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弥勒的形象与凡人相近,不像其他菩萨那样庄严肃穆,自有一种亲和力,人们自然喜欢。弥勒看似言语疯癫、放荡不羁,却能预知吉凶祸福,常随缘度人向善。弥勒佛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和乐观精神,也是中国人心目中慈爱宽容和圆融大度精神的体现。大肚弥勒可以说是“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揄”。 沪上著名画家袁可仪擅画佛像、仕女与孩童,尤其钟情于弥勒佛像。他与弥勒结缘三十余年,创弥勒形态六十余种,作画两千余幅。此次精选袁可仪所绘弥勒四十余幅,汇成《弥勒佛》画册。袁可仪自言,手握画笔大半生,也曾在线条和色彩中纠缠和迷茫,而当他与“弥勒”结缘之后,才“消解了粗细的羁绊,摆脱了红绿的纠缠”,画心与禅心相融,以虔诚之心表现弥勒的慈悲与大度、知足与常乐、亲切与朴实。袁可仪笔下的大肚弥勒清风高逸、洒脱自然,或慈或憨,亦庄亦谐,自成一格。其画充满着灵秀、明快的神韵,色彩活泼而不浮躁,线条流畅且有弹性,把传统绘画技巧和现代要素融于一体。 袁可仪常在画像上题“舍得了,看得破,放得下”,“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等句,这也是他对弥勒的独特理解。随缘随性,知足常乐,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圆融和谐精神的体现,袁可仪可说深得其精髓。观袁之弥勒,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童趣,似被快乐与慈爱所感染和包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