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 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

http://www.newdu.com 2018-04-02 文艺报 范玉刚 参加讨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认为,文艺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使之展现和外化出来,具体的鲜活的人是文艺的出发点、枢纽点和归宿点,文艺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艺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文论研究要在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中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使理论创新有效阐释现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也相应地迎来新的发展际遇。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必须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紧紧抓住时代及其主要矛盾。时代是思想之母,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要紧紧抓住这个时代,善于聆听时代的声音,“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习近平在回答时代之问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发展。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近平文艺思想,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新形态,是中国文艺发展道路的指南。
    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繁荣文艺创作必须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直面现实不回避矛盾,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惟此,文艺发展和文艺理论建设要担负时代的使命,使时代的气象和特色不断彰显,因此,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必须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在回应时代之问中使理论接地气顺民意,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要遵循的原则。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同样,一代也要有一代之文艺理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一定要抓住这个时代,这是一个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文化自信不断彰显的时代。一个时代的根本问题肯定会反映在社会主要矛盾上,所谓问题意识就要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思考。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要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深化的切入点。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相对于不平衡,某些领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已成为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马克思主义文论要深入这些问题的肌理中进行思考,要把人民的需求以艺术及其批评的方式反映出来,充分显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文艺要能书写这个时代,文论要能充分阐释这个时代,有效言说这个时代。就现实性而言,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是发展的问题,这决定了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实,无论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是人民对切身利益诉求从物质、文化领域向政治、社会、生态、审美等领域的扩展和提升,而没有质的不同。无论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都是生产力水平从低到高的转变,而不是根本性的质变,文艺要反映这种变化,在“变”与“不变”中彰显当代性。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逻辑必然性,就要发挥理论言说的有效性。其一,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这是由发展的动力所决定的,协调发展是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并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解决严重的不平衡即不协调和失衡问题,需要以文艺的形式让新时代的人民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其二,发展的不充分问题是长期存在的,不充分是绝对的,充分只是相对的。相对于一定历史阶段和人民的需要而言,可以通过充分发展来解决发展和需要之间的矛盾,但相对于更高的历史阶段和人民更高更丰富的需要,发展的不充分问题又会凸显和呈现出来。因此,充分发展并不能一劳永逸。这就是时代问题的症结,它一定会作为问题意识反映在时代的理论创新中,这也是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问题导向。
    扎根现实向着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迈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征着向自由境界的地平线不断前倾,文艺爱人民,当代文艺要反映时代价值观念的变迁、情感诉求与心灵的渴望,要发出时代的先声。而理论正是对时代问题的回应,只有以问题为导向才能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这对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感觉、话语表达、批评范式等都提出了要求,必须在回应时代之问中使马克思主义文论闪现出真理的力量。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如何为人民提供更丰富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如何使文艺成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生向度,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内容。既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机制上使文艺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在为什么人上发生偏差;又要在文化消费中发挥文艺的导向作用,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趋近,从而增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展现新时代中国人奋进有为的精神风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作为时代先声的文艺及其文艺理论要发挥时代风气的导向作用,就要在契合时代精神中紧紧抓住时代,才能在传承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中续写中华文明的辉煌。抓住时代,就必须洞悉新时代最主要的社会变化。领会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把握时代本质的有效线索,马克思主义文论创新的问题导向要体现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围绕如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进行思考。所谓问题意识其实是社会现实及其矛盾的反应,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继而推动理论创新。对于我们而言,只有立足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才能真正把握改革开放40年的大势,真正领会改革开放40年的理论创新,回答时代之问,即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尊重实践和历史发展趋势中实现理论创新,成功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并符合人民意愿的中国道路,从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在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上,“完整的人”、人的理想形态,是比感性的现实的人更高、更真实的存在,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是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导向,是引导新时代人民迈向美好生活的地平线。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所谓理想状态,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可能通过对劳动结构的改善和成果的分配机制扬弃奴役人的异化状态,从而使人实现完整性的存在成为可能。
    马克思主义文论认为,文艺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使之展现和外化出来,具体的鲜活的人是文艺的出发点、枢纽点和归宿点,文艺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艺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文论研究要在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中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使理论创新有效阐释现实。美好的生活就是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活,是全面实现人的能力并能够自主表达的生活。不同于席勒把自由的实现寄望于审美化,马克思所属望的是社会实践,他关心美好生活的政治决定因素,可以说审美渗透于马克思最重要的政治范畴和经济范畴。马克思把“在自由联合中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当作人的更高存在的概念,马克思发现在资本主义时代,所谓现实的人及其实践的具体规定不是一般的劳动与财产,而是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由此可见,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批判,表明了他对“现实的人”的人性状况的彻底否定。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的异化主要是人的感觉的异化,人成为真正的人就要对人的感觉实现彻底解放,使感觉成为“人的感觉”,即“眼睛成为人的眼睛”,使需要和欲望失去其自然的质料性,在扬弃私有财产的实践中重新生成为人的感觉。只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扬弃利己性,眼睛变成人的眼睛,耳朵成为人的耳朵,其中体现的人的关系促使感觉经由实践直接变成理性,才有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这是人的感性丰富性的展开和自由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正是对劳动的能动性的形而上的升华,在根本性上,艺术和审美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是内在于生活本身的一种价值引导,技艺、劳动在形而上的意味上都有着审美的价值指向。因而,恩格斯曾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这种属人的感性的丰富是对人的片面发展和感官功能抽象化的扬弃,它指向的是人生审美化的实践,这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所要明晰的。当人在解放自身感觉时,也是对物的解放,对纯粹有用性的扬弃,从而展示出人的本质性力量。因而,感觉直接成为理性,人通过这种全新的感觉在对世界肯定自己的精神性本质,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那由于劳动而变得坚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的精神之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正是紧紧抓住了人的感觉,使人的社会性感觉始终关联着物和主体,而超越了资产阶级美学思想的主客二分,并呈现不同的感觉存在,这在新时代人—机互动的数字化生存语境下格外凸显。对此伊格尔顿指出,马克思是最深刻的美学家,他相信人的感觉力量和能力的运用,本身就是一种绝对的目的,不需要功利性的论证。一定意义上,审美和实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统一于感性的现实,而指向审美目的本身,即人的本质力量的愉悦显现。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人类生产的特点乃是出于直接的需求满足的自由创造的冲动。对马克思来说,生产力的大规模释放与人类丰富性的展开分不开,即生产力的最高发展也是“个体最丰富的发展”。这是人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哲学基础,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实关怀,更是马克思主义文论有效言说现实的理论增长点。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和人类能力的发展最终是同义的,但在资本力量支配下却是支离破碎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到来准备着物质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所产生的力量,从交换价值的专制中解放出来,为未来的社会主义艺术提供比它的古代先辈更为广泛的基础,从而使社会主义能够从事全面的生产,促使人不断地向“完整的人”趋近。对此的深刻理解和有效阐释,是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方向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