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冯骥才:改革开放为中国文学打开了大门

http://www.newdu.com 2018-02-23 华文好书微信公众号 徐娉婷 参加讨论


    上世纪80年代,在很多人眼里,是文学的“黄金时代”。
    那时,一部文学作品的社会效应,是今天无法想象的。一部小说在期刊发表,能使得杂志创下一天销光的纪录。比如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发表在《收获》后就是如此。
    
    冯骥才
    当时只要是公开文学刊物,就会有十分可喜的发行量,就能有可观的收入。以南京《青春》文学杂志为例,很快盖了一栋大楼,编辑们每人一套房子,今天再看这事,完全是天方夜谭。
    作家发表一部作品后,来自天南海北的信件可能如雪花一般扑面而来。在没有电话和网络的时代,读者靠写信和喜欢的作家交流。
    从事文学,可能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情。如果能获个什么奖,一跃龙门身价百倍,基本上可以一辈子衣食不愁。
    余华曾在一篇文章里回忆道,在1983年11月,当时还是牙医的他,业余写了篇小说投给北京的杂志。一天下午,他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长途电话,一家文学杂志让他去北京修改自己的小说。“当我从北京改完小说回家时,我才知道我们小小的县城轰动了,我是我们县里历史上第一个去北京改稿的人。”因为这个成就,他顺利地从医院调到了梦寐以求的文化馆工作,专心写作。
    相比当下文学的备受冷落,一些年逾花甲的作家、评论家不约而同地回望上世纪80年代,说起那个年代的小说和评论,特别是当时的文学氛围,总是充满了温情和眷恋。
    冯骥才在新出版的《激流中:1979-1988我与新时期文学》一书中写道:我承认,我有八十年代的情结。那是一个非常的时代,也是一个反常的时代;一个百感交集的时代,也是一个心怀渴望的时代;一个涌向物质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纯精神和思考的时代;一个干预现实的时代,也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
    八十年代,冯骥才正值中青年,在文坛展露锋芒、叱咤风云。在新书中,他从个人视角回忆了那个独特的文学时代。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一个作家对社会的关切与担当,也能一窥那个时代的淳朴风貌。
    近日,华文好书就八十年代文学对冯骥才进行了采访。
    访谈
    华文好书:八十年代文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冯骥才:一方面当时的文学及作家充满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创作的作品跟整个时代的精神需要是完全一致的,是富有激情的。作家走在时代的前面,而且作家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做“人民的代言人”,作家是有思想的,他们敢于把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对生活的认识、发现讲出来,所以人们要通过看这些作品来认识生活,是这样一个时代。作家帮助国家打开大门,改革开放也给中国文学打开了大门。
    
    冯骥才在书中写道,八十年代每一篇作品出来,都会招致数百上千封读者来信
    作家们一方面自己在专注写作,一方面只要有好的作品都奔走相告,文坛很自然地融为一体。我们那时候电话都没有,就是写信互相告诉。出现一个好的作家,一个好的作品,文学杂志就找我们这个年龄的作家,给他们写评论。每一次文学奖,每一年度的小说奖都是文坛关注的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那时有美国朋友问我,到中国来应该做什么准备。我说你找两本中国的小说看吧。因为小说是大于生活的,小说不仅要表现生活的本身,生活的现在,生活的过去,还要表现人们对生活的一些想法。
    当时的小说都是跟生活很密切的。跟今天不一样,今天的小说有些游离在生活之外。
    华文好书:那个时代文学包括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对政治和社会介入很多,文学的这种角色是否正常?
    冯骥才:首先来讲,不是文学介入社会和政治太多,而是政治介入社会和生活太多。
    当时是文革结束不久,文革时不是人们自己的生活要介入政治,是政治要强加到你的生活里来。政治对社会、对生活介入的太多,社会充满了政治,文学能躲开吗?如果是现在作家写的作品,比如关于个人的,关于隐私的,充满浪漫想象的,放在那个时代根本没有人看。
    你想人们当时从十年走过来的时候,人们对于生活充满了理想和梦想。人们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个人都有,你家有落实政策的问题,我家处于一个极其贫困的状态,那时人的工作是不能改变的,每个人都在一个小房子里生活,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生活,人们有大量的现实的问题需要在文学里寻找答案,探索对生活的认识。在这个时候,你去讲你个人的私事谁关心啊。如果你要把现在的文学放在那个时代,可能人家会认为你很无聊。
    我们再回想一下,二战以后的文学,当时的德国文学、法国文学、苏联文学,那个时期也是充满了政治,充满了社会。文学能躲在这些东西之外吗?
    我们现在的文学的问题是躲在生活之外了,不敢接触生活的矛盾了,或者是不关心普通人的疾苦了。
    华文好书:你觉得当下文学有这样的问题是吗?
    冯骥才:对。当下我们不能说没有,也有好的作品。我们关切大众疾苦的作品恐怕不多,关于个人一己的世界里的东西太多。恐怕就是因为这个,我们的文学跟社会的关系跟以前也就不一样了,那个时期一个作品出来的时候,作家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到了90年代这样的信就少了,因为文学跟社会的关系不那么密切了,当然,后来人们表达自己意愿的途径也多了。
    我后来到了21世纪做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时候,我仍然可以收到很多的信,这些信都不一样,有关于城市拆迁的,有关于历史建筑被破坏的,有民间艺人反映村落问题的。我心想收到这些信,原因就是你关切这个社会的时候,社会也一定有回应。
    
    激流中 : 1979-1988我与新时期文学 冯骥才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7-8
    华文好书:当下,大众好像也不再关心文学了,一些出版社出的文学书籍很难卖出去。
    冯骥才:这个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是什么带来的呢?我觉得还是全球化带来的。不是说全球化好和不好的问题,全球化基本是经济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在一个经济和市场主导时代,一定要通过一个方式来发展社会,就是消费。
    如果你要是想刺激消费,你一定要刺激人们对物质的占有欲。在每个人对物质的占有欲望,对物质的兴趣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精神性的东西就会贬值,人们对精神的东西,就会轻视,这也是我这些年做传统文化保护所感受的问题。
    比如艺术家,很多艺术家把画作的价格排在第一位,作品本身的好坏排在后面。他把这张画卖20万看得很重要,即使画得差一点卖了20万也是高兴的。这跟梵高那个时代不一样,梵高的时代一天即使就吃两块面包也要把画画好。
    我们现在是一个物质的时代,物质时代里文学和艺术都会小众化。通俗的文艺会大众化,像动漫、流行音乐会大众化。纯文化就会越来越小众化,就在圈子里面转,批评家也是在圈子里转,批评家不面对大众。比如80年代,当时的批评家有一个任务,就是要把这个作品解释给大众,让更多的读者理解这个作品,知道这个作品的价值。现在的评论家基本不管这个,他(她)也找不到听众。
    华文好书:八十年代,人们发表文学作品的主要渠道是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能发表作品的人是极少数,但是今天人们发表作品的途径就多了,像网络、自媒体。这种多元化的出口是一种进步?
    冯骥才:绝对是进步。我举个例子,我母亲100岁的时候,我写了个《母亲百岁记》的散文,我也是发在公众号,各个地方都在那转,阅读量马上就过了十万。我甚至觉得在网上发小说要比在报纸上发小说好得多,因为现在报纸的印数太少了。
    我一直认为网络往往是传播一些短文章的好地方,比如随笔、散文、诗歌。但是关键就是我觉得在网络写作的人应该讲究文字,我是从作家角度来想问题,文学最重要的是文字的讲究,文字的美,文字的精湛,这些都是文字的要求。
    华文好书:你如何看待文学的前景?
    冯骥才:我觉得文学前景看作家,我们不缺乏有才华的作家。作家也好,画家也好,这两个领域我认识很多非常有才华的人,而且这些作家比前一代作家来讲,才华上毫不逊色,缺的还是灵魂的纯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子(包括作家)不能迷失。在一个市场经济的、利益的、功利的陷阱面前,知识分子应该在外面站着不能掉进去,如果知识分子先掉进去,什么好作品也出不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