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品牌,一名艺术家,一本书,一个展位,探寻国际文化传播的路径。 法兰克福书展一向以商谈与展示为主要业务开展模式,在“艺术之桥”的起步之初,我们更愿意强化现场展示与现场互动的业务模式。与每一位现场读者的亲密互动,是最为深入人心的传播方式。与读者的现场接触,更让我们领会到了不同文化彼此尊重与理解的必要性,彼此的致敬是文化传播的情感基础。 书展纷纷扰扰,惊艳遇见“虫子书” 每天早上,随着地铁的人流步入MesseFrankfurt。顺着长长的玻璃走廊前行,一路拐到书展的重镇6.1馆,刚进门就能看到一个相当抢眼的展位。 或许这也是第一次,整个展台只展出一本《虫子书》。 这本书是无声也动人,在巨头林立的欧美出版大佬的展台之间,显得格外特别。 《虫子书》由朱赢椿老师在五年的漫长时间里慢慢地创作而成。书中,就连目录、序言、注解、页码,也都是虫子的行为艺术。恰恰是这本书,得到了西方读者的共鸣。面对如宋画一般虫蚀的痕迹,一位老先生说:“我懂,我懂,我在花园的叶子上见到过这种痕迹。” 世界多姿多彩,静心书写“与虫共语” 一位懂行的先生,一来就比划:“你们的书是无为。无是没有,为是要做事情。”朱老师的《虫子书》可不就是无为而来的吗?这位热爱中国汉字的先生,勇敢地涂抹了两行“字”——他心目中的方块字,不成笔画,没有意义,却刚好和《虫子书》形成强烈的共鸣。 倒是一言启发了朱老师,既然读者都来阅读“虫子语”,不如让诸君也写下他们想对虫子说的话?于是有了更多感人的一幕——世界的语言在此汇集。 一本书的展览,一眼吸睛 广西师大社与英国ACC出版集团一起在欧美馆推出了朱赢椿老师《虫子书》的英文版展台:黑、白、绿色的调子,在欧美巨头林立的6·1馆里,一眼吸睛。 也因此发生了一幕又一幕十分难得的情景。阿根廷的小伙子来了一趟又一趟,原来是同业,说整个Team都为这本书激动了,想要购买版权。意大利的老夫妻也是同行,双双出席了在5.1馆的演讲,还盛邀我们经过他们的展台一定要去坐坐。鼎鼎有名的艺术出版社Rizzoli就在隔壁,编辑也时不时地溜过来。 一本书可以怎样横空出世?《虫子书》和广西师大出版社给出了一份响亮的答案。让专业的编辑、代理、出版人,在纷扰的书展上停顿了脚步,并对一本来自异乡的书深深地共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