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悲剧 崇高 史诗——小议战争文学的审美品格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茂增 参加讨论

    任何一种文学类型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品格。作为一种以表现和反思战争为主题的特殊文学类型,战争文学的审美品格主要表现为悲剧、荒诞、崇高和史诗。
    战争是人类最大的悲剧,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比任何一种自然灾害都更为深重。与此相应,悲剧构成了战争文学最基本的审美品格,是战争文学作品最天然的底色和基调,很难想象一部无视战争创伤的作品能够成为伟大作品。战争文学的悲剧性首先表现为战争对幸福生活的破坏和对美好生命的毁灭,即鲁迅之所谓“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诗经》中征夫思妇的离愁别苦,唐代边塞诗中的沙场白骨,前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5位年轻女兵的牺牲,电影中纳粹集中营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无不揭示了战争的冷酷和对文明的摧残。其次,战争文学的悲剧性表现为人类价值在战争情境中的冲突以及主人公因冲突而遭受的苦难。在战争的极端情境中,两种各自既有合理的一面又有片面的一面的理想或价值势均力敌,形成冲突,使得主人公面临两难困境,无论作出何种选择都会陷入灾难性结局。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安提戈涅作为忒拜国公民,必须服从国王的命令,不能为引外敌入侵城邦的哥哥收尸,但按照神律,她又不能让亲人曝尸野外。安提戈涅最后遵从神律掩埋了哥哥,结果被国王处死。前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中,赤卫队女战士马柳特卡和风雅英俊的白匪军官奥特罗克因为意外事故流落荒岛,在不知不觉中从你死我活的敌人变成了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然而一旦白匪的船只驶近小岛,马柳特卡却不得不向心爱的“蓝眼睛”举枪瞄准。
    悲剧性推向极致,便会转换成荒诞。在悲剧类作品中,主人公的苦难和牺牲背后总还有一个价值设定,因而苦难和牺牲终归是有意义的,但荒诞表现的却是一种彻底的无意义感。二战后的荒诞派战争文学作品中,战争的意义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荒谬、虚妄和迷惘。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最为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战争的荒诞性:首先,战争不再具有任何正当的目的,有的只是邪恶的私欲。善于投机的伙食管理员操纵辛迪加公司,一面同美国军队签合同轰炸德军的桥梁,一面又跟德军签合同,用高射炮攻击美国飞机,保卫桥梁。其次,身处战争中的人被荒诞的战争逻辑所操控,甚至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确定性。军医丹尼卡为了冒领飞行津贴,挂名于麦克沃思的飞机上,麦克沃思自杀毁机,丹尼卡的名字也被从部队的花名册中勾去。虽然他仍生活在军营中,但“证明他阵亡的材料却像虫卵一样迅速繁殖,而且无可争辩地相互证实”。再次,荒诞性还表现为荒诞的不可抗争性。投弹手尤索林想以健康原因回国,但按照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可以停止飞行,同时又规定,任何想停飞的人都须自己提出申请,而提出申请的人不可能是疯子。
    战争文学不仅仅给人以幻灭感,也不仅仅止于对战争的谴责,它还给人以走出战争困境的希望和力量,从而呈现出战争文学特有的崇高感。崇高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主要体现在具有超凡气质的英雄身上。所谓“超凡气质”,不仅指勇武刚健和雄才大略,更是指为了理想和正义赴汤蹈火、视死如归,也是指为了坚守最基本的道德良知而以弱抗强、默默牺牲。“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岳武穆是英雄,“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秋瑾是英雄,《百合花》中不知名的小战士也是英雄;“阿开亚的武士之花”阿喀琉斯是英雄,《一个人的遭遇》的主人公、没有任何惊人壮举的索科洛夫也是英雄。无论如何,正如英国思想家卡莱尔所说,在战争绝境中,英雄人物“是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世界上的黑暗;他绝不仅仅是一盏点燃的灯,而是一颗沐浴着上帝的恩泽而闪闪发光的明星……这永不熄灭的光芒使人茅塞顿开,令人刚毅坚强,使人英勇崇高”。
    英雄有着超凡的力量,但英雄的力量毕竟是个体的力量,因而在崇高之上,战争文学的最高品格是史诗。所谓史诗,首先是指题材的重大和结构的宏伟,古今中外的史诗所表现的无不是对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无不是汪洋浩瀚的鸿篇巨制。但战争文学之史诗性,更是指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边界,以总体性视域和现代理性精神对战争进行剖析、对历史进行追问、对人类命运进行思索。显而易见,并不是所有冠有“史诗”之名的作品都符合上述定义。事实上,史诗有古今之别,古典史诗的视域往往囿于特定的民族、国家,以至于某个民族顶礼膜拜的英雄极有可能是涂炭异族的恶魔,而现代史诗的作者则理当从全人类的视域出发来反思战争。古典史诗有着非常强烈的英雄崇拜情结,而现代史诗则不再寄希望于某一个神化的英雄。《战争与和平》中,没有一个传统史诗意义上的英雄,安德烈不是,彼埃尔不是,库图佐夫也不是。毋宁说,托尔斯泰以为,除非每一个善良的人都行动起来,否则无以对抗战争之罪恶。古典史诗在情感特征上多是“独白的”、“单声部”的,而现代史诗则充满了理性的对话和争辩。《战争与和平》第三部长篇累牍的议论,曾经受到屠格涅夫、福楼拜等人的诟病,但在这些的确非常枯燥的议论背后,体现了托尔斯泰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和关切:除非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的人都以高度的理性来反思、讨论“战争与和平”这一与地球上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的问题,否则人类将永远走不出战争之阴影。
    原载:《文艺报》2013年03月2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