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国家宝藏》让国宝“活”起来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北京晚报 金力维 参加讨论

    “两年来,不知度过了多少无眠之夜,唯今晚心境不同。扑面而来的表白,让这一夜,成为我们与观众、我们与历史、与理想、与自己的精神狂欢……”上周日深夜,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播出结束,节目制片人、总导演于蕾短短几个小时里喜获无数观众点赞和业界好评,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于蕾曾参与《非常6+1》、《回声嘹亮》、《开门大吉》等央视王牌节目,也是连续四届央视春晚的总撰稿人,然而,《国家宝藏》首播这短短几个小时里她体验到了更大的成就感。接受采访时于蕾感慨地说:“我被这件事情本身震撼了,在这么长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文物,了解到它们如何在历史中走过,如何走进博物馆,无数的东西让我们震撼、感动,让我们觉得骄傲,所以我们希望把这种东西传达出去。我们觉得自己传达得很成功,有一种巨大的价值实现感。”
    国宝会不会很“闷”?
    制作《国家宝藏》节目的两年里,陆续有很多朋友和记者问于蕾同一个问题:为什么选国宝这么沉闷的话题?于蕾却坚信,博物馆和国宝一点都不沉闷。“是我们没有选择好一个角度去讲好它们。所以做这档节目最大的难处是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是很容易的,内容上的创新是非常有挑战的,就是到底我们要怎么样诠释自己的初心。怎样能够做到大家看完这个节目之后都喜欢,都能在走进博物馆时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这是最难的,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摸索节目模式,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给观众。”
    数据显示,博物馆文化已经成了年轻文化的一部分,30岁以下的参观人群比重达到了七成左右,博物馆文化的青春化、时尚化成为大势所趋。如何让文物身上的历史不再尘封,如何让它们崭新地“活起来”?《国家宝藏》最后选择用前世今生的方式演绎。《国家宝藏》中,明星担任“国宝守护人”讲述国宝的前世,而考古学者、文博人员、讲解员作为“今生人物”讲述国宝的当下,用小品讲故事的形式串联,穿越古今,串起了国宝的前世今生。第一期节目中,第一件登场的文物是前不久刚在北京轰动展出的《千里江山图》,人们对它的作者、创作已经耳熟能详,而通过节目“今生”部分的讲述,观众们由此感知古人在书画上附着的静谧、沉稳,最上等的阿胶、绿松石、孔雀石、千年的贝母化石,数百个小时的沉淀、过滤,以时空心血凝结为极其奢侈的颜料,加上五遍叠加画稿,才有了青绿山水这般层次分明与璀璨夺目。年轻观众在网上不断地感动、点赞,电视机前的老年观众则由衷夸奖:这个节目简直太棒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需要继承,更需要传播,让更多的孩子们、更多的中国人知道曾经灿烂,至今依旧辉煌的华夏文明。
    于蕾说:“前世今生是我们想告诉大家每一件国宝就像一位走过了历史沧桑的还活着的人。它们有诞生和流传过程中的前世传奇,也有一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在为它研究为它守护为它宣讲。这样会让观众感受到,这是一件活生生、从古到今,一直到今天都有生命力的东西,是活在我们身边的,到今天为止都还在发生着影响的东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