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尼雅古墓出土的龙虎纹铜镜。 1959年,民丰县尼雅古墓出土的东汉“君宜高官”铭文铜镜。 1984年,洛浦县山普拉古墓出土的东汉“宜家常贵”铭文铜镜。 汉代时期,随着西域与中原交往的逐渐频繁,中原汉式铜镜传入西域,受到西域各族居民的喜爱。新疆丝路沿线遗址古墓里发现了很多汉式铜镜和有地方特色的铜镜。如新疆民丰县尼雅、洛浦县山普拉、尉犁县营盘等地都发现了铜镜,充满了浓郁的中原风格。在这些铜镜里,最著名的是龙虎纹铜镜、“君宜高官”铜镜、“长宜子孙”铜镜和立鹿柄铜镜等。 龙虎纹铜镜 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民丰县尼雅汉晋时期的墓葬里,发现了一枚龙虎纹铜镜。该铜镜出土时置于一锦袋中,镜身为银灰色,直径9.2厘米;镜背纹饰为一龙一虎围绕着钮座嬉戏一圆球,图案生动形象。在内地尚未发现与此纹饰相同的铜镜。镜体保存完好,纹饰清晰,镜面光滑,是一件铸造精巧的铜镜。 龙、虎是古代中原居民十分喜欢的动物。特别是龙,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兽形集合体,集中了百兽之美,最终成为华夏民族的象征。虎历来被视为勇敢威武的象征,因而古人将龙和虎的形象铸于铜镜之上,更具有威严驱邪的象征意义。这件文物的出土表明,龙这种图案至少在汉代已经由丝绸之路传入西域。 “君宜高官”铜镜 1959年,民丰县尼雅东汉夫妻合葬墓出土一枚“君宜高官”铜镜。镜为圆形,直径12.5厘米,半圆形钮,蝙蝠形芾蒂钮座;铜镜图案简单,钮孔穿一条丝带。出土时铜镜放置在一个绣花绸袋内,绸袋置于高14.5厘米、口径15厘米的藤奁里,藤奁放在女尸左侧。藤奁除了铜镜外,还装有粉袋和木梳等。 这面“君宜高官”铜镜,是汉代常见形制的一种。“君宜高官”是一句吉祥语,相对应的词句是“位至三公”,“君宜”的意思就是“您适宜…”,是对受赠人的祝福。“君宜高官”铭文,反映了当时汉代社会对仕途的一种追求,也折射出汉代居民社会价值的一种选择。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受到汉武帝的大力支持。从此,尊经重儒的理念逐渐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尤其是东汉以后,提倡以儒家标准选拔官吏,“学而优则仕”,所以“君宜高官”等铭文出现在铜镜上绝非偶然。 士大夫有了宜官、宜侯的期望,而做官的标志是官印,因此,铜镜铭文改成印章的形式,实际上就是以官印来诱导人们奋发上进。这类铜镜多出自黄河流域,结合同时期山东等地画像石中的儒家内容,可以得出结论,东汉中期铜镜图样和形式的变化,反映了儒家思想教育在北方的普及和深入。而这一铜镜在西域的出现,也体现了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之深。 “宜家常贵”铭文铜镜 除了追求高官厚位之外,希望家人幸福平安的内容在铜镜中也有表现。1984年,新疆考古人员在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墓葬发掘出土了“宜家常贵”铭文铜镜。铜镜为兽钮,直径6.2厘米,边缘装饰4个乳钉纹。乳钉纹间饰有“宜家常贵”4个汉字,取自《诗经》“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古人认为,女子嫁到夫家,才是真正意义上回到了家,亦即夫家才是一个女子的最终归宿。文人用“于归”作为“嫁人”的替代语,在婚礼间或婚宴上,表示对新人特别是新娘的祝福。 新疆楼兰古城遗址墓葬也出土过“长宜子孙”铜镜,出土时只剩下残片,残长6厘米,宽5.4厘米。钮座半圆形,中区花纹为对称四瓣华蒂,瓣间有隶书铭文,现存“子孙”二字,外围为内向连弧纹,可以推测,铜镜上的铭文应是“长宜子孙”。 目前所见,西域出土的汉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铜镜,其铭文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大体上可分为吉语祝词、相思情语、自夸铭文、纪年铭文几种,往往几种形式兼而有之。铭文的文字和轮廓清晰,语言通俗,饱含祝福吉祥之意。从整体看,这些铜镜反映了当时人们注重日常礼仪习俗、民风淳朴奔放的社会特点。赠答铭文中多为表述爱情和友谊的,如“见日之光,美人在旁”“天上见长,心思君王”“久不见,侍前希(稀),秋风起,予志悲”“愿长相思,幸毋相忘”。这些铭文,情深意切,意味悠长,体现了浓厚的中原文化特点。 立鹿式铜镜 1965年,考古人员还在新疆伊吾县苇子峡墓出土立鹿式铜镜。铜镜为青铜质地,通高11厘米,直径7.7厘米,镜面无纹饰,镜上方焊接一鹿。鹿低首直立,长角呈波状后曲,造型古朴简洁,为西汉时期的遗物。这种铜镜表现出浓郁的草原游牧文化气息,传承了新疆古代先秦时期铜镜的特点,有人认为这枚立鹿式铜镜可能是古代匈奴人的文化遗存。 汉代以来,汉字铭文铜镜和具有中原图案的铜镜为西域居民所接受,逐渐取代了先秦时期草原风格的动物纹铜镜。铜镜上的铭文内容大多为升官发财、多子多福、家庭和睦等内容,与新疆考古出土的汉代丝织品上的铭文十分相似,表现汉代西域居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思想内容自中原地区传入西域后,为西域居民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