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漫谈诗歌之“道”

http://www.newdu.com 2018-02-06 文艺报 末未 参加讨论


    关于这个话题,我要从20多年前说起。那是1990年,也就是我师范毕业后的第一年,我第一次回母校——思南师范,去拜望安元奎老师。他是我的诗歌启蒙老师,也是我终生的益友。他读了我的诗稿后,建议我多读读禅宗方面的书。说来不怕献丑,我这还是第一次听到“禅宗”一词。然而,就是从那刻开始,“禅宗”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从此,我一有机会,便进城逛书店,非常希望看到禅宗方面的书籍。
    然而,印江太小,那时印江的书店更小,除了“正统”的书籍外,根本装不下一本“另类”的书。直到1996年,我到贵阳进修,去黔灵山的时候,才和禅宗结下了缘。我读的第一本禅宗书籍是《六祖法宝坛经》,上海佛学书局1996年出版的,竖排,形式上就给人一股传统文化的气息。第一次读,不懂;第二次读,不懂;第三次读,还是不懂。尽管不懂,但我知道那上面的偈语是诗,特别是神秀所作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好诗,慧能所作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更是好诗。但它们到底好在什么地方,说不出个一二三,直到今天,个中妙味,仍没参透。也许是我的慧根太浅,也或许是我没有进行“身证”,无论我怎样“聚精”和“会神”,都一直停留在“似悟非悟”的状态。
    后来,反观我的诗歌,我发现我的创作,虽然“禅”有了,“佛”也有了,但“诗”却淡了。为了扭转这种顾此失彼的局面,我试着精读中国本土的另一种文化:道。读《老子》,读《庄子》,读《道教哲学》,读《易经》,总之,只要与“道”有关的,我都拿来读。当我明白,道就是它本身的那个样子时,我也明白了诗歌必须是诗歌的那个样子。诗歌是什么样子呢?分行,有韵律,有节奏,有新的创造,有独特的发现,有个人的趣味,等等,但仅有这些肯定不够,还要有真、善、美,它们才是诗歌的阳光大“道”。
    诗歌的“真”,当然不是真实生活的“真”,而是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利用意象诗意地说出来的真理。何为真理?用佛家的话说就是存在的“空性”,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万物固有的“道”。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日日日东出,日日日西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等,探索事物存在的真理,是诗人一生的使命之一,也是诗歌的智慧所在。
    具备了“真”的慧眼,就具备了成为优秀诗人的一个先天条件。然而优秀的诗人,他还要拥有“善”的情怀。这善我首先倾向于佛家的善,即对人间的悲悯,因为诗人首先是人,是人就要食人间烟火,食了人间烟火,就不能饱了肚皮就忘碗筷。过河拆桥的事,不应该是诗人所为。这是一种向外的善,体现在诗歌中,就是对“人间”的大爱。佛家还强调向内的善,也就是注重内修,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观,这有点近似于我们熟悉的自省意识、自视意识、自察意识、自审意识、自悟意识、自觉意识、无我意识等,是独善其身、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其次,我倾向于道家的善,即对宇宙和整个生命存在的关怀。如果把佛道两家的善集于一身,使之互补,诗人的真情和境界自然就会跃然纸上。
    有了真情和境界,就有了生命的质感和可供仰望的高度。然而,这时的质感和高度还处于1+1=2的状态,这样的状态还不是诗歌,只有当1+1大于2时,这时的质感和高度才是诗歌的元素。要让那些可能成为诗的元素成其为有效的诗的元素,还得完善一项综合指标,这项综合指标就是诗意。诗意属于美学范畴,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诗人的重要砝码,也是诗歌的终极目标,是诗人终生努力的方向。它从语言出发,带着个体的阅历、经历、情感、创造力、生命力,经过节奏、韵律、修辞、叙述方式等诗歌形式的一路狂奔后,最终又回到语言,即诗到语言为止。说到底,一首诗歌的完成过程,就是一趟美的历程,完成了一首诗歌,就是实现了一座语言的雕塑。
    古今中外,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要么是诗意地呈现出事物存在的真理,要么诗意地再现人间真情或大善至善,要么诗意地表达一种纯粹状态,三者必居其一,乃至“二合一”、“三合一”。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此诗在道出事物存在真理的同时,也彰显出诗人的大悲悯情怀;“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此诗被家喻户晓,不是因为它好读好记。而是它涌动着人间的思乡真情;“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卞之琳),这是一种存在的诗意,也是一种诗意的真理;“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此诗打动人心的,正是文字背后流露出来的人间真情,正是那股萦绕在每个人心头的与生俱来的“乡愁”。
    因此,真善美作为诗歌之“道”,古往今来,一直无可动摇地处于诗歌的核心地位,也应该处于核心地位。当然,具体到某一首诗或诗人的某一阶段,可以只取其一,但具体到诗人一生,倘若三者兼备,自然是最好,也只有如此,诗人的诗写才有可能臻于完美。
    显然,我在这里说的诗歌之“道”,不是创作方法和路径,而是诗歌的道义与担当,即诗歌本应有的真善美。在这个审美多元、诗写多元的时代,我谈这个话题,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我却不这么认为,甚至还觉得,当下诗歌的读者越来越少,诗歌越来越被边缘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便是我们的诗写本身越来越淡化不该淡化的真善美,越来越远离诗之正“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