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将更加壮美的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http://www.newdu.com 2018-03-31 中国社会科学网 单霁翔 参加讨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对文化自信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从文化资源、历史条件和现实能力来看,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之路已经迎来了最好的时机。
    文化复兴正当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文化复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悠久的灿烂的文化,何谈文化复兴,又复兴什么?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广阔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也最有资格谈文化复兴。
    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在故宫博物院的各类文物藏品里,都能得到印证。紫禁城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这里有代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珍藏,有将近600岁高龄的紫禁城宫殿,明清两代2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并发生无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史上的重大事件。因此,故宫被列为最高的保护级别,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第一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
    从1925年故宫首次对外开放,到现在每年1600万观众的接待量,故宫博物院已经走过了93年历程。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每年要接待上千万观众的博物馆。无论是参观的有序性、建筑的安全性,还是安防和消防工作,都存在复杂性和严峻性,保护任务极其繁重。为了使故宫的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更加完整的保护,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政府于2017年初批准并公布了《故宫保护总体规划》。故宫博物院目前正在加大对《故宫保护总体规划》的执行力度,全面实施落实规划内容。
    一方面,采取以开放促保护的文物建筑保护策略,形成更加完整、集中、颇具规模的开放区域;另一方面,故宫宫墙以内除保留必要的安全保卫和有关业务部门之外,逐步外迁其他职能部门和研究部门。与此同时,抓紧推动《故宫保护条例》的专项立法工作,通过专项立法着眼于协调故宫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构筑对于故宫进行分层次、分区域科学管理的法律防护体系。
    对于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的人来说,必须时刻处于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无比珍贵、不可再生的人类遗产。文明保护的职责任重而道远,需要从理论、立法、制度、技艺与博物馆观众、社会公众等各个主体、各个层面,不断地提升认识水平、推动实践进步。
    梳理创新挖内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屡屡提及“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文化发展理念。对于活起来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两条最重要的途径,第一,系统地梳理文化遗产资源;第二,以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两个方向,就是我们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对于博物馆来说,让文物活起来,需要面向自身,不断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让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现实生活作出贡献,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获得精彩而难忘的文化体验;需要面向公众,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让文物的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走进人们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以观众为中心,通过故宫整体维修保护项目和“平安故宫”工程等重点项目,让文化遗产益寿延年,确保故宫平安、观众平安;通过各类展览、教育项目、文化创意等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贡献更为精彩、多元的精神食粮,让故宫文化活起来,感染更多公众;通过举办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推动各类国际合作项目,积极配合我国对外交往的大局,加强国际交流,讲述“故宫故事”,在国际文物博物馆舞台发出“中国声音”。一座博物馆只有将自己的资源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才能够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故宫博物院也才能够更好地焕发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我们已经尝试了各式各样的“文化+”,比如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传媒,包括话剧、纪录片、电影,以及春节联欢晚会、综艺节目等……也让故宫博物院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项目走向海内外各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马耳他、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实践证明,这些跨领域、“开脑洞”的传播正是人们所期待所喜爱的文化接受方式。
    未来故宫博物院将继续加大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方面的应用,使得无论是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信息、文物藏品修复信息、陈列展览信息,还是综合实践应用课程、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成果、文化创意产品信息等,都能够更加便捷、更加广泛地传播至世界各地,让没有机会经常来故宫博物院参观的各国民众,也能够更多地了解故宫文化,这是我们让故宫文物活起来的努力方向。
    以人为本促变革
    我们常认为一件事物、一种文化被收藏进博物馆时,一方面意味着它在历史文化中的价值地位极其重要,另一方面也往往意味着它可能将被束之高阁甚至被人忘却。要想向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打开尘封的历史,解读经典的文化,就需要用一种生动的、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加以表达。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传递出的“正能量”,恰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元素。我们要做的是把故宫博物院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以及强大的文化资源,与当下中国人的生活、审美和需求有效地对接,让博物馆成为大家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粮,也让中华传统文化既有辉煌的过去、有尊严的现在,也能健康地走向未来。
    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感觉到博物馆文化快速走进自己日常生活的脚步。博物馆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收藏、陈列和研究,而是多元化、多功能的文化设施。博物馆现在的发展方向,是从保护文物藏品到保护文化遗产,再到服务社会,进而向参与推动社会变革的神圣责任回归。新时期博物馆文化发展目标,将从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拓展到保障广大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再拓展到让广大民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博物馆领域的体现。
    我曾经用“诚心”“清心”“安心”“匠心”“称心”“开心”“舒心”“热心”8个词语,来总结故宫博物院应如何服务观众这一问题,其本质是要求故宫博物院要采用人性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目的是让故宫文化资源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场管理革命。其核心理念的不同在于一切日常工作是以自身管理方便为中心,还是以观众方便为中心,不同的服务理念必将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这些努力要持续地做,不是一任院长能够完成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把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更多地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这是故宫博物院最现实的发展目标。事实上,每个时代的文物博物馆工作者都有不同的使命,而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更加艰苦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我们必须要用更大的毅力,更坚韧的意志,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我们的文物保护、文化设施建设、博物馆文化的弘扬,我们也应该有这种精神,才会不断地进步。我的希望就是再过两年,我们能把一个更加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