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农村题材写作。当下的中国农村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转变,在脱胎换骨般变化着。改革开放40年,基本上形成了由“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社会转型,“土地”一词的内涵也发生着质的变化。简单地说,土地不仅仅生产庄稼了,传统的乡土观念在裂变。当下有二亿六千万“农民工”,这是中国职业中的“新人类”,分布在中国所有的城市,包括县城。在这个群体的背后,还有几千万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今天的农村问题,不再是简单的文明与落后、进步与保守,已经关乎中国的社会进程以及未来趋势。这样的现实状态下,如果再用“田园诗”那样的眼光观察并书写中国农村,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把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相比较,还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欠缺点,进入现代文学史的那些作家,中国传统文化底子厚实,他们启动了向外国作家学习的程序,眼界和眼光开阔了,但他们创作的作品中国气韵浓郁,也饱满。今天的文学杂志与现代文学杂志比较,同样可以印证出这样的认识,当代的文学杂志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继承和研究得远远不够。 比如“文学标准”这个问题。中国古代的文学是有中国标准的。但自从白话文写作以来,直至今日,已经一百年了,我们尚没有建立在现代汉语基础上的严格的中国文学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学,是呈现国家精神的。应该认识到,我们已经到了建立中国文学标准的时候了。中国文学要有“中国芯”。在这个问题上,文学杂志要有所作为。 《美文》是一本散文杂志。散文在中国是影响最广泛的一种主要文体。传统的散文是有规范的,但白话文写作以来,既繁荣着,在体例上也混乱不清着,在“散文”这个概念之外,还有“杂文”“随笔”“小品文”等,也就是说,中国的新文学在散文这个领域缺乏共识,也缺乏理论的界定和梳理。1992年创刊以来,《美文》杂志倡导“大散文”写作,即是着眼于这个基本现状。到2009年,《美文》以“长篇散文”“中篇散文”“短篇散文”设定编刊栏目。2018年《美文》继续保持以往的编刊特点外,重点推出两个专栏。一是“汉风·孔子学院散文专刊”。这个专刊是从2015年开始编辑的,已出刊二十多期,发表国外大学孔子学院教授和学员的散文作品。设立这个专栏,不仅是中国文学走出去,而且还是让国外文学走进中国,让多个国家的写作者来写,与中国的当代散文写作互为映照。二是请英国学者罗宾·吉尔班克博士写作“中国当代作家观察”,已经完成和正在写作的作家有铁凝、贾平凹、阿来、熊召政、余华、迟子建等。文学评论是理论的,但也可以写成可读性强、让普通读者爱读的文章。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文学杂志要顺应这个时代主潮,校准方向,奋力前行,以建立中国文学的新时代。 (作者:穆涛,系《美文》杂志副主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