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新路径 新叙述 新内涵——电视剧《战北平》专家研讨会纪要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仲呈祥 等 参加讨论
电视剧《战北平》2月6日至17日在北京电视台卫视频道播出以来,反响热烈,创下了优异的收视成绩。之前在上海等南方地面电视台播出时,收视效果也很好。为及时总结经验,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术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宣传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于3月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专家研讨会,邀请国内影视评论专家对《战北平》的成功经验进行了专题研讨。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王丹彦主持。
    《战北平》开辟了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影视剧的新路径,是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创作理念的成功实践
    仲呈祥:《战北平》开辟了电视剧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另一条路径。这就是在宏大叙事的背景下,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在正确的历史观引领下,尽量把英雄故事戏剧化、演绎化。
    一部《三国志》,还有一部与之对应的《三国演义》。只要历史观是对头的,演绎是无可厚非的,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前提非常重要,要把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历史走向的本质规律艺术地呈现出来,而不能扭曲这个事件的本质,转移这个事件的历史走向。如果那样就叫“歪说”,我们就不能赞成。这是一个非常本质的原则区别。郭沫若先生当年以《屈原》为代表的一系列历史剧对抗日战争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激励作用,他既是大历史学家,又是大史剧家,他在阐述这一点的时候,说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话。他说,“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历史研究一定要实事求是,尽可能地恢复历史的本像;但在谈到历史创作时,他老人家特别改了两个字,叫“失事求似”,即失去了事实,求了一个相似。这的确是大家的经验之谈。郭老还用了一句话来表明什么叫“失去了事实,求了一个相似”。他说在史学家的驻脚点,也就是停脚步的地方,史剧家继续寻找他的方向前行,通过自己的艺术想像把它艺术地再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郭老又讲了一句话:历史家发现历史精神,而历史剧家则是发展历史精神。这里的根本区别在于,发展是在发现的基础上,也就是艺术家是在科学吸纳史学家史学成果的基础上,消融、整合转化为审美思维的结果。这个要求就非常高了。
    我们现在存在着这种情况,谈不上坚持正确的唯物史观。随便举个例子,把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变成可以女扮男装打入曹营,跟曹操手下踢足球;想像赤壁之战是因为曹操迷恋女色,等等。这种轻视历史的态度,我个人不赞成。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文明的国家和民族,对自己前人的经典艺术可以采用这种亵渎的、不严肃的态度。因为我们的经典艺术里面往往蕴涵着民族核心的价值体系和这个民族传承久远的道德观念,一旦这些东西都被消减掉了之后,这个民族就失去了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能力,也就失去了它独立于世界优秀民族的文化之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战北平》是坚持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尽量地在正确历史观的引领下,寻着历史学家驻脚停步的地方,继续承继着他们发现的历史精神去发展历史精神。
    《战北平》发现的历史精神就是,北平的解放是历史的必然,共产党得民心是历史的必然,在这个大事和主题上,编导牢牢把握住了。该剧改编于小说,但比小说虚构了很多。我认为这都在戏剧化的许可范围之内。
    今天这个会的意义在于总结《战北平》坚持唯物史观,把宏大的叙事同“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正确创作理念,化为一种戏剧化、故事化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帮助人们通过这个电视剧的鉴赏,更明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更坚信共产党的领导,更坚信我们的理想信念。毋庸讳言的是,现在存在一些歪改历史、瞎编历史的现象,更有甚者是鹦鹉学舌地套用西方的所谓人性深度的观念,削减、颠覆我们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明明勾践是卧薪尝胆的民族形象,西施是一位顾全国家利益的伟大女性,范蠡是一位生在南阳站在正义一面的形象,现在非要改成勾践是要抢西施纳妃的人,西施是心怀夫差的荡妇,据说这就叫人性的深度。如果把很多深入民心的优秀艺术典籍都给颠覆掉,都给反其向而乱说之,那我们将来靠什么样的精神艺术形象来支撑这个民族的精神大厦呢?
    对于一个艺术品包括经典作品,在改编它的时候都要尊重它与时俱进的新的东西。《战北平》基本上是循着正确的方向前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然有些地方还可以更完善,我们一定要听取观众的意见,但是听取的同时不要忘了,就是艺术对观众一味地迎合也不行,一定要在尽可能满足的基础上引领,要强调引领,重在引领。一切都沿着唯物史观、先进美学观前行,这就叫文化自觉。
    李 准:该剧创作的成功,是以虚构的人物、虚构的样式来反映重大史实,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虚构的事实也能反映重大事实,像欧洲二战的片子,包括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都是。但是我国自从有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之后,多数都是以主人公真人真事出现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是处理历史虚构与史实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不仅对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而且对一切历史题材的作品都有指导意义。《战北平》在这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该剧如果沿用重大历史题材的做法就没法做了,因为《大决战》《平津战役》一半多都是讲北京和谈的;今年即将播出的多部影视剧,也有不少是讲北平和平解放的。在这种情况下,《战北平》再用一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形式就太平庸了。它改编自张东林同志的《古城春色》,用一个虚构的方式,即一个虚构的连长来讲述解放北平的历史背景。从四野进关,从南口到德胜门、石景山、颐和园、西直门进京,最后和谈、谍战,直到最后和平解放,基本上把北平解放的重大背景都勾勒出来了。但是所有的人物都是虚构的,真实的历史人物没有一个出场的。这是一个很巧妙的尝试。用一个虚构的故事、虚构的人物把整个北平和平解放的基本宏大历史进程和北京和平解放的意义和重要性揭示了出来,而且在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宏大历史主题的同时,又有很强的现实观照性,这是它了不起的地方。
    范咏戈:《战北平》的样式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能够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历史越往前走,很多真实的历史都可以儿戏化、游戏化,历史离得很近就很难这样做。不光是电视剧领域,文学领域也同样有这样一个趋势,在这一点上,该剧还是有一定的前瞻性的。我经常联想到,革命战争历史题材和前苏联的渊源很深,他们从战役真实派到战壕真实派用了20年的时间探索。过去的战役真实,比如说50年代的东线都是正面地反映卫国战争,到后来的70、80年代,包括邦达列夫,他自己表明是战壕真实派,他没有站在统帅部的角度,也叫尉官文学,他看到的东西都是士兵,包括个人的情感故事。我们当时认为,前苏联的军事文学转型、换代是从这里开始的。因为我过去在苏联待过,和邦达列夫也有过接触,他们很有眼光。我们的这条路子多年呼吁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我不是说这个剧就是一个代表作,但是它可以和传统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相得益彰,而不是互相抵触。
    王伟国:《战北平》在正确的历史观指导下,把正确的历史观作为指导创作的旗帜,作品正确地表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北京是战还是和平,兵临城下,傅作义是左右不了历史发展潮流的,解放军和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正确地解决北京和平解放这个问题,是因为顺应了民心,是因为人民要和平不要内战,战必亡和必成。该剧对这一历史观表达得非常到位。
    《战北平》将老故事进行新叙述,在战争戏中大胆引入市场元素和时尚元素,重新打造革命题材类型剧
    
  
    尹 鸿:《战北平》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老故事的新叙述,重新打造了革命题材类型剧。我们小时候读的军事题材作品如《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都能看到那个时候的故事影子和结构,包括写一个成长型的英雄人物,如基层的干部或士兵在成长过程当中一边革命、一边自我长大、一边自我教育。《战北平》说的也是类似的一个比较老的故事,但是又加进了非常多的新的叙述,不只是商业元素的植入,比如偶像型的演员蒲巴甲、李小璐来扮演剧中的角色,也包括在人物设置上加进了人性的维度。过去往往是从政治维度来设置人物关系,但是这里加了人性维度,最典型的就是大宝、二宝。为什么电视剧到后半截的收视率上去很多,正是因为大宝、二宝这一对特殊关系的人物在推动观众对该剧的认可程度。这使得我们看到了一个新叙述,也有网友提到非常像韩国电影《太极旗在飘扬》里面的亲兄弟。这实际上是我们加入了现代视角来重新理解过去只是在政治军事维度下来看待的故事。这种新叙述就使这个老故事有了具有商业元素意义的人性维度,从而解决了一些由于历史时代的转移所需要的对这个历史事件的认知。
    以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主要做成两类剧:一类是文献事件的电视剧;一类是文献人物的电视剧,就是传记性的电视剧,都是以文献作为基础的,尽管加了一些情节虚构。但是《战北平》跟前两类剧都完全不同,基本上是一部情节类型剧,它以重大历史事件做背景,而以虚构人物作为主体。因此我把它看成是一个情节类型剧。这个剧的出现,可能会带来中国的革命战争类型情节剧的新热潮。
    前年到去年,《集结号》令很多观众走进电影院,使我们看到了战争题材类型作品的回归。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革命战争题材剧都是文献剧,都是以大人物、历史事件的还原作为主要的表述方法。而作为一个类型剧的出现,其实我们已经失去很长一段时间了。类型剧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电影作品当中最有魅力的一个类型剧种。当年耳熟能详的《红日》《兵临城下》等一大批作品曾经是最通俗的,其实它里面也包含了党的政治理念,包括军事政策思想,这些作品当中从来都是把政治跟军事、思想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普及了党的政治理念和军事思想,培养了很多人的英雄主义气概,包括我们从小就想当兵,其实就是看电影看出来的。这类战争题材类型剧的功能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还原的文献剧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文献剧的功能更多的是去了解历史,而情节类型剧更多的是让我们从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认识当中认同它的价值观,反过来它也更加容易被今天的年轻人所接受。这个剧能够有这么高的收视率,从另外一个角度能看到老故事的新叙述,看到作为一个类型剧方式呈现出的价值,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最近一二十年内近乎绝迹了的这类战争类型情节剧又重新回到了屏幕上,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值得祝贺。
    张明智:近些年在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特别是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上,一些作品由于欠缺市场元素造成收视率不高。《战北平》中虽然没有解放军百万大军围北京的场面,结尾也没有呈现百万大军进北京的场面,却能以小见大,成功融入市场元素,最后获得这么高的收视率,这对我们今后电视剧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李 洋:引入市场因素和时尚元素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偶像植入。从市场角度来说,《战北平》用了很多有收视率的票房明星,像任程伟、蒲巴甲、李小璐这些很受观众追捧的演员,他们都有很多的粉丝,有很多热心的观众。偶像明星和革命历史题材的结缘,是最初定位时主创人员的一个共识。但面对表现军事战争这样一个大题材,引入市场因素和时尚元素也是一步很大的险棋。很多人有这样的担心:靠选秀选出来的大众偶像蒲巴甲能演革命战争年代的男一号吗?这是一个很大的质疑。为此我们在网上对蒲巴甲的粉丝群进行了调研,发现他的粉丝群基本是白领阶层非常有文化的一群人,他们力挺蒲巴甲,觉得蒲巴甲可以演,而且把蒲巴甲所有的资料都贴在网上。他是放牛娃出身,本身是藏族的孩子,这样一分析,我们觉得他可以担当。从开拍前到播出前后,这样一群人一直在跟踪,一直在网上支持、关注《战北平》。在第一时间我们发布的任何一个关于《战北平》的消息,他们都迅速在网上集结好消息、号外,这样一个戏的拍摄过程很有趣,网络虚拟世界一直在跟随着我们前行。我们把剧本贴到网上,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其中有很多的高招和非常棒的点子。甚至有一些人非常热情地写了十几首歌词贴在网上,希望剧组能够采用。跟网络世界的互动是《战北平》引入市场和时尚因素的意外收获。通过集思广益,把民间的智慧吸纳到创作当中,使《战北平》在创作过程中跟观众一直在交流,观众有介入,观众的很多点子也被吸纳、采纳,而且这个人物应该有什么样的命运,要不要他死,都有各种各样的讨论。
    
    《战北平》从新的角度解读战争与和平,使作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张德祥:《战北平》在北京和平解放60周年的时候播出,这是对和平的一种纪念。这里的大智大勇、大仁大义都是和平的内涵,是和平组成者的纪念。这个戏为和平树立了一个纪念碑。在这个纪念碑上面,既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智慧,也有以民族大义为重的识时务。因此我认为,《战北平》最大的贡献就是它用了一种新的角度来解读战争与和平,不完全是从战争的正义还是非正义。当然正义和非正义是战争首要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个作品也是贯穿了这个原则。但是它有一个更新的角度,就是以情感来解读战争。这个作品情节的发展,包括历史大趋势的发展,外围趋势的发展推动着历史情节的发展,一方面是历史叙述的发展,一方面是情感的发展,推动着和平的进程,也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这里面有战友情,有军民情,乔震山在北平城里被老百姓所救军民之间的感情。父女情、师生情、兄弟情、爱情,都汇聚在战争的交叉处,各种感情都要在这里交叉作出一种选择,人和人之间不论是兄弟情、父女情还是战友情、师生情,都不愿意看到相互之间的流血和残杀。这个作品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保护古城价值上,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内涵,就是从情感的角度来解读了和平和战争。看完这个作品以后,从我们的民族感情、兄弟感情、父女感情来说,从感情的角度出发来解读,和平是历史要求的一种趋势。今天再看这个和平,和平珍贵,和平是福。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这个作品再次向我们揭示:无论是过去也好、现在也好,和平都是人们无限向往和追求的!
    李 准:《战北平》至少从主观上突出和平解放北平的文化意义和现实观的作用,它特别突出了文化视角的和平。这个戏跟《大决战》比,跟所有的同类题材相比,它最突出的精神内涵就体现在文化视角上。戏中特别设置了燕京大学毕业的有文化的团长周国华,再加上蒲巴甲演的乔震山的转变,从打烽火台受处分,到圆明园、颐和园里抓敌人保护古建筑,到石景山保护电厂的设备,到进城的时候也设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反复讲保护古城、故宫的重要性。这一条基本上是贯穿了全剧。我们从这个戏看出了解放军不仅是威武之师,而且还是文明之师;解放军不光是打仗的,还是传播文明的。这种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陈先义:过去的战争戏表现威武之师的场面是很多的,而《战北平》主要表现文明之师,表现我军对待古迹、文物的保护。该剧从一开始就围绕炸烽火台的矛盾冲突,向观众提出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在人物的设计上也专门安排了一个有文化的团长兼政委来作主角。从《亮剑》中李云龙以后这类戏的人物都多少带一点草根文化,这个草根文化就是比较土,说话比较粗,好像我军干部都是没文化的草根。而这个戏的周国华不再是那个形象,而是有文化、上过大学的、优秀的文武双全的子弟兵形象。这也从一个新的方面找到了战争题材表现方式。
    王伟国:这部剧给我强烈的印象就是好看。要把电视剧拍得好看其实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特别是主旋律电视剧拍得好看,《战北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中特别提出的是这部剧的历史叙事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这就使该剧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它不是一个娱乐片,至少不是一个纯娱乐片,而是有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的电视剧。首先,该剧表现了战争与文化的关系。这是过去军旅题材电视剧里面提得不太多的,或者没有鲜明提出来的。一是个人的文化与战争的关系,二是战争过程当中人和社会文明、历史文明的关系,这个剧至少把这两个问题提出来了。为什么把烽火台事件作为一个重要的情节来重视,甚至要把乔震山抓起来枪毙,就是因为没有文化,这一点非常好。第二,该剧提出了战争中军人的尊严问题。这部电视剧里提到了两种尊严感,一种是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尊严才是军人真正的尊严;另一种是军人个人的尊严。这是很重要的,也是过去的电视剧当中很少见到的。第三,该剧揭示了人性的内涵。写了解放军崇高的人性美,对于剧中人物王德、乔震山包括团长周国华,都非常张扬地写了人性崇高的一面;也揭示了以王经堂为代表的国民党中极少数顽固分子非常险恶的人性;还刻画了像李昌毅、柳繁瑜等被激发出来的、最终走向光明道路的人性善良的方面。第四,人物命运写得好。好看就是因为人物的命运好看。人物命运不仅是电视艺术家创作的重点,也是电视观众收视电视剧的主要看点。不仅解放军这一面的人物命运写得好,比如说两进北京的周国华,三进北京的乔震山和温明顺;而且比较细腻地写出了国民党军官多边曲折的命运,包括李昌毅、孙朋,这些人物的命运都非常细致、非常丰富。这样就构成了观众对这些人物命运的关注。第五,该剧的戏剧冲突十分丰富,戏剧冲突是否丰富也是电视剧好看不好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戏剧性跟人物的命运经常交织在一起。戏剧性不强,人物命运肯定是不行的。该剧戏剧性突出表现在冲突上,既有敌我双方战与和的冲突,有孪生兄弟乔大宝跟乔二宝的冲突,还有柳繁瑜跟乔震山的情感冲突。柳繁瑜这个人物还是写得比较真实的,内心情感世界的矛盾也写得很好。此外,该剧摄影师镜头下的动作性特别强,我认为动作性是电视剧的美学特征之一,现在很多电视剧都是说话,成了语言艺术而不是动作艺术,大量说话跟舞台剧、话剧没什么区别,即使是话剧也有很多动作性,很多电视剧就是说话,而且台词写得很不好。这部戏里面的动作性成为非常重要的特征,在叙事策略上采用情节片、或者是侦探片的叙事模式,抓住悬念的元素、枪战的元素,人物命运险象环生。使人物事件的动作性和外部的动作性巧妙结合在一起,使该剧非常富于动作感,也是该剧的亮点和特点。这种动作性既是思想文化内涵的表达,同时又与思想文化内涵相映生辉。
    边国立:这部剧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展现了北平解放过程中的复杂性、曲折性、艰巨性和人民性。所谓人民性,就是和平解放是人民的愿望和心声。《战北平》有一个重要的观赏意义,就是贯穿其中的血脉相通的民族情怀。比较突出的是大宝、二宝兄弟俩,包括李昌毅的养女柳繁瑜。柳繁瑜在战火中救孩子又被大宝所救,柳繁瑜被救之后又救了团长,然后又去做父亲的工作。我们看到这些人物身上流淌着相通民族情怀的血脉,这对今天是有现实意义的。
    
    《战北平》拉开了纪念建国60周年献礼剧的序幕,标志着精品献礼剧创作的良好开端
    
  
    朱 虹:在北京和平解放60周年又是建国60周年的时候,祝贺《战北平》的成功播出。这部戏为今年纪念建国60周年拉开了很好的序幕,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总结60年前解放北京的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战北平》从宏大的叙事和艺术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形势有了一个准确的分析,对全国战场的态势也有一个总体的分析,在这种特殊的环境当中营造了一些特殊人物和特殊的斗争形式,有比较好的积极意义。该剧写出了《战北平》的特点,说明战北平与战上海、战长春都不一样,应该是和平解决,而且保护文物。
    这部戏的人物描写有自己的特色,大宝、二宝、司令、团长、处长,特别是几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写得有特色。一个是李昌毅的副官孙朋,向共产党报告情报,在国民党那边也投机取巧,但是关键时刻暴露了自己的面目,希望自己在哪方面都能够投机取巧,什么时候都站得住;另一个是从美国回来的国民党军医,本来刚开始要打,态度非常坚决,但后来转变为促和,并要求参加共产党。国民党有一些高层之所以变化,比如马司令有变化,他实际上也是因为整个外部的环境变化了,共产党马上要打进北平了,他也要考虑自己的后路。在特殊环境当中出现的这种两面人,这种思想变化的过程,还是写得很有特色的。
    这部戏的故事性很强,越到后面越明确,能够吸引观众来看这部戏,特别是进城的侦察戏,有矛盾、有冲突,对观众有比较强的吸引力。总体来说,这部戏是非常成功的。青年偶像来演红色剧,值得很好总结。
    李京盛:作为一部庆祝建国60周年具有献礼剧意义的电视剧,能够有这样好的社会反响和收视,而且今天也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是非常不容易的。庆祝建国60周年的电影和电视剧从最近开始要陆续和广大观众见面。在一般的意义上,好像提到献礼剧的时候,观众往往会觉得宣传的含义和功能会更强一点。《战北平》作为整个献礼作品当中的第一部,能够在观众当中一炮打响,确实是建国60周年精品献礼剧创作的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战北平》历史地再现了北平和平解放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过程。这一点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现在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战北平》的表现方式,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以虚构的人物表现这样一个重大历史题材,确实是一种新的方式。其实,以北平和平解放为题材的电视剧,在献礼片当中就有五六部,《战北平》是全景式地表现整个过程的剧。《战北平》作为第一部推出之后,对后面的北京和平解放题材的影视剧会有很大的收视推动。
    《战北平》作为战争历史题材有很多新的突破,表现战争当中人物情感价值有新的描述,表明了我们的电视剧创作在普遍繁荣的基础上有新的探索和创新,这也确实是该剧能够吸引观众的新鲜的地方。
    总体来讲,大家的研讨对于做好庆祝建国60周年电视剧宣传和播出,对于电视剧的创作繁荣和发展,对于开展健康的、有益的、高水平的影视评论,都会有帮助。对电视剧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研讨会上,专家们在充分肯定《战北平》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主要有:一是在人物的设置上,国共两方面对手角色的级别不对等。国民党方面的主人公为军以上,解放军方面只是团长和连长,给人以“大的太大、小的太小”的感觉;二是个别人物交代得不够清楚。比较突出的是中统特务昆桑,因过于传奇使人感到“来无踪去无影”;三是前面几集有点松散,入戏较慢。
    原载:《文艺报》2009-03-1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