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从三个维度理解和践行当代中国文艺的新使命

http://www.newdu.com 2017-11-27 文艺报 徐放鸣 参加讨论


    “当代文艺实践在塑造中国形象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努力,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面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格局,还要进一步探索国家形象塑造的深度、广度和可接受度,把握其中的审美特殊性和艺术规律。”
    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于这个新时代具有怎样的新属性、新特点,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精辟阐释:“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面对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发展要求,我们应当进一步思考中国文艺在未来的文化强国建设中要承担起怎样的新使命,如何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和批评实践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更加自觉地肩负起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新时代的文艺实践需要有新的目标追求、新的价值取向、新的评价标准,我们应当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十九大报告中努力把握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核心要义,以此来指导我们面向新时代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维度来把握新时代中国文艺的新使命。
    一、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看文艺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新使命。伴随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我们党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所判断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到改革开放之初所强调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又经历36年后,直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新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物质文化需要”到如今的“美好生活需要”,其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侧重满足温饱的物质层面需要,发展到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显然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在满足温饱之后对于精神生活质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文艺如何满足人民对于高品位、高质量艺术作品供给的需求,如何发挥文艺作品对于国民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熏陶作用,如何以富于历史感与时代性的审美创造来生动呈现当代中国从富到强,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的辉煌历程,就成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必须担当的新使命,也是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构成了高度一致的内在逻辑。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我们文艺界应当努力强化三种意识。一是精品意识。当代文艺创作在供给数量上已经相当饱和,长篇小说的年出版量在3500部以上,最具大众性的电视剧生产已经严重过剩,每年生产的近一半作品没有播出的机会,但是仍然明显存在习总书记指出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并不能满足人民对于艺术精品的审美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将文艺精品概括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要求文艺界警惕“浮躁”之风,在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创作实践中拿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也在提升,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眼光和接受水平日渐提高,因此更加需要艺术精品来适应新时代大众的审美需要。二是导向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实践,并非一味地迎合大众趣味,而是要体现服务群众与引领群众的结合,在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体现审美观念的提升和文化品位的熏陶。这种服务与引领的结合正如美学家王朝闻所说的“适应与征服”,体现出文艺的娱乐性与超越性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寓教于乐的艺术熏陶中,文艺才能真正发挥凝聚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积极作用。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了“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这里的倡导“三讲”,抵制“三俗”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就是要求文艺实践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三是创新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这一论断把文艺创新问题讲得十分透彻。在当今艺术与科技、艺术与传媒紧密融合的背景下,在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应当打破传统艺术门类的界限,通过艺术与技术手段的巧妙融合,探索新的艺术形态和表现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别开生面、新颖独特、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二、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理解新时代文艺的新使命。对于文化自信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七一”讲话首次将“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并提,列为“四个自信”,并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将文化自信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重要的是,报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作出了新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就将对于三种文化的自信所蕴含的内在联系讲透彻了,启示我们要全面把握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并且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来理解对于文艺发展的新要求,明确文艺在塑造民族精神和国民灵魂上的新使命。
    具体来说,应当从三个方面来深化对这一新使命的认知。其一,努力发挥文艺对于塑造“四观”的潜移默化、熏陶濡染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地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当前形势下强调“四观”教育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针对性,切中了当下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时弊,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意。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自身先要确立正确的“四观”,并且要强化以作品塑造“四观”的自觉意识,然后才能形诸笔墨,真实而准确地展现历史过程和现实情境。在这当中,“史诗性”应当成为文艺发挥塑造“四观”作用的更高追求,要以历史的穿透力和时代感深刻地反映现实,启迪大众,以生动的审美表现力吸引大众,也引领大众。其二,努力发挥文艺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独特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中讲到的“中国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文艺作品在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自觉地探索其中的艺术特性和审美规律。重要的是将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转化为生动的历史语境和鲜活的时代风尚,在具体的故事和人物描写中产生深刻而强烈的感染力。其三,努力探索当代文艺如何做到“走心”、如何赢得大众的内在机制。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面临的当下挑战就在于如何真正打动信息时代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从而发挥教育启迪作用。近期荣获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类第一名的大型原创史诗话剧《雨花台》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该剧的成功得益于有效地实现了三个“对接”,将革命文化转换为当下受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从而在新的时代氛围里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深刻遇合。一是深度挖掘雨花英烈事迹的精神内涵,寻找革命文化的“老故事”与当代社会生活精神导向的结合点,实现了“历史感”与“时代性”的有效对接。二是贴近当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紧迫需求,重点塑造一批青年英烈形象,以雨花英烈的青春来映照当代青年学生的青春,实现了两种“青春”跨越时空的生动对接。三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创新话剧的艺术表现方式,强化综合影像视听效果,实现了革命传统题材戏剧的表现形态与新媒体环境下观众欣赏习惯方式的审美对接。
    三、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格局中理解新时代文艺的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已经写入联合国文件,成为更多国家接受的发展理念。这一宏伟构想将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全球格局中来把握,在开放、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为中国未来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创造性地建立起更加有效的对话和协作机制,显示出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所具有的发展眼光和气魄格局。我们的文艺实践应当主动融入这一发展格局,以文化软实力的方式积极传播中国秉持的新发展理念,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艺术表达中努力塑造“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中国形象。这是新的发展格局和发展理念赋予文艺的新使命。
    当代文艺实践在塑造中国形象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努力,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面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格局,还要进一步探索国家形象塑造的深度、广度和可接受度,把握其中的审美特殊性和艺术规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