,一是考据性论文《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写定于1934年7月;一是学术性书评《陶诗的深度》,乃1935年为古直的《陶靖节诗笺定本》一书作。二文皆精彩之至。《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研究陶渊明生平经历中议论纷纭的几个大问题,其结论如下:
    陶谱诸事,可得论定者,约有四端:渊明字元亮,入宋更名潜,一也。所著文章入宋不书年号,二也。始居柴桑,继迁上京,复迁南村。栗里在柴桑,为渊明尝游之地。上京有渊明故居。南村在浔阳附郭。三也。渊明尝为州祭酒,尝仕桓玄,丁忧归。嗣州召主簿不就。又为镇军参军,仕刘裕。建威参军,仕刘敬宣或刘怀肃。官终彭泽令。四也。至世系年岁,则只可姑存然疑而已。(《朱自清全集》第8卷)
    朱先生写论文同他的讲课一样,一向非常严谨甚至拘谨,好处是结论相当可靠,弱点则是新意不算很多。他的这篇《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至今还时时被学者们引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