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诗文鉴赏 >

理想的“贤相”形象——诸葛亮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肖旭 参加讨论

    诸葛亮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第三十八回“刘备三顾茅庐”时登场,至一百零四回“五丈原归天”结束,他的全部活动与“鼎足三分”的政治局面相始终。在他出场前的三十几回尚未出现“三国”字样,而他去世以后,三国鼎立的局势亦即告终。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核心人物,是一左右政治形势的肱股大臣,是封建时代理想的“贤相”典型。
    在历史土诸葛亮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民间说唱中,他就成了个半神半人的形象。《三国志通俗演义》在刻画这个人物形象方面有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把诸葛亮恢复到人的位置,使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在这一形象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追求。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诸葛亮是作为一个贤相来描绘的。
     一、诸葛亮具有贤相之才
    

     —般认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然而诸葛亮之“智”,非一般的小智,乃足智多谋的“经天纬地”的丞相之才智。具体表现在战略战术的正确决策上。
    刘备在军阀角逐中,打了十几年的仗,但是并没有自己的势力、独立的根据地。刘备在失败的痛苦经验中,就产生了求贤用贤的迫切要求。这时诸葛亮隐居在隆中,他并不是不愿意出山,而是在等待时机,等待明君。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君臣鱼水和谐。我们应看到诸葛亮的拥刘,并不是简单的感恩,而是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上的。从他出山时起,他就以兴汉灭曹、建立刘蜀基业作为他的抱负,作为他一个实践活动的中心。而刘备只有在用了诸葛亮之后,他才得以贯彻正确的目标,逐步地打开局面,终成叮嘱之事。因此可以说蜀汉的兴衰,三国之间的每一次重大的军事斗争,都是和诸葛亮有着密切关系的。刘备对诸葛亮是言听计从,在刘备死以前,他向诸葛亮托孤;在刘备死了以后,诸葛亮竭尽全力来辅助刘禅。他不仅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表现了极其动人的“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坚持精神。
    在小说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忠诚以外;诸葛亮还有着公而忘私、赏罚分明、任人唯贤、虚怀若谷等贤相所必具备的特点。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正是作者所推崇的明君贤相的仁政思想。诸葛亮作为贤相,除具备品格上的优点以外,他还具有经天纬地的才干。诸葛亮身上的极突出特点,是他的足智多谋。隆中对策,他在分析了天下形势以后,为刘备提出了据蜀、联吴、抗魏的正确战略思想。“三顾茅庐”极尽烘托之笔墨,又在徐庶等众多人物的陪衬之中,让诸葛亮姗姗来迟。这样郑重其事地写人物出场,是为了说明这一人物的重要性,说明这一人物出场的重要性。—席隆中对话,是在镇压黄巾起义之后,多种政治军事势力混战的形势之下,“设计”了一个三国鼎立的新的政治局面,让自己站稳脚跟,然后,“伸大义于天下”。“隆中对”是《三国演义》之正式“点题”,是诸葛亮这一人物的第一次亮相。三国的历史,似乎是从这里开始了起点,毛宗岗本《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题为“定三分隆中决策”,点到了要害。这—决策,是总的战略思想的正确决策,是刘备政权的转机。
     为了形成鼎足之势,诸葛亮的行动方案是:“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地”,这是鼎足之势中自己建立基地的主张;“北拒曹操,东结孙权”,与东吴结成统一战线,以集中力量对付强敌曹操,这是团结谁、打击谁的总的策略思想。这些正确的战略与策略思想,是建立在对敌、友、我三方客观形势的全面、正确估计的基础之上的,是刘备政权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诸葛亮又提出了“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的主张,实际上是提出了“施仁政”的政治原则,这亦是成功之道的思想政治路线。封建时代,辅“仁君”、施“仁政”,乃是贤相的本质条件。
     凡事都在发展中,预则立,不预则废。决策是对未来行动所作的设想,是事情发生之前的预先分析和抉择,必然有明显的预测性。正如灵敏的天线能使人们获得清晰的电视图像一样,只有竖起预测思维的灵敏天线,才能使现代领导者的决策更加清晰、准确和科学。所谓预测性思维,也可称超前思维或科学预见,是一种思维指向未来,超越事物实际进程的思维方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思维过程发生于思维对象实际变化之前,也就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有所判断或预言。科学预测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它能够依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对客观事物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进程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或预言。但是,科学的预测性思维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的,有着深刻的实践和理论依据。以上这些,都是出山之前隆中一席谈,定天下“三分”的大计。表现了诸葛亮高度的预见性和深谋远虑,乃是经天纬地的相才的“决策”上的大智慧,有别于张飞长板坡马尾上挂树枝扫起尘埃设疑兵之类的小智慧。
    诸葛亮出山以后,第一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出奇制胜,奠定了在刘备集团的威信。在这以前关羽、张飞对他是不信服的,等到博望坡军师初用兵打了大胜仗以后,关、张对诸葛亮是心服口服。开始扭转刘备军事上的被动局面。从此刘备政治集团的事业总的趋势是顺利发展。
    在“赤壁之战”,诸葛亮孤身到吴国,舌战群儒,智激孙权与周瑜,扭转东吴局势,促使孙权形成统—战线共同抗曹。他争取了强有力的同盟,并且贯彻了联吴抗曹的战略。然后制订以我之长,攻敌之短的作战方案。在战略部署的各个环节上,他都胜过了曹操和周瑜。总之诸葛亮是个政治、军事、外交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人物。为了表现诸葛亮的智慧,《三国志通俗演义》从不同角度写出了陪衬人物。在刘备集团的内部主要写了庞统,在进攻西蜀时,庞统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劝告,轻举妄动,结果在落凤坡中箭身亡。在庞统的对照下,就更显示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在诸葛亮的敌对方面,在前期写了东吴的周瑜,在后期写了曹魏的司马懿。赤壁之战的时候,吴、魏的种种斗智都被他识破,他不多出场,但总揽大局。关键时刻他借东风,曹操败走华容道,归根结底是败在他手里。“统一战线”内部仍有斗争,周瑜欲杀孔明,立军令状,命孔明十日筹十万支箭,孔明许以三日完成。“草船借箭”一节,写了他的智勇双全和天文地理等知识的渊博;又写了他在孙刘抗曹联盟中使个人间的斗争避凶趋吉,使联合的大局不受损害,具有高度的策略性。“赤壁之战”正面指挥的是周瑜而从旁操纵主动权的却是诸葛亮。等到曹操战败,退回北方,局面初步稳定了,诸葛亮就主动向周瑜进攻,他“三气”周瑜,针锋相对。大败曹操之余,乘势又占领了荆襄九郡,于是三国鼎立局面得以确立。
    司马懿老奸巨滑,他的见识手段远远超过了周瑜,但在和诸葛亮较量之后他只好承认“吾不如孔明也”。“空城计”,是斗智的高潮,孔明的对手是司马懿,—个有头脑的军事家、一个强手。司马懿知道孔明从不弄险,据常情推测,认为这次定有埋伏;孔明料定司马懿必以为自己不弄险有埋伏,从而决定弄险:打开空城的城门招来之。结果孔明胜利了。这是你料我,我料你,最后到底谁料到了谁的智斗。这一扣人心弦的冲突,是建筑在双方知己知彼的性格冲突之上,是建立在对敌方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作品让孔明与司马懿对比,以空城计奇迹般的胜利来突出孔明超人出圣的智慧。这也是具体战役上的策略的胜利。
    “七擒孟获”,首先是政治家的策略在起作用,即“攻心为上”的策略,—旦达到目的,毅然退兵,并无并吞之意。因为只有孟获心服,后方得以安定,才能出师祁山与魏决战。三国鼎立井非最终目标,宏图仍在“一统天下”,他“胸中自有千山万壑”,不在占领一城一池之得。“七擒孟获”也反映了诸葛亮的胆识。
    全书通过多种角度的陪衬,把诸葛亮在各种斗争,特别是在重大的军事斗争的聪明才智都充分表现出来了。
     历来《三国》人物有“三绝”之说: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而孔明之“智”,又有其个性特点,那就是“丞相之智”,他的经天纬地之才中,具有惊人的预见性,决策的准确性,具体谋划的周密性。
     二、诸葛亮具有贤相之德
    

    首先他赤胆忠心地竭诚于理想化的、“仁君”刘备为代表的政治集团。
    

    他对刘备竭尽了忠诚,他和刘备互相了解,为了共图王霸事业而奋斗一生。《三国志通俗演义》全力以赴歌颂诸葛亮对刘备的一种生死不逾的忠诚,作者把“忠诚”作为贤相的一种重要品质来突出。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披荆斩棘,历尽难辛,以强烈的事业心,无畏的气概和英雄的胆识,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白帝城刘备托孤,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王。”不管刘备此说是出于真心或只是一种权术,反正在三国混乱的政治形势中,权臣“篡位”,比比皆是。曹丕为之,司马昭又为之,然诸葛亮可为而决不为。刘备死后,刘禅昏庸,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竭尽余力,忠贞不二。自从“受命以来,夙夜忧思,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安居平五路的惨淡经营;七擒孟获,六出邪山,征战不息。前后《出师表》是他的心血写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千古名句,亦是他高尚政治品质的写照。身居五丈原,深知自己食少事烦,不久人世,仍奔走操劳,总以为他人“不似我尽心。”临终前强支身子,遍察军营,最后死于征途。其公而忘私,鞠躬尽瘁的忠贞品质,感人至深。是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其次,诸葛亮又有严于责己,赏罚分明,任人唯贤,谦逊谨慎,虚怀若谷等政治家军事家的襟怀和品质。
    

     失街亭一事说明孔明有不周之处,然亦出于无奈。蜀欲攻魏取长安,必经泰岭,魏欲攻蜀取汉中亦必经秦岭。秦岭有三条路:中路司马懿扼守严,东路险,唯西路由阳关下街亭即控制了咽喉。街亭虽小事关重大。孔明欲用人,赵云不在,邓芝不在,魏延喜弄险不用,马谡自报奋勇,不得已而用之,又加王平协助以防不测。结果马谡自大,终失街亭。为此孔明上书,“请自贬三等”,从丞相贬为右将军。并提出“诸人有运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溯,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降,功可翘首而待矣。”最后秉公无私,终于挥泪斩马谡。是孔明责己严而又严于法令一例。三顾茅庐时,关、张因不理解而对孔明终难相容,孔明虚怀若谷,至博望—战,才使关、张心服;解决关羽与马谡的矛盾,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火并。因胸襟博大,高瞻远瞩,从不恃功自傲,不计较他人对己的不敬。对同僚友善,以诚相待,尽力感化又不失原则。善于处理领导层内部的矛盾,具有丞相与大将的风度。
    再次,在小说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一个完美的知识分子形象。
    

    如何来看待诸葛亮的智慧?我们知道,所谓智慧,它是判断能力、应变能力、预测能力的集中和概括,而诸葛亮的这三种能力是非常的。如《空城计》诸葛亮在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很快就逼近西城,而他身边只有一般文官和二千五百多军士的紧急情况下,诸葛亮不慌不忙,表现了高度的应变能力。当时作战的双方都掌握了对手的特点,司马懿了解、掌握诸葛亮是平生谨慎,从不弄险,因而他判断诸葛亮在城中设下了埋伏,而诸葛亮正好利用了司马懿对他的顾忌,采取了紧急行动,显示城中埋伏的千军万马,给敌人造成判断上的错误。这就是应变能力,这就是胆识和魄力。
    诸葛亮这一形象概括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反过来人民从这个形象身上汲取了智慧和创造力量。诸葛亮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知识分子。《三国志通俗演义》除把诸葛亮作为一个贤相来塑造以外,也把他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完美的知识分子形象来塑造。但这一知识分子和一般的知识分子不同,他重视实践,关心天下大事,他走的是和一般知识分子不同的生活道路。在舌战群儒中,他抨击了群儒。“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说他们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诸葛亮很看不起他们。诸葛亮不是死读书,他重视能力,注重实践,这就使他的智慧大大超出了一般人。他能了解情况,掌握斗争规律,他预见事态发展的前景,做到深谋远虑,料事如神,智慧和忠诚是作为诸葛亮贤相的核心成分。诸葛亮只有遇见刘备这样的明君,他的才智聪明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忠诚品格才能得到充分发扬。这形象的塑造使全书的明君贤相思想扩大、鲜明起来,使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也大大鲜明起来。可以说在诸葛亮出山以前和诸葛亮病死以后,《三国志通俗演义》没有什么特别精彩的描写。
     作品还在不少地方写了他的爱民,实践他提出的“将军可占人和”的主张:他进军泸水,闻水边鬼哭,以为“此乃吾之积恶也”。是一个深知战争给人灾难的带兵者。
     总之,作品将历史上肱股之臣的—切优点集中在诸葛亮身上,塑造了—个理想的贤相典型,反映了乱世人民的愿望。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在他出山之前,虽亦自称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士,然对天下形势了若指掌。凭他的雄才大略,若图个人功利,委身曹魏,投靠孙吴,更易取得顺境。然而他在认识刘备,并以刘备为可以寄托理想的明王以后,毅然在刘备极其困难的时候,担当起辅佐的重任。从先前的避世,到后来的出山,积极用世,力图拯民于水火,希求实行清明政治。以鼎足三分为立足于世之始,进而希图达到“一统天下”的宏图。
    并以此为己任,为此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正是诸葛亮赢得人们尊敬的地方。然而诸葛亮的全部活动与“鼎足三分”相始终,这是他杰出之处,也是悲剧所在。因为“三分”天下,既非孔明的最后理想,亦不符合历史与人民的愿望而“一统天下”之宏图毕竟未能为他或他的继承人所实现。“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正因此而发。
     诸葛亮是作为封建时代理想的贤相典型来写的,然而他的超人的智慧,忠贞的品质,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与不可避免的历史的悲剧等,均超出了一个贤相的范畴,而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典型意义。
    作品中对孔明的忠贞的品质描写,有时含有某些忠君中的愚忠成份;写孔明的智慧,有时又带有迷信色彩而被认为“近于妖”,均是作品的局限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