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季羡林的《学问人生》读书笔记2000字

http://www.newdu.com 2018-02-2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笛卡尔曾经说过,“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校党委组织部组织开展了“读一本好书、听一次党课、参加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的活动,并向全校党员推荐了部分必读和选读书目。这些作品中,有的是我们党的重要文献和文件,有的是成功人士的励志之作,有的传达了人生的睿智,有的讲述的是学者的学术人生。这些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鼓舞和激励,更是思想上的一种启迪和升华。鲁巴金认为“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作为一名刚刚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校教师,季羡林先生的《学问人生》就是一种思想上的启迪,字里行间,让我不仅体会到什么是学术,而且让我们了解了人生。
    “把人字写端正”
    记得在读贾植芳先生的采访录时,他曾经用这句话来概括自己一生思想上的饯行——“把人字写端正”。这几个字用在季羡林先生身上也再贴切不过。无论身处何地,先生始终把国家和民族放在自己生命的至高位置,为了祖国文化和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大半生。先生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他说:“平生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求学清华时,他加入赴南京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的请愿行列,还到农村去宣传抗日爱国。赴德留学,“是为了爱国”。就在德国法西斯统治的黑暗岁月里,虽然忍饥挨饿,仍然发奋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梵文、吐火鲁文、巴利文,研读梵语佛教经典。当他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博士学位的时侯,先生感慨道:“我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可以告慰亲爱的祖国。”在个人发展和祖国需要之间,先生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去欧洲讲学的好机会,在千疮百孔的新中国开始了艰苦的科研和教育工作。虽然先生在文革期间饱受炼狱之苦,牛棚之劳,他笑容依旧,不改爱国痴情,‘虽九死其犹未悔’。
    “伟大来自平凡。”这个平凡的真理,在季羡林先生身上得到了证实。先生曾经说,他做人做事的原则是“三真”,即,做人要真情、真实、真切。钟敬文曾经说过:“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
    读先生的自传,不仅学习先生求学和创作的经验和精神,更是为了学习先生那难得的为人风格。先生传承了从师辈那里所获得的东西——专业知识,做人为人的品格,还有诲人不倦的红烛精神;而今日,先生又把这些知识和精神传给我们这一代。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像一把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现在,火炬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也会像先生那样,做一名合格的传递者。
    历史人生
    先生的成长以及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让我再一次在历史中感受时代的变化。当初的先生,为了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幼小就离开自己的家人,自己深爱的母亲,寄人篱下;而这其中的辛酸,特别是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是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的。回顾历史,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现在,把握我们现在的人生,这一点,无论是从先生的自传中,还是从长征的历史中,我都感受到了那份沉重,那份艰辛。现在,我们能够从从容容的学习,从事自己喜欢的学术研究,在今天看来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在当时来说,是多么的不易和难得。尊重历史,就要珍惜今日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使命,先生在不同的时代始终如一的进行学术上的创作和学习,为我们国家学术的发展做出的莫大的贡献。我们的前辈们已经在历史的硝烟中给我们缔造了一个和平盛世,今日的我们要继续他们的革命精神,在我们各自的领域里面为了振兴民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更要清醒的认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教育好祖国下一代;致力于祖国的学术发展,文化传承和创新。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使命,我们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无愧于祖国的培养和教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