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的童年记忆 文/欧阳予忻 最近,我读了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读完后,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不像再读一本名著,而更多的是像在和一个朋友聊天,想必这就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于是捧起《朝花夕拾》,随着目录细细品读下去……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记录鲁迅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朝花夕拾》的内容虽简短但不缺乏精。鲁迅的作品不遮遮掩掩,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却更能吸引读者,仿佛在讲故事一样。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鲁迅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时期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忆,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晚上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照应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让人回味无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我在这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生动地利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写出了百草园有色、有声、有质、有状、有动、有静的有趣之境,以及鲁迅非常享受自然带来的乐趣。在三味书屋里的读书生活和孩子们偷着找的那些乐趣,表达了鲁迅对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以及对寿镜吾老先生的怀念。 其实,在我的真实童年生活中,也有一个像百草园一样的,让我难以忘怀的乐园。我深深的记得每当春节时,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回奶奶家,我最喜欢的,就是房子后面的那片花园。那里有高大的桂花树,好几米外都能闻到它那阵阵的清香,一大片绿油油的杂草,有的长有的短,风一吹,就别有一番韵味。有尽管生了锈,但仍然显得威风凛凛的亭子。还有几座屹立在那里很久了的假山,那上面还有软绵绵的绿青苔。有的时候还会见到几只多脚的虫子,好几次还把我吓了一大跳呢!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时,正如读着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采摘野花野果,起捕鸟,由于性子急,总是捕不到很多;经常听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中,虽有寿镜吾老先生严厉的教,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们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情…… 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读《朝花夕拾》让我走进了鲁迅的窗口,站在作者的角度上,观望作者的童年记忆和青春历程。在此书中,当然也有鲁迅先生一贯的讽刺,但更多的,是一种老年人回忆往事时的脉脉温情! 责编:崔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