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是最没有商业价值的地方,第一人少,第二难找。”赵杰说,这更激发了他尝试的欲望。先请工人用简易钢材和阳光板搭成两层结构,再后来发现很多想法工人无法完成,于是8人团队亲自动手,在吧台的不锈钢台面打孔安装水龙头,光是钻头就废了20多个。“那三个月,我们常常从早上六七点干到凌晨两三点。”在赵杰看来,上一代人办公司,要通过个人魅力、股权和金钱来驾驭团队,但自己这一代人更多是通过大家共同为一件事情去奋斗的激情。在创业初期,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亲自动手,就会对公司付出更多的真心。 不过,赵杰低估了北京的天气,2015年年底全民畅读书吧开业,在四处漏风的空间里,咖啡还没喝几口就凉了。而接下来的日子,经营也极为惨淡,每天流水仅为十几元、几十元,甚至不开张。“要知道我过去做餐饮,每天流水都十几万元。”但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赵杰猛然发现人流陡增,店里变成了菜市场的模样。这不是赵杰最初要的样子,于是,时值书吧开业一周年时,他决定对空间进行升级改造。 读者参与“未完工”空间 耗时七个半月,用掉200多吨水泥、35吨钢,全民畅读书吧主体改造总算完成了。今年7月20日,全民畅读在内部装修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重新开业。一进门,大家看到的是刨花、水泥、钢筋,咖啡餐饮也都还没影儿,再上到二楼、三楼,都是处于未完成状态。谁知读者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意见,这里图书应该怎么摆放,那儿该有一盆绿植。“空间设置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读者的建议。”赵杰说。 读者也会亲自出力。一位即将到日本留学的女孩登高爬梯擦书架,还有公司白领负责图书扫码。“义工传统”至今一直在延续,刘靖便是书吧义工,和她拥有同样身份的有近十位读者。在店内员工的指导下,每周刘靖都会把那些放乱了的图书放回原位,再将样书一本本包好书皮,每次她会忙碌3个小时左右。 书吧对此会有相应的积分予以回报。“我们可以按照小时进行积累,9个小时会得到120分积分,用这些积分可以在店内进行消费。”赵杰说,大家其实不很在乎这些,更看重的是一种体验。正是通过深度参与,他们更珍惜与这个空间的相处。 颠覆传统书店经营,还不止这些。书吧不仅有公共阅读空间,也有8个4平方米至15平方米的收费小书房供读者使用。“这些区域每小时收费20元、30元、50元不等。会员可以免费使用3个小时。”赵杰说。 “我们试营业第一个月就开始盈利了,目前每个月都在稳步增长。”对赵杰而言,全民畅读实体空间仅仅是个开始,他的真正目标是做一个能租书借书的线上“共享书房”。赵杰注意到一组数据,目前国内大概30%的书籍一年卖不到5本,50%的图书仅卖到10本。每年上百亿元码洋的书被打成纸浆。“目前和将来,图书共享是必然的。”他说,希望通过实体店和真实客户面对面交流服务,产生真实数据,为共享书房服务。而共享书房软件,目前正在开发中。 结语 从11月2日到今天,《文艺探访·民营之变》栏目带领读者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认识北京城里一些温暖又美好的地方、一些认真又热诚的人。其中有首家“民营非企业”美术馆,有24小时书店,还有开在普通农家院里的木作博物馆、开在社区里的相声“连锁店”,甚至还有“耳朵里的博物馆”…… 这些民营文化企业、机构,规模也许不够宏大,业绩也许不够亮眼,但他们体现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他们面临经营压力也坚持保有从事文化事业的初心,点亮了北京城。他们不仅以灵活的形式补充了公立机构的不足,并且都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升级改造,让北京的文化形象更多元更立体,让北京市民能享有更多的获得感、更高的幸福感。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小而美”的艺术机构出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