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三体》被改编为电影 一身便服,黑色边框眼镜,带着浅浅的微笑,科幻作家刘慈欣走到哪里都会被科幻迷们包围着,索要签名,攀着合影。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和中国科幻最具分量的“银河奖”特别奖。在中国科幻大会现场,有无数的科幻迷等着他签名。 谈及为何从工程师转型当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这样解释:当年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很神奇的景象就是看到星空、夜空的时候。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是,在自己眼里的星空从没有失去过神奇的色彩,而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它变得越来越神秘,产生了要创作科幻小说最初的动力。 刘慈欣说:“相对于更天马行空的软科幻,硬科幻更偏重科学的核心与扎实的想象。随着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科学的脚步已经渐渐赶上了想象的脚步,甚至出现了‘未来已来’的说法。”刘慈欣认为,科幻小说的特点是,当科幻小说里面描述的奇迹变成现实的时候,它马上就会变得平淡无奇。事实上,在我们周围很多曾经的科幻元素已经变成现实。 在刘慈欣看来,《三体》一书只是把中国科幻从边缘地带引入了大众视野。它的成功,不是中国科幻产业的成功,甚至不是他个人的“成功”。刘慈欣说:“一直以来,我国的科幻产业还趋于弱势。到目前为止,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长期坚持写作的科幻作家还不到30位。因此,中国科幻产业要突出重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于中国科幻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老百姓接触最多的就是科幻杂志和科幻影视作品。刘慈欣说:“科幻产业的延伸链条很长,涉及很多领域,包括出版、影视、游戏、游乐园等。不论是作品质量还是读者数量,都还不太令人满意。像多数科幻长篇小说,销量好一点的也就5万到10万册左右,不好的只有几千册。这样的市场很难养活优秀的作家并激励他们进行创作。” “目前,美国的科幻作家多达3000人,而我国的科幻作家太少了。”刘慈欣说,现在在科幻读者当中,坚持购买科幻作品的大概有100万人,所以整个科幻行业都亟须政府加以引导和扶持。随着各大媒体的关注,科幻产业已由原来的神秘世界走到了大家的视线中。从这几年科幻产业的发展势头来看,我国科幻产业前进的动力很足。更让人欣喜的是,现在地方政府针对这一现状正在进行大力培育和拓展,就像成都市已经对打造“中国科幻之都”有了具体的部署,这对我国科幻产业的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只要有良好的土壤,培育起数量众多的科幻读者和作家,只是时间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很多人对科幻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幻产品的认识不断加深。一些科幻作品通过与影视行业互动后,看到了些许希望。”刘慈欣认为,科幻行业借助连续举办的中国科幻大会,吸引了与科幻产业相关领域的众多大咖来共话产业未来发展走向,对我国科幻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刘慈欣还建议,将科幻作品与影视产品相结合,这会带来让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