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从“西部文学”说开去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刘忠 参加讨论
“西部文学”是一个用来指称那些有着浓郁西部风情和人文色彩的作家、作品的概念。但是,一直以来,关于西部文学的缘起、内涵、外延、价值等主要问题却悬而未决。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西部文学”不仅不是一个独立而自觉的概念,而且还缺乏明确的主体性。大多数时间里,它是作为地域文学的代名词而出现的,雄浑、苍凉、粗犷、原始等词汇赋予它的多是社会学、文化学、地理学内涵,而不是文学的人学本质和审美属性,或者说,风俗民情的过度渲染遮蔽了人学的人性诉说和审美表达。
    文学的地域性是存在的,绵延的雪山、高耸的冰川、莽苍的草原、残存的烽火台、盛大的那达慕集会,以及流动不居的牧民、转经轮的老人、虔诚的朝圣者,在地域文化的广角镜头下,不知不觉成为了西部文学的标签与标志,进而与中原农耕文化及东部都市文化拉开距离。也许是受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诱导,一提到西部文学,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草原、戈壁、牧场、黄沙等自然风光,其次才是流动不居的牧民和他们身上的抗争精神。诚然,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作家也不例外,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部人的性情能够从他生存的自然环境中读出,西部自然环境之美也能够在西部人的性情中得到折射。与西部人文风貌的神奇相比,我更欣赏西部文学作为文学的“人学”魅力和思想震撼力,正如路遥的《人生》、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贾平凹的《秦腔》、周涛的《巩乃斯的马》、张承志的《心灵史》、姜戎的《狼图腾》、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昌耀的《慈航》,留存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往往是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高加林、儒家文化的传人白嘉轩、藏族的土司二少爷、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文化的冲突、人与土地的亲近等人物形象及主题,草原、牧场、帐篷、炊烟、奶茶只是人物活动的背景,人性展示的舞台。事实上,从文学史角度来看,地域、风俗、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特性,我国唐人魏征就曾说过:“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近人梁启超也认为:“自唐以前,于诗于文于赋,皆南北各为家数,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文学的地域性表现在自然风貌、表达方式、人文精神、审美取向等多个方面。“西部文学”概念的提出,显然是针对文学的地域性而言的,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游牧文化使得那里的作家、作品透示出一种特有的苍凉和悲情,对神灵的敬畏、对生命的崇拜、对野性的张扬一下子就把西部文化的差异性凸显了出来。
    新时期文学之初,以杨牧、周涛、章德益为代表的“新边塞诗派”就以其阔大的意象、雄浑的气势展现了西部文学悲怆、刚毅的一面,及至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承志的《骑手为什么歌唱》《黑骏马》、贾平凹的《商州初录》《腊月·正月》《鸡窝洼人家》的问世,西部文学开始从风俗画、风情画的单一描绘走向游牧文化与都市文化的碰撞、冲突的审美表现上。如《腊月·正月》,小说在乡土与都市、改革与保守的矛盾中,表现了韩玄子和王才的性格变化。《黑骏马》在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的爱情悲剧的追叙中,嵌入蒙汉文化的差异和人生命运的无常,慨叹青春的失落、理想的受挫。在对待过去恋人索米娅被无赖希拉强暴怀孕一事上,“我”悲愤之极,拔出刀子想去找希拉复仇;奶奶的态度却是,“怎么孩子,难道为了这件事也值得去杀人吗”?“我”虽然是草原的养子,但骨子里流淌的却是汉人的血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汉文化贞操观深深地影响着“我”,而奶奶自幼接受草原文化熏陶,对生命的崇拜远胜于对贞洁观念的持守。到了90年代,随着《心灵史》《白鹿原》《尘埃落定》的相继问世,西部文学绚丽多姿的地图上缀满了人性的勘探、文化的反思、宗教信仰的叩问、天人合一理想的追寻,“西部”这个容易诱发人们无限遐想的地理名词,开始成为一个模糊的空间概念。
    当一个作家、一部作品被打上鲜明的地域痕迹,贴上夺目的地域标签之时,这既是他们的幸事,也是他们的尴尬。置身于地域风情的海洋中,人的个性往往会被淹没,思想也容易被风干,变成秋风中一片枯黄的胡杨树叶,沙漠中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西部”在带给文学以风景、风俗、风情的同时,也容易陷入了地域符号布设的陷阱——脱下“西部”这件迷人的华丽外衣之后,剩下的也许只是一个个赤裸裸的、毫无生气的灵魂。其实,文学是没有边界的,没有东西部之分的,它永远忠实于心灵,永远向敢于创新的人敞开,西部文学仅仅是一种地域层面上的归类,而不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定位。虽然从绝对意义上说,非地域性的作家是不存在的,即使如卡夫卡、普鲁斯特这样内倾型作家,地域也会在“城堡”、“似水流年”中隐约见出,其他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鲁迅、沈从文等人的作品都无一例外有地域文化的影子。但是,透过他们的作品,我们记住的却是哈姆莱特、高老头、安娜、阿Q、翠翠等鲜活的人物群像,以及作家的情感寄托和价值理想,英国、法国、俄罗斯的异域风情和绍兴、湘西的水乡特色,已经深深融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一种形而上的追思与叩问。于此,我们说,“西部文学”只有在用来表达一种地理学、文化学、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学之时,它才会有现实意义,因为,在时空与文学的遇合中,地域不是一个孤立而自明的概念,丰富而驳杂的人性、独特而和谐的审美才是它亟须抵达的目标。血管里喷出的永远是血,水管里流出的永远是水,一个苍白的灵魂即使是写出了带有西部地域特征的所谓“西部文学”,又与真正的文学有什么关系呢!常识告诉我们,文学不是由地域划分的,而是由时间来甄别的,既然有所谓的西部文学,为什么没有东部文学呢?或者说什么南部文学、北部文学呢?除了思维定势的左右之外,也许还有一个类殖民的心理问题。
    原载:《文艺报》2008-5-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