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路远:“我用一支笔改变了命运”

http://www.newdu.com 2018-04-10 中国新闻网 李爱平 参加讨论


    “我用一支笔改变了命运。”花甲之年的路远总结自己数十年的写作人生时,不紧不慢地说道。
    
    路远在签售中 李爱平 摄
    4月8日下午,这位中国知名作家兼编剧在呼和浩特为他的新书《色的诱惑·草原》《色的狂想·原野》作签售结束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现场签售活动令路远觉得十分酣畅淋漓,他告诉记者,“签名签到手腕疼,但真的特别高兴。尤其是有这么多作家同行来捧场。”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走出的作家,路远的经历可谓丰富多彩,他做过工人、乌兰牧骑演员,1988年进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深造,与莫言、余华、毕淑敏、刘震云、迟子建等为同窗。
    据公开资料显示,路远1991年从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92年底调入内蒙古文联,曾于《草原》文学月刊社任小说编辑。1995年因其创作成就突出而被调入内蒙古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至今。
    “尽管经历丰富,但真正改变我的命运的则是这么多年来我从未放弃过写作。”路远说,“少年时期读过很多世界文学名著,一下子开启了我的文学大门,我把文学当做自己的理想去追求。”
    多年以后,路远回忆说:“只要有时间,就想拿起笔来写作。从黑板报到快板、小品、诗歌、散文、剧本,那个时候基本上什么题材都涉猎过。”
    不过,真正让路远对文学“有感觉”则是他在就读鲁迅文学院期间。那期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后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原因是“两人竟然共同喜欢同一本世界名著《静静的顿河》。”
    路远透露说,莫言在鲁迅文学院上学时,曾逐字逐句研读世界名著《静静的顿河》。当时路远就预感到莫言有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想法,当然后来这一切也被证实。
    在鲁迅文学院的学习、创作让路远的文学之路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他的多篇小说屡屡在《十月》等文学杂志发表,名气也逐渐在圈内大了起来。
    “在当年从事文学创作,实际上是很清贫的工作。”路远透露,就在他文学创作日渐进入状态的时候,却因为收入问题,不得不改换门庭进入影视圈从事编剧工作,这期间他曾担任过《京华烟云》《快嘴李翠莲》等大型电视连续剧的编剧。
    “某种程度上,做编剧与小说创作是一件非常撕扯的事。”路远认为,尽管在编剧行业中,自己已经拥有一定地位,但自己真正的爱好仍然是文学创作。
    从2012年迄今,他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红狼毒》和《布里亚特和他的女裁缝》,这两部小说,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声誉。其中《红狼毒》在2017年5月份入围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但遗憾的是未能获奖。而《布里亚特和他的女裁缝》则在业界获得了好评。
    “文学创作就是要站在人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管未能摘取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桂冠,但路远认定自己的创作理念是正确的,这也是他继续坚持文学创作的理由之一。
    “获不获大奖是其次的,最主要是真实、真诚写作,作家要为人类写作,作家必须要悲天悯人。”路远这样表示。
    “从最初的爱好,到变成一种职业。”路远说,自己一天中最幸福的事就是“写完字之后,喝两杯咖啡,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然后睡觉。”
    他不忘补充说,“如果要说这么多年的幸苦写作,自己也算成功的话,那就是我用一支笔改变了命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