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人不在了,没有哪一件衣服是性感的——关于电影《赎罪》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阿诺阿布 参加讨论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最具有反讽意味的事件,可能要数战争了。可以这么说,在包括科学、音乐等为数不多的无国界的人类活动中,战争这个幽灵,作为永远不会过时的电影元素,最受世界各地的编导们青睐。
     克里斯托弗•汉普顿的编剧切入点本来是很有意思的。他没有傻乎乎的去营造大众熟悉的生离死别,也没有由着大脑重复个体在战争大事件下的无助。他只是从平凡的生活片断中选取出人性化的一点:一个小女孩的自以为是,毁灭了一对年轻人的一生。可以说,这个切入点,具备有很大发挥的空间。遗憾的是他还是没有逃脱视觉文化的猎杀——他放弃了对这个切入点进一步深入的种种可能,而是流于俗套地选用具备了场景和视觉的战争这一挡箭牌来作为《赎罪》的情节支点和故事线。事实上,整个电影中的战争场面,或者说选择战争背景来做《赎罪》的叙事逻辑,实在过于老套和缺乏创新力。从《赎罪》所应该表现的故事主体说,制片人有烧不完的美元之外,我看不出长达几十分钟的战争对于这部电影究竟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是从叙事性及电影内在的张力方面来说,战争场面的摆设,反而一度使电影的主题出现不同场面的,不同意义的情节点和高潮点。大概,这也许是《赎罪》最为失败的地方。
     《赎罪》说的是英国乡村一个富裕人家的小女孩布里奥妮,错误地理解管家的儿子罗比和姐姐塞西莉亚的亲昵,凭自己的想象将无边的罪恶引向两位主人公。罗比为摆脱牢狱之苦而参加了二战,最终在部队要回家的当天死于前线,姐姐塞西莉亚也因战争去世。布里奥妮长大后,明白了当年事情的真像,肠子悔青的她写了一本叫《赎罪》的小说来自我忏悔。
     看完电影,我一再想,如果编导借用的背景不是战争,而是生活中其它不幸的遭遇,大到姐姐一辈子不喜欢男人,小到姐姐嫁给一个酒鬼,啊呀,这种场景太多了。如果那样的话,这部电影至少要少花一半的银子。其二,倘若真是选用不幸的生活扭曲了当初的被谄害者,电影能够更加纯粹地对个体情感密集关怀,从而轻易地完成赎罪的深度叙事。《黑暗中的舞者》是这样,《廊桥遗梦》也是这样。它们都是从小处,从人性的最为软弱处着眼,将芝麻放大成西瓜,猫放大成老虎而取得令人叹服的成功。
     此剧的色彩,英国乡村部分,是成功的,油画般的画面为日后的苦难进行了反铺垫;以冷色调为主的战争画面也是成功的,它或多或少地让人怀念过去的时光。但是将这两种画面组合在一起,统一的风格被挤不在了,因为就故事的内在情节而言,这两种色彩的对立,削弱了故事的内涵。叙事风格方面,因为现在谁用起《公民凯恩》、《罗生门》之类的手法都很得心应手,对于同一件事报以主客观相混的假想以及那些借用波普艺术的镜头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由于整部电影的剧情转换过于人为化,生活成了导俱而不是凸现生活本身。许多地方给人以情节是堆出来的而不是生活流本身之感,自然就无法提供一系列细致而感人的情节给演员,演员的表演当然也就难以淋漓尽致。别说是凯拉•奈特莉和詹姆斯•迈克沃伊,就是让好莱坞一流的天才来主演,也不会出彩到哪一个地步。
     说白了,电影终归是电影。它最有意义的同时也是最原始的使命是将一个有意思的事故完美地告诉人们。场面的宏大,视觉上的快感,应该是为丰富事件服务,其它目的都次要。(这方面,中国导演倒是学得不错。听说好多电影画面,随便抓一张下来,都可以和美国国家地理的图片媲美,多不容易啊。)
     不可否认,塞西莉亚被水打湿的衣服凸现激情四溢的身材很有说服力,问题是对于观众而言,通常的逻辑是:人不在了,没有哪一件衣服是性感的。
    原载:《中国艺术批评》2008-5-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