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余三定:对传统的继承与超越——评长篇纪实文学《重道瑚琳杨》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爱思想 余三定 参加讨论

    杨亚海的长篇纪实文学《重道瑚琳杨》,其最大特点和最成功的地方,笔者认为就在于,其既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优秀传统,又有对中国传统小说的自觉变革、创新和超越。
    美国著名诗人和文学批评家T·S·艾略特说过:"诗人,任何艺术的艺术家,谁也不能单独地具有他完全的意义。他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他的鉴赏就是鉴赏对他和已往诗人以及艺术家的关系。你不能把他单独地评价;你得把他放在前人之间来对照,来比较。"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作家无法切断与传统的血脉联系,他不能脱离传统而单独地进行创作。杨亚海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重道瑚琳杨》,就是一部深受"传统"影响的作品。它对于中国传统小说的借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创作形式上借鉴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章回体形式,用这种"民族形式"来叙说瑚琳杨氏家族的兴衰际遇。全书共有四十八回,从明朝瑚琳杨的始祖杨霞侣写起,按照时间顺序叙事,一直写到21世纪初期杨家子弟中的风流人物,将瑚琳杨氏家族近五百年的生存史、繁衍史、奋斗史完整而又形象地呈现出来,自然地揭示出了"程门立雪,尊师重道"一脉相承,忠厚传家促进子孙的立言、立德和立身的中华文化精髓。二是多种文体的交叉运用。在叙事过程中,这部作品不仅融入了大量的古典诗歌,而且将数量庞大的古今对联融入其中,实现了文、诗、联的有机交融、有机统一。四十几万字的篇幅中,引用名家或杨族人写的诗近一百三十首(阙),有意义的名(楹)联八十余联。如第一回"重阳东莞喜弄璋,大塘里上一神童",融入了四首古诗和两副对联;第二回"求学赣南交挚友,杨氏渊源得深究",融入了三首古诗和四副对联。又如"何处无重阳自参军去后彭泽归来韵事独留梅菉地,箇中有佳趣况吏不催租民皆载酒新诗共醉菊花天";"涌草当年藏虎豹,儿孙今日出英雄";"我挂乌纱归去也,轻舟一叶钓斜阳";等等;或说地名,或言趣事,或书志向。这些诗、联的有机融入,使作品在叙事的同时蕴含诗情画意和哲理,显得跌宕变化,情趣高雅,意境深远,因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和感染力。
    在借鉴、承传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精神的同时,著者还有"接着写"(与"照着写"相区别)的创造性勇气。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题材选择上的开创性。作品选择瑚琳杨氏家族近五百年的繁衍、发展史作为描写对象,着力写抗倭、抗日两大历史背景故事,品德、品位高尚的古今人物:杨立斋灭贼擒倭,组织各姓氏子弟兵会战,杨冠三抓到日寇飞行员与之角力、竞赛射击,以悬殊的本领收服他们,为我反战所用。这一系列充满血性和正气的描述,令人看后热血贲张,拍手称快。这些,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都是一个创举。二是跨文化的叙事视野。正如著者自己所说:这部书"着力用跨文化的历史眼光和叙事视野,用跨时代的精神气场支撑,力求人物和故事从字里行间站立起来,从而争取获得多元的文化意蕴"。直面历史背景,以负责任的精神,写了国内"清匪反霸"、"文革动乱"及宗族械斗等难于清楚演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变,引人警醒和深思。著者敢于跨越,力争多元,使作品的表述更加富于变化,视野更加开阔,意蕴更加深厚、丰富。三是真正的"实录"精神。在每一回的前面,著者均附上一段实地"采访记录",使之成为文本的组成部分。如对关西夫子杨震、隋炀帝杨广的评价,有关杨家将的故事传闻以及"瑚琳"的起源等,均让有独到研究的宗亲"完整"地说出来,而且与正文表述的内容有关连,读起来既不乏味,又能增加知识面。这一形式上的创新,很好地交代了写作材料的来源,增加了作品作为"历史"的可信度,又使作品具有现场感、真切感,一定意义上达到了"观古今于须臾"(晋o陆机语)的境界。
    如果说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这部作品的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鲜明特点的话,那么其第二个凸显的特点则是"实"与"虚"的有机统一。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它是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而成的,真人真事主要来自著者的四处采访,为此,著者付出了巨大的艰辛。著者《写在前面的话》中写道:"为写好这部书,两年来我和有关宗亲采访了四省市的200多人次,搜集的书籍资料一大堆",资料收集的全面、细致可谓到了极致。著者感叹瑚琳杨氏值得书写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巨大的付出换来了作品的真实和丰厚、深刻。真实是纪实文学的生命之所在。当然,著者面对纷繁浩大的历史事件和"风流"、"风云"人物,并没有被资料所束缚,并没有完全照搬历史材料,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改造,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和合理的虚构。正如著者所说:"这部书使用的地名、村名全部是实名,人名95%以上为真实,个别地、村、姓、名因多方面考虑,用英文字母代替。事件、故事和发生时间,因'文学'描述需要,有所增减、调整和演绎"。这样,这部书带给读者的就不仅有资料、有历史,而且有著者的情感、感悟和识见。
    第三个特点是"情"与"理"的有机统一。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本书著者作为瑚琳杨氏家族的后代,对先辈怀有深厚的敬仰和钦佩之情,这种情感随着采访的进展不断加深和升华,终于在动笔写作的时候找到了爆发的突破口。比如书的第一至第十四回对瑚琳杨氏祖先杨霞侣充满传奇的一生进行了追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读来非常感人;斗不过地痞流氓出身的国军团长,违心放了他们的鸦片通关,杨华苑区长毅然辞职归田;深感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压人,杨可桢县长把全县的契单欠条堆积一起,当众放把火烧掉,为此被攻讦,他决然辞去"乌纱",成了中华民国吴川县一个"最短命"的县长。当法理与情感发生冲突时,瑚琳人光明磊落,自知"硗硗者易缺,皎皎者易污",也"长团局而摒佥壬(奸人、小人)",盼时政"破觚为圜";宁"独树丰标,自高崖岸",也不弯腰屈膝、苟且为官。这些真人真事真话的再现与挖掘,与著者饱含情感的叙写是分不开的。"文学应该是人的灵魂、情感、理想、渴望的乐章",这是著者写作此书的感悟之一。笔底留情、笔底生情之时,著者还对知识之理作了多元呈现。读此书,可以在心底起波澜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民俗知识和有关儒、理学的知识。由此可见,此书既是一部脉脉含情的文学作品,又是一部深含文化底蕴的知识读物。显示了著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学术修养和人格修养。著者是一位学者型、思考型的作家。
    第四个特点是"古"与"今"的有机统一。这部书的历史叙事始于明朝成化年间,终于新世纪之初,在时间上完整地叙写了瑚琳杨氏家族由古至今的绵延发展、兴衰变迁的历史;而著者对相关材料的搜集,在时间上又是从当下出发,由今返古的。著者曾说,其参阅、改写的资料和表述出来的文字是二十比一,"古"与"今"素材之比为二比一,上下连贯、纵横并重的任务艰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通观全书,不难看出,瑚琳一族不仅代代口头相传了丰富感人的故事,还有旧族谱中记载了许多颇有史料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篇章,如一系列的《谱序》、《行状》、铭文等,甚至有些祝文、祭文,也充分体现出文以载道,文采风流的艺术精神。内中全文引述的杨汉章为全族祭杨翼云的祭文(附后),词汇丰富,用典准确,通假词和修辞格都值得后辈认真学习。对一些讽刺名句的引入,增色不少。比如"县太爷做生,金也要,银也要,红黑一把捞,不分南北;狗六爹该死,禾不熟,麦不熟,青黄两不接,哪来东西。"总之,书中的古今、今古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实现了古与今的超越和交融。
    另外,如果暂时撇开这部书的文学和历史(传记)学意义来看的话,我觉得这部书还具有重要的民俗学、社会学、民族源流("史")学的重要意义。
    书中对风水、堪舆之术有不少介绍,认为风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代子孙是否发达、繁盛,这是笔者持保留态度的内容,笔者认为这方面的描写应该是可以商榷的。
    (载《战士文艺》2013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