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国家宝藏》让国宝“活”起来(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北京晚报 金力维 参加讨论

    
    小品会不会很“扯”?
    然而,历史是不断被发现的,文物的故事更是传说众多。把前世故事编排成小品的形式,有几分依据、几分演绎?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里,编剧又是如何取舍把握的呢?于蕾解释,很多文物的历史记载并不多,比如《千里江山图》,关于它的来历所有研究都来自于图上蔡京的一段题跋。“历史本身就是由一些片面的深刻所构成的。大家根据自身掌握的史料,写就了现在的历史,那么我们所有的被公认的历史,其实也都是现有的史料集合,是被更多人认知的合理猜想。但当有一个新的文物被发现、被研究的时候,可能之前的某段历史又会被推翻。所以基于这样的历史观和表达,我们对每件文物做了大量史料调研后,讲一个合理猜想的故事。当然故事要寓教于乐,要深入浅出,要大俗大雅,但我们也希望在普及的过程中,不要让观众误会历史的客观性和戏剧演绎的边界。”
    小品的编剧很是风趣,比如在各种釉彩大瓶的前世故事里,召唤了晋代书圣王羲之和《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到梦里谴责乾隆,在他们的传世名作上数度题跋盖印。虽然,乾隆的怪癖和大瓶烧造并无直接关系,但小品设计了清代乾隆皇帝对两位书画名家作出一番解释,也解释了这位清朝的盛世皇帝对艺术品的鉴赏和传世观念。
    于蕾又以石鼓的故事举例,在宋史上其实并没有司马光跟石鼓发生关系的记载。但是经过查阅史料,记载了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确曾受皇帝之托四处寻觅石鼓,而且他寻找石鼓的时间,正好是他做凤翔府尹期间,那么由此推算当时的司马光年纪七八岁。而且司马池很喜爱这个儿子,去到哪里都会带着他。于是,基于以上种种,编剧将司马光修史的历史情节与他童年见到父亲对石鼓的历史使命感联系在一起,编了一个合理演绎的故事。于蕾说:“我们确实尽了全部的努力,但是也少不了会有疏漏,如果有疏漏的话,欢迎所有的人来给我们校订,然后也基于我们的一片真心给予包容。这个事情如果能够引起大家讨论,如果能够引发观众的更多兴趣,如果能带领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关心、喜欢我们的历史,那么我们给大家一些吐槽的料,也是功德无量吧。”
    怎样的国宝会入选?
    很多观众在网上表示,看了《国家宝藏》才知道故宫有石鼓这样一件镇馆之宝。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九大博物馆里陈列的国宝级文物数不胜数,《国家宝藏》是以怎样的标准选择国宝?言及于此,制片人于蕾解释,最初由博物馆推选国宝名单,经过几轮磋商最终选定文物。然而,现在入选的很多文物并不在最初的名单里。“我们要挑选的文物,可能和博物馆最初的理解并不相同。我们的标准,并不是一级的文物就一定比二级的文物好,禁止出境的文物就一定比不禁止出境的文物要强。我们想要挑选的是那些背后充满了人文精神和中国人情怀的东西。最后,每一件文物被挑选出来都是因为它有着荡气回肠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能够让所有的观众觉得它一直到今天还对我们的民族发生着影响。它告诉我们,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以今天的方式存在,我们为什么有这样的民族性格。这些是挑选文物更重要的一些标准,而不仅仅是它有多精美,它有多么用材珍贵、工艺考究。背后的这种精神价值会更重要一些。”于蕾说。
    于是,从第一期节目可见,入选的文物中,既有《千里江山图》这样的明星文物,也有石鼓这样鲜为人知的国之重器。于蕾带领团队去故宫调研前,节目组里的大部分人也不知道石鼓,但故宫专家听了他们的诸多要求,第一反应就提出了石鼓。“我们当时都很惊诧,这个石鼓是什么?石鼓背后有什么故事?石鼓为什么能叫‘中华第一古物’?为什么历史上从宋徽宗到苏轼,到乾隆皇帝这么多的名人都跟它发生着各种各样传奇的关系?”头脑中一时盘旋了这么多问题后,“石鼓”入选的理由已经不用多说。“实际上,我们想做的是一个文化普及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挑选文物的时候当然会找一些最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是其中有一些跟观众能够有熟悉元素的物件,但是我们也会找一些大家可能不那么熟悉的,但是我们觉得这件东西、这个故事它背后所代表的这些气象、情怀和价值观,应该传达给观众。所以说这个选择的标准就是,它更符合我们想要的表达。”本报记者 金力维 J18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