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成长原不必太仓促 作家金小安聊新作

http://www.newdu.com 2018-08-07 北国网 newdu 参加讨论

    导语:金小安的新作《别着急,反正一切来不及》自七月份上市以来,受到了很多女性朋友的喜欢,全书传递出的缓慢随意的生活的态度,与其急匆匆赶路,不如停下来享受一下路上的风景。接下来《别着急,反正一切来不及》的作者金小安就读者最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回答。愿每个人都不要着急干活,愿每个人都不会错过生活中的每一点幸福和惊喜。
    1. 从“女为悦己者容,女为悦自己而容”。这是现在女性励志的一个特别大的变化,从专业角度来看,你是怎么看待这个变化的?
    我会更支持女为悦自己而容。男人与女人,有着特别迥异的欣赏标准。我记得《过把瘾》那个电视剧里,有个特别深入人心的桥段,女孩精心地打扮了好一番去见心上人,而男人见到她的第一反映就是——“你怎么弄得那么难看?”。
    我一直觉得,抱有取悦目的的刻意是毫无必要的,倒不如先让自己开心快乐起来。当对方看到的是自信笃定,非常乐观的你,那么你就是自带着光的。
    2. 女性的自我意识已经慢慢觉醒,大家都想成功,都想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那么究竟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关于美、关于成功、关于幸福甚至关于励志,似乎都有一个广泛被认可的范本或者是一种形态,但是其实我们如果真的都按照这种范本来生活,特别累,那么请问,你定义的成功和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呢?
    我忘记是美国哪一届总统说过,“每个人都有去追求幸福的权利。”莫名其妙地,大家都把这句话误解为——“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其实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又怎么样才算是成功呢?
    我觉得,吃一碗加了鸡蛋的辛拉面,都能幸福满溢。
    这个年代,大家特别爱贴标签。哪怕一个很简单的事情,都能随意地把自己对号入座。一直想聊聊有关“人设”这个话题。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给我们带来许多人设模式:你必须好好学习,然后就能上好的学校,在好的学校毕了业,才能有好的工作;有了好的工作你就应该结婚生子了……然后呢?然后你的孩子理应继续你曾经的模式,好好学习,上好的学校……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大家跳出传统轨道之外,基本的路径还是要走的。即便在基本路径中我们觉得只经历荆棘学无所获,但这是奠基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过程。不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在这个程中我们会叛逆、会挣脱、会比较、会迷茫。重要的是,在跌宕起伏中不迷失自我,且找到追逐目标的乐趣感,那么就是幸福的。而成功呢?就是在逐渐养成的自律习惯中,把每天都和之前一天过得有所不同,那就够了。
    在《别着急,反正一切来不及》这本书里我也有谈到,真正的成功并没有上限,不是达到了某一个目标就马上可以坐吃山空。而是在不同的阶段,及时修正和改善自己,调整步伐,哪怕调整目标都没有关系,做到不放弃、有坚持。
    3. 女人在旅行的时候,所见所闻和感悟,肯定跟男人是不一样的,那么旅行是否也能看作是一种成长呢——开拓视野,旅行的意义?
    对。这一点我特别认同。有关旅行的意义,每个人的意见不一,有人说是为了一份美丽的遇见,有人说是为了开拓视野,有人是为了调整心情,还有的是为了躲避喧嚣。我觉得呢?都对。对于我来说,旅行是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旅行,和家人一起。后来慢慢和朋友,或者独自旅行。
    每一次在旅途中,都会遇到很多事情很多人,自己也会思考平日生活工作中完全不会考虑的事情。慢慢地我还会总结一些旅途中的心情和处事角度:“如果这样做会怎样?如果不这样做又会怎样?”心结打开的同时,做起事情更游刃有余了。
    最近正在完稿的另外一本书里,有一个很大的章节叫做“UN INSTANT SUR LE CHEMIN DU VOYAGE (关于途中的小瞬间),讲的就是近20年我在旅途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与事,现已经有100多则小故事了。
    4. 女性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男性几乎不会被问到)就是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请问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要平衡吗?不要平衡吗?怎么平衡?
    要平衡啊,当然要的。我们可以偶尔发起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能间歇性地发个说来就来的脾气。但是生活啊,如果没有计划和规划,不去考虑利弊,是万万不可的。
    平衡生活,特别关键的就是自律。我一直相信那句话,“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现在人特别容易做事拖沓散漫,把很多宝贵的时间消耗在完全无用功或者闲事上。我也曾在若干个闹钟响了的早晨起不来床,或拖沓到午夜还在刷朋友圈赖着不睡觉。
    想保持良好的自我空间,又得顾及孩子和家人,还需要兼顾工作,不得不承认这是个艰苦的活儿。但是靠着自律,这些都能游刃有余地做到,还能做得更好。从没有任何一种成功和“看起来的美好”,是平白无故的。
    5. 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比如我吧,我是一个编辑,同时也是一个女儿,是一个姐姐,也是某人的女朋友,那以后,也可能成为某人的妈妈,那这样复杂的社会关系里,我们要如何保持自我,获得自我成长?
    每个人都有很多复杂的角色。我觉得至关重要的,是先梳理好和自己的关系。书里面我曾不止一次地提到,我们最需要的,是首先和自己和解。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把每一份角色都做到尽善尽美。可能今天孝顺的女儿回家和老公大吵一架,怀着不美好的心情又把饭做糊了遭到了儿子的抱怨,却认真地准备了翌日的工作安排给老板汇报。生活就是生活,谁都会有崩盘的时候,砸得个七零八落的自己。成长不是随着别人的框架去拼走,也不是把自己打造得完全离线,不过就是默默收拾好碎片,具备再拼插回去的修复能力,且不乏积极的生活态度。
    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环节中没有不停地埋怨别人或者谴责自己,而是先接纳不顺利的事情,不完美的自我之余,吸取教训努力做好下一步。
    书中我也有提到,成长不应该是一个磨灭的过程,并不是我们长大了就拒绝和父母沟通,被繁杂的生活困扰多了见到伴侣就爱答不理。成长是不失真我的一场较量,这一路上你可以被表扬也会被批评,可以张牙舞爪也有可能被欺凌。然后呢?然后拍拍身上的灰,还能笑得露出后槽牙开心地去对待周遭,善待自己。
    6. 点评当中,有一条说你是他见过的最“物质”的文艺女青年,很多年前有一本书叫《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大概这个名字,但是,作为三个孩子的妈,你依然是文艺女青年,也许是带着烟火气息的文艺女青年,那你是如何保持着这种心态,如何平衡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
    哈哈,这是一条特别有争议的点评。就连我本人一开始也没能理解,特意问了一下点评人之后才明白——原来是那年我在法国一边买买买,一边拍着路边风景,聊着田园与诗歌,喝着香槟的样子给对方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想起有个词做“饱思淫欲”对吧?大多时候,人们需要在基本条件达到温饱以上的程度,才能更好地谈及梦想。所以当许多人问起我,“为什么写作?”我的回答一直都是:“因为喜欢啊”。我并不想将一个热衷的事情和求生手段相挂钩,因为这相链接的过程必定会失去真实。
    有孩子和文艺并不是矛盾的,孩子的世界特别直接简单,他们饿了就想吃饭,困了就会去睡觉;他们热爱大自然,喜欢奔跑,就算是大哭一鼻子之后,立马就能爽朗地开怀大笑。这些真性情的流露,才是最文艺最真实的。
    所以如何平衡生活和写作呢?就是工作的时候努力以赚钱为目的,闲暇下来认真抒发写作,努力地去玩儿去浪,不要丢了自己。
    梦想会一直都有,它不会越飞越高,反而会越靠越近。万一离远了呢,及时调整换个梦想就好了呀。
    不同于其他的女性励志读物,金小安不写鸡汤文,她只用俏皮、幽默而又不失辛辣的文字明白地告诉读者,生活很残酷,也许怎样努力也赶不上前人的脚步。我们要做的只是找到自我,听从内心去生活,而不是被外界的声音和他人的焦虑左右。
    成长,我们原就不必太仓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