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走在行知路上》读书笔记3000字(2)

http://www.newdu.com 2018-02-2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思想感情,坚守农村教育情结。
    杨瑞清校长在一所贫穷落后的农村小学坚守了二十多年,他致力于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致力于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致力于为了农村学生的终身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所农村小学身不离校的工作了32年。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能真切的感受到杨校长奔赴最边远农村学校的青春热情,感受到杨校长开展行知实验班的教育激情,感受到杨校长实施行知工程的万丈豪情。这种对农村教育执着坚守的情结深深的让我动容。在阅读中,我为行知实验班受到两任市教育局长的大力支持而兴奋,为行知小学牵动了国内外诸多教育家的关注而激动。我为行知实验班遭遇一丑遮百好而叹息,为行知小学流失的众多良师而惋惜。
    第一届行知实验班因为遭遇了统考成绩倒数第一的现实,导致“一丑遮百好”的不利局面,当“春夏秋冬”合唱团,劳动实践、生活作文都受到质疑的时候,行知实验跌入前所未有的谷底。这再一次暴露里应试教育的死穴,也揭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真理。读到杨校长把升入各个初中的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分别进行跟踪统计后,得出了实验班学生潜力大、后劲足的结论后,我也有扬眉吐气之感。为杨校长执着行知实验的精神而打动。这种对农村教育的坚守,让杨校长排除万难坚持实验,力挽狂澜推进实验,最终从迷离失落中振奋起来,抖擞精神勇往直前,这就是坚守的动力,这就是坚守的魅力。
    曾经去胶南送课,来到一所只有几排平房的小学校,走进墙壁斑驳、房梁破旧的教室,看到的却是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课堂上虽然积极发言的学生不多,但是认真听讲的确是全部,在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我每时每刻都能体验到作为教师的价值,我陶醉在自我实现的愉悦中久久不肯离去,从那一刻起,去农村教书的情结在心田播种。
    听去农村支教的同仁回来说,那里的教学楼是全村最高、最好的建筑,那里的孩子穿着不合脚的大拖鞋去上学,我真的很震惊!关注农村教育,坚守农村教育,我们在杨校长的书中找到了力量!
    三、表达方式,坚持记录教育日记。
    纵观整本书的表达,语言朴实、言辞恳切,字字句句感人肺腑。尤其是穿插其中的教育日记,更让我们对这位写了六十几本200万字的教育日记的校长刮目相看。这本书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杨校长二十多年来笔耕不辍的自然成果。都说“机会垂青有所准备的人”,杨校长准备了二十多年,才能在一个暑假的时间内成就此书,让我们再一次验证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真谛。
    教育日记,让我们更加真实的了解了行知实验的二十年;教育日记,让我们更加真实的了解了杨校长的成长和经历;教育日记,让《走在行知路上》散发着诱人的鲜活气息,走进我们的教育思想,影响我们的教育生活。
    我也在写教育日记,我发现写教育日记源于自己对教育工作不断的创新和研究,源于对学生细致的观察和无私的爱。我记录一堂课的教学策略和效果,我记录一个孩子的犯错与改正,我记录我的痛苦的欢乐,我记录我的感想和反思。我去年交流到一所借读生比较多的学校,接触这些新市民的子女让我有个更多的感悟,我给自己的教育日记起名为《七月流火》,我希望自己在一年中太阳最热烈的夏天来到孩子们中间,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能带给孩子们一生受用的经历。如今,我还想把我的教育日记改良成教育小说,让我对教育日记拥有更多的读者,让学生、家长都能读我写的教育日记,让教育日记成为架起家校沟通的七彩桥梁,为孩子们拥有绚丽的童年留下丰厚的记忆。
    行知路上,你我同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