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主流价值艺术转化的成功创作——评近期上映的国产影片《十八洞村》

http://www.newdu.com 2017-11-28 文汇报 路侃 参加讨论


    
    《十八洞村》以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为表现内容,具有强大的国家和社会正面内涵;而更可贵的是,主创把主流价值内容成功转化成了一部艺术气息浓厚的文艺电影。
    达到艺术性与社会性的完美融合,做到意义与艺术的天衣无缝,往往就是令人震撼的艺术佳作。
    讴歌英雄模范、描写重大历史和现实的主流价值内容,是文艺表现的重点,也往往是创作的难点。其中主要问题是艺术的形象性、审美本质特征与其社会性要求难以完美统一。而达到艺术性与社会性的完美融合,做到意义与艺术的天衣无缝,也往往就是令人震撼的艺术佳作。
    最近看到的电影 《十八洞村》,就是一部将主流价值内容进行艺术的创造性转化的成功之作。它以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为表现内容,具有强大的国家和社会正面内涵;而更可贵的是,主创把主流价值内容成功转化成了一部艺术气息浓厚的文艺电影。
    看似平淡的故事,偏远无奇的苗家山村,古旧的生活方式,艰难的扶贫工作,被表现得波澜起伏、意味醇厚。
    《十八洞村》 表现扶贫,但主要描写了农民改变贫困的心理提升,重点在扶贫过程中人的精神变化。叙事突出了现实主义内容、精神与现代感很强的镜头语言的结合。叙事风格注重表现的多样性,整体强调真实与文艺的叙述,又融入悬疑、惊悚等情节片形式和苗族说唱等文化元素,加上两位主演的出色表演,将看似平淡的故事,偏远无奇的苗家山村,古旧的生活方式,艰难的扶贫工作,表现得波澜起伏、意味醇厚。
    影片开始不久即进入快节奏,正在集市闲转的贫困户杨懒突然飞跑起来,大喊“出大事啦!”慢进的变速镜头特写飞奔的两腿,加强了事态紧张的表现,由此开始故事的发展,介绍出家族纠纷导致村里青年外出,劳力不足加剧贫困的现状。之后,叙事进入白描为主的场面。苗村生活的老旧,主人公杨英俊夫妇辛勤劳作自给自足,但仍未达到小康,懒怠颓丧造成另一些人的贫困,工作队员挨户探访,彻夜商议……现实主义方法和精神在这里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村民矛盾、技能差距、人口外流,特别是人的精神状态,影响脱贫的矛盾问题一一被展现,而村民之间、家庭之间、干群之间的精神交锋,脱贫立志,凝心聚气,也逐一展开。
    影片特别再现了火车站里,杨英俊夫妇险些被拥挤混乱的人潮吞没,杨妻在人潮中大喊“带我回家!”真实场面不动声色地反映了城乡区域发展经历过的不平衡阶段,折射出扶贫攻坚、建设新农村,对于提高人民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
    影片对扶贫干部的描写也一点不简单化,不是单一的上对下的关怀视角,而是写出年轻干部在与农民、农村生活的交流中得到学习、心灵净化和精神提高。小龙坦言单位里的不正之风,王申则在与杨英俊的交往中看到父亲的身影,感受到一个老党员、老战士、老农民的朴实、耿直、坚强,从对自己“家境贫寒,人生的路走得很难”的感慨中走出,在人民的奋斗中感受到人生的正直无悔、前行的勇气和力量。这种干部与农民的心灵交流深化了影片的故事内涵,表现出精准扶贫不仅帮扶了农民,也提升了年轻干部的成长。
    正面价值艺术化,电影语言现代化,故事内容真实化,人物塑造性格化,取得了主流价值内容在电影艺术转化上的成功。
    人物刻画与意像的深入细腻,是影片一大特点。
    王学圻饰演农民杨英俊,表现出深厚的本色化演技和魅力,对人物从老兵到回归农民的性格历史和心态有准确的把握,从外在与内在全面塑造出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人物心理层层发展变化的表现,从执着于自给自足、不甘被帮扶、不甘拖国家后腿,到家族对话、冲突、说服,心理变化、志向形成、心理性格推动了整个情节发展。说起部队生活时的眉飞色舞,面对当下辛苦劳作时的沉静,不甘落后时的倔强,不善言辞时的暴躁,王学圻将人物心态的动与静、表与里,疾徐有致地表现出来,也将一个普通党员的诚实、忠诚、实干、带头、纯朴等特点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陈瑾对农妇的刻画同样具有本色化特点,同时又略带一点戏剧化的用力,由此将农妇的善良、勤俭、慈爱更加突显出来。她的一贯温和、在火车站的嘶喊、与智障孙女的深厚感情,生动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反差,而且成为扶贫故事发展的细腻铺垫。影片中六岁智障孙女小南瓜的塑造也起到独特作用。片中不断出现小南瓜发出的无意义的“呵呵”声,形成一种不幸、困难、沉闷中的异样灵动,它始终存在于一个
    和谐之家,衬托着人性善良温暖的气息,又成为情节发展的特殊关节,成为家人一定要摆脱贫困的动力,两位老人因这个智障孙女而表现出更大的生活勇气和亲情大爱。
    影片中多次出现威武的雄鸡形象,也成为一种文艺味的意象。开始就是一只昂首屹立墙头的雄鸡引吭高鸣,此后雄鸡多次出现,它威武、雄壮、挺拔、精神抖擞,和着贫困的画面与改变贫困的发展,显示出生命和生活的旺盛气息,让人联想到生活的传统,历史的漫长,以及苗族村民们的勇敢顽强。
    影片没有描写十八洞村最后的变化,只写到村民们和扶贫干部终于达成共识,齐心协力,推车挑担填土造田,准备播种生态水稻。画面伴着铿锵有力又流畅优美的苗鼓打击乐交响曲,留下对于村庄未来的很大想象空间。
    《十八洞村》 的创作追求正面价值艺术化,电影语言现代化,故事内容真实化,人物塑造性格化,文艺性、审美性和精神内涵相互融合,取得了主流价值内容在电影艺术转化上的成功。其中特别是找到了主流价值内容的精神闪光和电影艺术追求的结合点,就是改变贫穷和人的进步、人的发展变化,国家的人民情怀和电影追求的关注人生命运统一起来。表现内容体现重大性,但具体描写摆脱程式化工作,着眼于人物内心,表现矛盾冲突,实现艺术形象化。这也启示我们,文艺创作表现主流价值内容,应该充分做到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找到精神价值与艺术追求的统一。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