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树立自信,重塑汉语的文化价值 早在1986年,陆俭明教授就提出两个问题:一是,现在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大都是从对印欧语的研究中得出的,如果是从汉藏语得出的,又将会是一个什么面貌?二是,我国传统语言学只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唯独没有语法,为什么我们的先辈不注重语法的研究?这跟汉语的特点是否有关? 应该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汉语的语言学研究全方位融入世界学术主流,在学术体系的逻辑化和学科体系的系统化方面成效显著,同时也不自觉地融进了西方学术的话语体系,早年学术前辈那些清醒的远见卓识,也很少被重新提起了。真正有使命感的语言学者,不论走得多远,也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70年代,吕叔湘先生在谈到建立汉语的语法体系时,就强调不能用有形态语言的语法来说明汉语,“假如一心要找个方的,就可能看不见圆的。”80年代,朱德熙先生进一步指出:汉语缺乏形态是一眼就可以看清楚的事实,只有经过仔细的分析和比较,才能看清这个简单的现象背后的深刻的含义。他所发现的深刻的含义主要是两点:一是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二是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些大胆的提法和论断,已经可以说是向西方语言学的话语体系提出了挑战。 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主要就是汉语动词都能当名词用的问题,于是沈家煊得出一个自自然然的推导:汉语动词和名词不是对立的范畴,而是包含关系,名词包含动词。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就意味着词组里的组合方式都会表现在句子层面,句子层面的组合关系也可以出现在词组里,我们也就逐渐看清一个事实:汉语的句法结构并不像西方语言那样特别依赖论元结构。沈家煊发现,范畴之间是对立的还是包含的,这不仅是西方语言和中国汉语之间的根本不同,也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根本不同。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讲的是人生于天,天包含人;“体用不二”讲的是体在用中,用包含体;“有生于无”讲的是无包含有;“物犹事也”讲的是物包含事。朱晓农把汉语最基本的语法原理总结为同构、对比、适境三条,既是朱德熙关于汉语语法构造原则论断的提升,又是中国思维方式和日常逻辑的感悟。这两项重要结论,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语言学进程的典型写照:由思想解放开始,大胆探索汉语事实的最合理描写手段;融入世界,用人类语言的一般规律看汉语的基本范畴和基本逻辑;走回中国,从文化传统揭示汉语的实质,反过来为更深刻认识传统文化,更全面认识人类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中国学者独特的贡献。应该说,新时代的汉语语言学,已经初步形成了鲁迅所勾画的“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图景。中国语言学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里率先“小康”的学科,也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走向富强的引领者。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