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门通过演员的动作完成编剧与导演的创作动机,达到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目的的艺术。但是,当前有一种说法,认为“典型概括”是“从共性和普遍性出发,对生活进行着抽象的‘提炼’,于是一个人和所有人失去了界限,心与心之间也没有了差异。”这是将“典型人物”误解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的人物。其实,恩格斯提出的“典型人物”的“人”是现实关系中的人、是历史中行动的人,而绝非抽象的人,且“每个人都是典型,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电影《第一书记》的艺术特色就是成功地塑造了这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迈不过富裕坎”、“干部一茬一茬来,群众各干各的事”是沈浩担任小岗村第一书记时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恰好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处于攻坚阶段的时代特征,也正是沈浩形象的“典型环境”。同时,影片将沈浩所处的与妻女、与同事、与小岗村农民之关系环境典型化,并在这种典型环境中将其性格和精神进行典型化艺术处理。这是此片成功的主要经验。剧中“第一书记”的打官司而被人打、为修路而“胆子不小”恳请部长让火车停运半个小时、宁可不引进美国公司也不愿伤老奶奶的心而为其披麻戴孝等等情节,其故事是独特的,而其时代特征却是典型的,其精神无不是当下千百万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伟大进程中的生动写照,群众的“红手印”精神无不是这个时代本民族所需要的凝聚人心、生死突围的奋斗精神。只有宏阔的时代背景才能赋予剧中人物的典型性格,赋予艺术的生命力,才能提高艺术形象的可信度。否则,剧中人物将会是一种不知从何而来、不知其生存环境的没有“身份证”的抽象的人。这样的剧中人物的情感逻辑自然会超出受众的审美期待而“行走在个人经验的轨道”上。一句话,脱离典型环境的剧中人物不是真实可信的,其性格也必然是浮泛虚飘的。 而置于宏阔的时代背景的《第一书记》的剧中人的情感逻辑是令人信服的。不可回避的是,沈浩的任职冲动是他在财政厅工作中“基本称职”和“人过四十总要做点事”的自我需求的矛盾中产生的,他的任职甚至是多少缘于对“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自我解嘲。而当他真正融入到广阔天地的农村群众中,他才真正发现,只有将个体生命满足了群体的需求,这样的生命存在才有价值。他带着女儿走访残障贫困户后,目睹了真正贫困的女儿对他说,“爸爸,你能使那叔叔家奔小康吗”,这又何尝不是这一方土地上的这一群人的真实期盼?“28年前,小岗村人为了吃饱肚子按下了红手印,如今,为了留下我再干3年,又再一次按下了红手印”,这一个个红手印何尝不是老百姓一颗颗真诚爱戴的沉甸甸的心?最令人心颤的是,正月十五,守寡多年的老妇人拦住了他的汽车,这是老妇人“第一次请干部吃饭”,他爽快地去了,最后,一个村子的人全都聚到他称之为“奶奶”的老妇人家过年。他去过年,温暖了“奶奶”的心,全村人的聚餐,何尝不是人心的聚合?他的大醉,何尝不是一种“饮尽乡愁,醉倒在家门口”的生命的至亲皈依…… 至此,他的认识得以深化,一条可信的情感逻辑完成了内蕴深刻的自然呈现。当他的同学做了副厅长时,他对妻子第二次说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就成为一种基于理想信仰的自觉的真诚表达,而不是口号说教。观众通过可信的情节自然走入了剧中人物的心灵深处,而又无不在这种行进中寻找与剧中人物的理想信念的现实差距。 电影《第一书记》取材于真实的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的故事,主创者并没有将此作为新闻的人工复制,而同样自觉实现了社会历史学意义上的宏大叙事模式所蕴含的历史的艺术价值。讴歌崇高,赞美理想,来自于真实的个人奉献于群体的精神,是现实主义深化的魅力所在。这较之于一些仅仅停留在咀嚼“个人的独特经验”的作品,其感染力吸引力更具有普泛性。 电影《第一书记》是一曲理想信念的颂歌,主创者的创作理念无疑是对“躲避崇高”、“远离理想”、“惧怕高雅深刻”创作倾向的匡正。毋庸讳言,当下有一种影视创作怪现象,那就是在歌颂理想、赞美崇高时反而会遮遮掩掩,对一些真实的重要历史人物,在塑造其艺术形象时总要搞一点“人性深度”,使其“好人不好,坏人不坏”。一些作品非要在高贵人格塑造的圣洁路上泼点脏水不可,对待卑劣人性的“恶劣的个性化”描写却总是那么欣赏和宽容。一些理论者忘记了“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文艺担当意识,反而给一些创作者“出招”,嘲笑其思想性为“行政性”,将一些背离人之常情的怪异行为称为“还原人间烟火”。一些作品刻画人物性格醉心于恩格斯当年批评的那种“恶劣的个性化”、畸形的细节描摹,把个人的偶然际遇说成历史的必然归宿。从艺术流派和美学渊源来看,这种创作倾向同历史上曾有过的自然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写作倾向一脉相承,而并非真正的“现代性”,更不能看成是“现实主义的重生”。 当然,正如高尔基所说:“艺术也描绘庸俗的东西和粗野的东西,为的是嘲笑这些东西,消灭这些东西,而且在这样做的时候,是把优美的东西和庸俗的东西并列在一起,把高深的东西和卑下的东西并列在一起,把柔和的东西和粗野的东西并列在一起。”《第一书记》也不例外。“妻子”对“丈夫”的误解到理解,德福私占公产而最终支持修路,老同志的不合作到真诚拥戴等都在诸如跑项目、办企业、办学校、为吴奶奶家披麻戴孝等情节中自然地完成,这种来自于生活的真实,奠定了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的基础,精神力量最终融化了误解的坚冰,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得以成功塑造。 总之,电影《第一书记》主创者们有一种“写谁,为谁写,怎样写”清醒的创作理念,有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可贵意识,他们自觉坚守现实主义深化的创作精神,自信真正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巨大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对当下的一些以票房价值取代思想艺术价值而掩人耳目、以强势媒体炒作的高票房而挤压现实主义深化的艺术作品的生存空间的现象的有力匡正。正是这种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的和谐统一,才赋予了这部作品的较高的美学品位和历史价值。 原载:《人民日报》(2010年12月03日24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