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10月15日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让广大文艺工作者精神振奋、欢欣鼓舞。 连日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神州大地广为传诵,并迅速在各地宣传文化部门掀起学习热潮。广大文艺工作者正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中关于文艺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文艺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总书记的讲话深刻论述了当前文艺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蕴含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艺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做出了科学判断,对文艺工作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生动而科学的解答。总书记讲话立意高远,阐述深刻,朴实亲切,生动鲜活,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文艺工作的丰富实践和理论探索的集中反映,是一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文艺工作划定了基本遵循、为文艺工作者标注了价值航标的重大创新。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紧密结合文艺工作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成果,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时代高度,立足于人民的需要,充分认识和感受到自己肩上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文艺事业的根本方向。只有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作品的鉴赏者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才能避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才能不断显现出发展的活力和创新的动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必然贯穿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必然蕴含着真、善、美的力量,必然回响着“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真情和声,也才可能是社会效益明显、两个效益俱佳的文艺精品。 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不容替代的独特作用。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时代呼唤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家来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增强对生活的感知力和艺术表现力、作品感染力,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在中华民族和世界文艺史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美好篇章。 文艺繁荣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把文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要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推动文艺全面繁荣发展,要充分认识和感受到我们肩上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并结合文艺工作和艺术创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和行动,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为人民群众所欢迎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一个枫叶流丹的清丽金秋,而我们的心里,却荡漾着许多关于春天的美好畅想……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必将鼓舞、引领文艺工作、文艺事业实现新的跨越、新的发展。 原载:《中国文化日报》2014年10月2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