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祈望》:通过真与善而达到美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仲呈祥 参加讨论

    我看《祈望》时,本想只看个大概,没想到这部三十二集的家庭伦理电视剧,把我完全吸引住了,一集不拉全都看完了。我认为,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就其美学品格而言,它堪称是一部家庭伦理电视剧的范本,同时对了解中国特色的长篇电视剧的美学属性和审美风范,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剧中男女主角姜文君、芦苇,是一对离了婚 又带着各自子女再婚的中年人,他们历经波折,却依然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与祈望,不仅题材洋溢着浓烈的时代精神,而且人物集中、情节洗练、节奏明快,看似生活中的涓涓细流,却一波三折、环环相扣,掀起层层激动人心的生活浪花,引人入胜。孙淳扮演的姜文君,塑造了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人格而又有弱点的立体人物。茹萍作为本剧的女主角,她所塑造的芦苇,也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生动地演绎了主人公的情感轨迹,仿佛成了她真实生活的一种写照。至于刘之冰扮演的和芦苇离异的蒲剑峰,虽毛病不少,但内心却留存着对善与美的追求,最后为民工开办便民诊所,回归到正确的人生轨道上来,这个形象把人物的多面性、复杂性表现得很到位。扮演芦苇妹妹的万妮恩,塑造了一个不善于思考、懵懵懂懂的女性形象,她和比自己年长很多、离异又带着一个十几岁女儿的男人结婚,开始时对于自己作为继母的责任毫无认识,后来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母亲,既有了自己亲生的宝贝,又有了一个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的好闺女。总之,这部戏中的许多荧屏形象,由于导演的独具匠心的处理,演员朴实无华的表演,让观众都能从中照见自己或多或少的生活影子。可以说,这是一部通过真与善达到美的优秀艺术作品。
    二十年前的《渴望》,标志着中国电视剧走向自觉,找到了自己独立于电影和戏剧之外的美学品格。而二十年之后的《祈望》,标志着中国电视剧创作的美学追求走向自觉。二十年前的《渴望》就其美学思维而言,主要是单向取值,非此即彼。王慧芳是个善的化身,王沪生是个恶的化身,标志着走出文革禁锢后的中华民族呼唤真情、呼唤亲情的愿望;今天的《祈望》,里面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坏的,但却也没有一个是绝对完美的,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从不太完美到比较完美的过程中,迸发出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因此它的美学价值是远胜于《渴望》的。正如鲁迅先生在评价《红楼梦》时所讲的一句非常精辟的话:“《红楼梦》的好就好在传统的那些法被打破了,去好的不是绝对的好,去坏的不是绝对的坏。”所以这绝不是一部拘泥于个人身边的小悲欢、拿小悲欢当大事件的小气之作,而是一部通过家庭伦理生活和婚姻生活,折射出3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华民族精神轨迹的大气之作,对提高全民族的审美修养和鉴赏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原载:《光明日报》2008-12-1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