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2007 年电视剧创作亮色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张德祥 参加讨论
从2007年荧屏上播出的电视剧来看,没有哪一种题材特别走红,没有哪一种主题格外吃香,也没有哪一种样式或类型特别受到青睐,却不时有优秀作品引人注目。总体来看,电视剧创作呈现出散点式、多样态的繁荣。就题材和主题而言,电视剧走过了那种“跟风”“追风”和“一窝蜂”阶段,没有哪类题材特别受宠,没有哪类主题炙手可热。这说明电视剧的题材生态更趋于多样,创作也更趋于理性,更注重作品本身的艺术质量以引起观众的欣赏兴趣,而不再格外注重题材的讨巧和对市场的迎合。
    在我看来,2007年,有四部作品必须特别提出,它们是《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喜耕田的故事》和《大明王朝1566》。这几部作品在年度创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在艺术上提供了新的启示意义。虽然这几部作品的收视率不尽相似,原因不全在作品本身,有许多外部因素的作用。
    《恰同学少年》至少有以下四点启示:1、还青春以清纯清新的朝气。看《恰》剧,首先使人感到强烈青春气息的冲击。一群年轻人,朝气蓬勃、热情洋溢,求学交游,探讨真理,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相互帮助,相互激励,青春的朝气扑面而来。青春之美丽,是因为清纯,充满浪漫和激情,充满精神的飞扬——“粪土当年万户侯”。今天有许多所谓的“青春偶像剧”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真正表现出青春的本色和本质——“青”与“清”。青春不“青”,只剩下卿卿我我的“春”,青春就会发霉。如果再把青春悬挂在金钱的砝码上,不清不白,青春就会散发出庸俗的铜臭味,何美之有?因此,《恰同学少年》的出现,给我们所谓的青春偶像剧以当头棒喝:还青春以清纯清新,还少年以朝气。2、赋青春以积极向上的正气。人的青少年时期,是读书求知时期,但读书求知不仅仅是增长知识和技能,还在于修身立志和做人的培养。《恰同学少年》生动地再现了这个过程,塑造了孔昭绶、杨昌济等一批古风犹存而思想开明、学识渊博而境界高远的先贤形象。他们不是教书匠,而是真正的教育家,得英才而育之,因材施教,爱徒如子,“欲栽大木拄长天”,就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出堪当大任的人才。在我看来,杨昌济、孔昭绶等先贤的功德,就是启蒙了这一批少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培育了他们志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远大志向,赋予了他们“君子以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品格。而《恰》剧之美,也正是通过这个过程的展现,赋予了青春以蓬勃向上的正气。风华“正”茂,茂出的是正直人格和人格正气。3、让人物以性格魅力感染人。《恰》剧的成功,从根本上来说,源自于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生动,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少年群体形象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陶斯咏、萧子升、萧三、蔡畅、杨开慧以及王子鹏、刘俊卿等等。同是富家女子,向警予的外向、陶斯咏的内敛、杨开慧的泼辣,各标一枝,形成鲜明的性格对比;同是贫寒子弟,毛泽东的雄放、蔡和森的谦和、萧子升的严谨,各有千秋,相辅相成;王子鹏的腼腆与刘俊卿的虚荣也活灵活现,每一个人物形象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应当说,在所有人物中,最关键的还是对毛泽东性格的准确把握和生动展现。他的家庭出身以及母亲的影响,形成了他对劳苦人民的天然感情;他从对父亲家长制的反抗延伸到对旧观念、旧势力的反抗,形成了他的反抗性格;他的求知、探索、进取精神及对真理的热情使他思维活跃、见识过人;他在同龄人中经历多,见识广,讲义气,好交游以及他的才气与学识、洒脱与乐观、雄放与磊落等等形成了他的性格魅力。他在一师读书期间,周围聚集了那么多好友,是他的性格魅力吸引着、感染着他周围的同学。同样,观众认同、喜欢这部电视剧,很大程度上也是被青年毛泽东性格的青春魅力所吸引、所感染。他后来之所以成为伟人,与他的性格魅力是分不开的。4、《恰同学少年》的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彻底摆脱了概念化的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真实的细节来展示人物性格。毛泽东与陶斯咏的初次见面,蔡和森与向警予的初次见面,都可谓匠心独运,大巧无痕,饶有风趣,生动可信。精巧的细节设置,紧针密线,贯穿全剧,增强了真实性,提升了该剧的整体艺术质量,很好地完成了性格塑造。应当说,细节的生动真实,是该剧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上的一个重要贡献。
    《士兵突击》是一部没有女人角色、纯粹由男人构成的电视剧,但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这样的作品要吸引人,靠什么?靠生活和人物,靠思想和艺术。这部作品的最大贡献就是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许三多,叙述了一个男人的锤炼成长过程。同时,以他为圆点和焦点,通过性格、观念、思维方式的差异和碰撞塑造了一组鲜活生动的士兵群像,展示了当代军人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青春激情。它既是军事题材,也是青春题材。与《恰同学少年》一样,它赋予青春以理想、激情和人格力量,还青春以“清”和“纯”,把青春从所谓“偶像剧”的卿卿我我、爱恨情仇、鼠肚鸡肠、发嗲撒娇的狭小空间中拯救出来,让青春散发出精神光芒。许三多这个形象的个性价值集中体现于他的善良单纯、不通世故的“另类”。他没有被世俗“格式化”,所以在世俗看来就是“傻”和“愚”。加之先天之懦弱,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上,他必然会遭受轻蔑。但是,生活的辩证法又常常使“愚者大智”、“傻子无敌”,所以《士兵突击》具有很浓的寓言意味,富有哲理。就艺术性而言,该剧的最大特点是营造了一种“语境”真实,独白式叙事,获得了“原生态”的生活真实。真实是一种力量。真实的叙事中包含着寓言化的哲理,使该剧既有生活真实的力量,又有超越生活的精神提升。毫无疑问,《士》剧将军事题材电视剧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新境界,观众怎能不喜欢这样的作品?
    《喜耕田的故事》在众多农村题材中令人耳目一新,观后有一种“春风化雨、润农无声”的艺术感受,避免了近年来流行的那种过于夸张搞笑、咋咋呼呼、脱离生活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是难得的一部农村题材优秀作品,对农村题材文艺创作具有引领作用。《喜》剧以一个农民喜耕田2006年的生活经历,折射出国家免除农业税、建设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以及一系列惠农政策出台后,极大地激励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鼓舞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给农民带来了新的信心、希望和尊严。对农民来说,风雨牵心,风调雨顺给农民带来的不仅仅是收获,还有喜悦。实际上,政策也是一种风雨,春风化雨,润农无声,农桑之喜就是农民之福。如果说自然界的风雨滋润的是庄稼,那么,好政策的风雨就直接滋润着农民的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喜》剧在农村题材创作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回顾历史我们就会明白,每次国家的重大农业战略决策和政策出台,都带来了一个新的农业时代,同时伴随着一个反映新的农村现实的文艺潮流。合作化运动带来了一大批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优秀作品,以《不能走那条路》为发端。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出现了一大批反映农村变革的优秀作品,《乡场上》开了先河。2006年,新农村建设和免除农业税的决策必然带来农村的巨大变化,《喜耕田的故事》是第一部反映免除农业税之后的农村现实,与《乡场上》一样,都是从农民内心世界着眼,表现新的政策在农民心里引起的反响,时代特点的鲜明意义从农民的精神状态中得到展现。《喜》剧的成功还在于继承和发展了“山药蛋派”的艺术特色,让乡土文化发出新芽。乡土是文化的根,它孕育了一方文化的密码,所以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文化气息。真正的艺术总是扎根于一方水土,都是从一方水土中生长出来的,带着一方水土特有的品质和气息,从而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韵致和文化价值。谁参透了这一点并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说是摸到了艺术的脉,抓住了艺术的根。该剧与《士兵突击》不谋而合,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结合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不仅有利于揭示人物的真实心理,而且有效实现了与观众的沟通,极大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亲和力,使人感受到了浓郁的生活意味。电视剧作为一种叙事艺术,有自己的叙事特征,越是朴素的叙事手法,越能贴近生活,贴近人物,达到艺术真实的效果。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对叙事节奏也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使情节发展起伏有致,张弛有度,是作品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明王朝1566》作为历史剧,在2007年的电视剧中具有特殊意味,这就是,改变了那种一味歌颂皇权皇恩的不良风气,努力靠近历史本身,冷静客观审视历史,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尤其是帮助人们认识皇权的真相。该剧对官场人物的展示可谓传神,对官场复杂关系的揭示可谓微妙,无论是嘉靖皇帝,还是严嵩与海瑞,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好人坏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都有自己的智慧和结局,让观众看个真切。权力场的巨大“场性”对人性的扭曲触目惊心,也让人对这权力场胆战心惊。总之,看这样的作品,能增强人认识历史的能力,而不至于被皇恩浩荡所“忽悠”。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海瑞无疑最具有正义正气的精神力量,但嘉靖皇帝、严嵩、吕芳、胡宗宪、杨金水、郑泌昌等等人物把官场上的太极拳演绎得令人叹为观止,没有高超的技巧,岂能在宦海上站稳脚跟并有出神入化的拳脚?
    除了以上特别提出的四部作品之外,2007年还有大量可圈可点的作品,如《戈壁母亲》《金婚》《井冈山》《鉴真东渡》《贞观之治》《彭雪枫》《狼毒花》《家有爹娘》等等。当然还有大量故弄玄虚、玩弄技巧、苍白空洞的平庸之作,无须提及。
    成功的作品和失败的作品一再证明,电视剧是艺术,不是技术;电视剧要塑造人物形象,要让人物从深厚的生活土壤中站起来、走出来,走出自己的个性和生命,走出自己的步履和韵致。
    原载:《文艺报》2008-1-3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